劉麗+張祥+佟昱瑤



摘要:本文依據財務效率的四個角度——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增長能力——選取了13項指標,通過建立因子分析模型,以15家江蘇國企為代表,對其財務效率進行評價。最后,就評價結果及國企改革問題提出了相應政策建議。
關鍵詞:江蘇 國企改革 財務效率 因子分析
在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的大背景下,國企新一輪改革被寄予了徹底去行政化的期望。而如何評價國企的財務效率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一、財務效率指標的建立
因子分析法起源于20世紀初Karl Pearson和Charles Spearman等人的關于智力測驗的統計分析,它在進行多維變量的分析中是非常便利的方法。財務效率主要從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增長能力四個角度進行的財務分析,是評價企業財務情況的基本依據。每種能力都可以用多種財務指標進行描述,導致各種財務指標之間通常具有較高的相關性,不利于統計分析和綜合評價。因此,恰好可以采用因子分析來評價企業的財務效率狀況。文章主要選取了13個財務指標來描述財務效率的不同方面,具體如表2所示。本文的數據從鳳凰財經、同花順資訊整理得到,考慮到數據的可得性和可比性,。以江蘇15家主要上市國企為分析對象——企業名稱具體見表3——并選取2016年第三季度報數據作為分析樣本。
二、實證分析
根據spss17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前三個主成份的特征值均大于1,其累計貢獻率為88.602%,即有88.602%的總方差可以由3個潛在因子解釋,說明該3個公共因子能夠較好的反映原始指標的大部分信息。
為了使潛在因素的意義更為明確,分析結論更為真實,將因子載荷矩陣進行旋轉分離,可以得到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如表2所示。
從旋轉成分矩陣分析可得,X5、X6、X7、X8、X12、X13在F1上有較高載荷,因此F1能反映企業的成長能力和營運能力;X1、X2、X3、X4在F2上有較高載荷, 因此F2能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X9、X10、X11在F3上有較高載荷,因此F3能反映企業的償債能力。計算出各因子的得分,以各因子特征值為權重計算出各國企綜合得分及排名如表4所示。
從表4分析可知,從財務綜合效率來看,表現較好的是位于前三位的是鳳凰股份、寧滬高速以及鳳凰傳媒,分屬房地產、交通設施與教育傳媒業;從成長能力和營運能力來看,表現較好的是處于房地產業的鳳凰股份、棲霞建設、南京高科;從盈利能力來看,位于前三位的是寧滬高速、南京高科、鳳凰傳媒,分屬交通設施、房地產以及教育傳媒業;從償債能力來看,位于前三位的是鳳凰傳媒、徐工機械、黑牡丹,分屬教育傳媒、機械以及房地產業。綜合來看,房地產和基礎設施類行業總體表現較好,這和我國長久以來的經濟增長模式正好吻合,從而也證明了因子分析是較好的評判企業財務效率的工具。
三、結論與啟示
作為經濟改革的中心環節,我國國企改革經歷了從點到面、再從面到如今的系統性攻堅改革的過程,改革涉及產業、制度、技術進步等諸多方面,通過實證分析結果顯示,也與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改革緊密相連。那么,如何在改革的過程中,讓二者具有一個良性促進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需要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解決制約國企改革的產權、定位、管理及效率等四個問題。其次要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建立和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管理與監督體系。最后應統籌經濟結構調整與國企改革協調發展。一方面應通過調整經濟結構,推進國企改革,促進我國產業逐步由生產制造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另一方面應通過國企改革促進經濟調整,實現關鍵技術的自主化,不斷提升市場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