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麗
摘要:《電工基礎》是中職電子電工專業必不可少的一門專業技術基礎課,但是,此門課內容復雜、實踐性強,對于知識基礎薄弱、入學起點普遍較低的我校學生而言存在著很大的學習困難。因此,采用任務導向教學法,將中職電工基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任務導向教學法既鼓勵學生從書本中獲得知識,又給學生提供動手的機會,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實施過程中更體現了中等職業教育的特點,是促進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全面發展的一種有效教學方法。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關鍵詞:電工基礎;任務導向;有效性研究
《電工基礎》是機電類的專業基礎課,主要以實驗為主,對中職學生來說學習起來難度大,學習興趣不足。把任務導向教學模式引入到《電工基礎》的教學中,重視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與中職院校的培養目標相一致,并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在實驗中,學生能更多地去了解專業理論知識、工作原理等,培養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通過任務導向法對比,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創新能力。
一、任務導向法在中職電工基礎教學中的意義
中職教育對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為中職教學中最具實踐性的學科,電工電子專業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基礎操作技能,針對不同電工電子項目都能快速高效地完成。因此,在中職電工基礎教學中使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一方面可以將課堂上零散的知識點和教學步驟銜接在一起,讓課堂教學成為一個前后連貫、首尾呼應的有機整體,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促使他們獨立思考、自主學習,提高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任務導向法的教學設計目標
按照二十一世紀我國現在經濟建設對人才培養需求的現實特點,現代教學更加注重學生主動參與,勤于動手,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及學生的創新素質?!峨姽せA》是電氣類、電子類、機電類及自動化類等方面的專業基礎課程,高校需要改善電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因此,明確教學目標至關重要。教學目標是指導學生通過相關的學習后,可以達到的最理想的結果,這樣的一種結果可以包括外顯行為及內部心理方面的變化,在分析相關的教學目標時,一定要全面考慮學生才是主體,教學目標不是屬于設計者或者教學者施加給學習者過程中的,是從學習者的相關學習過程中提取出來的內容,對相關課程進行設計時,一定要對課程所關系內容進行分析,這是一堂課成功與否的重要基礎,任務驅動教學目標的設計可以使教學過程少走彎路。此外,教學延伸既可以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又可以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還能夠鍛煉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協助合作精神等。
三、確定電工基礎課程的職業崗位
電工基礎課程對應的職業崗位是維修電工,為此根據初級電工工作任務和勞動部門對維修電工的初級考核標準所要求掌握的技能為典型的工作任務,因此針對電工基礎教材選取了以下典型工作任務:萬用表的使用、室內布線、工業企業線路安裝和檢修。根據工作任務,確定行動領域,萬用表使用的行動領域是測量電阻、測量電壓、測量電流;室內布線的行動領域是安裝單相電能表、日光燈、安裝帶漏電保護器的空開;工業企業線路安裝和檢修的行動領域是安裝三相交流電配電箱,測量使用單相變壓器、測量使用三相變壓器、設備的接地和接零保護。
依據學習性工作過程是以現實工作過程為基礎,構建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綜合的學習性工作任務的課程體系,將學習領域轉變為學習領域要求,轉變后萬用表使用的學習領域是電阻及其測量、電壓及其測量、電流及其測量;室內布線的學習領域是單相電能表的原理及安裝、日光燈原理及安裝、帶漏電保護器的空開原理及安裝;工業企業線路安裝和檢修的學習領域是三相交流電原理及配電箱的安裝,單相變壓器的原理及測量、三相變壓器的原理及測量、設備的接地和接零保護原理及安裝。培養多種綜合職業能力,為社會培養出素質較高的專業技術人才的初衷得以實現。
四、計劃與決策階段
學生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務。學生在收集完教師布置的問題資料后,就以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展開相關討論,小組成員之間分享自己的成果。然后各小組之間采取公平競爭方式在課堂中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師則對每個小組的成果進行評價,并及時補充各個小組計劃的遺漏部分,以便各個小組的計劃更加完善,最后確定工作計劃。在展開第一個教學情境時,學生的表現可能沒有咨詢環節的表現優秀,這是因為學生在展開行動導向教學方式之前一直處于被動地位,接受的是教師強制性灌輸知識這種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無法在短時間內熟悉和了解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不適應會讓教師無法迅速把握小組成員之間的協助關系,顯得有點力不從心,課堂極為混亂。為進一步解決這些矛盾與問題,教師在展開第一個情境計劃決策教學之時,不要完全根據學生的意愿和學生熟悉的教學方式展開教學,而是給予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空間,并在不斷鼓勵中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對各小組合作學習與探討的問題進行適當表揚和指點。在經過兩到三個教學情境之后,各小組學生就可以完全脫離教師的引導,并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共同協作制定計劃。
五、學有所用、檢驗任務
這里以《日光燈的安裝與調試》一課為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實現教、學、做的一體化,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首先,家庭生活中啟輝器的應急措施;
其次,觀察鎮流器和燈管功率不匹配的現象;
再者,連接家庭生活中的實際日光燈,并點亮;
第四,利用軟件分析和調試家庭生活中的實際日光燈的故障:①剛接好的日光燈,通電后,閃了一下再也不亮,燈管兩端發黑;②通電后,啟輝器不閃亮,燈管也不亮。
本環節為了更好的檢驗學生的課堂所學,教師將知識進行遷移,引導學生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使學生學以致用,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問題,通過實際動手操作搭接電路,深刻理解了課堂所學知識。
綜上所述,在任務導向教學模式的影響下,通過教師的精心設計和不斷創新,電工基礎專業教學一定能夠收到更好的效果。任務導向教學還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在實踐中增強自信,使學生在不斷建構與完善自己知識結構的同時,也提高了對自身的認識與評價,讓學生在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下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 陳彥飛,李琴.基于行動導向的《電工基礎》課程教學項目的實施與評價[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04:171-173.
[2] 郭紹青.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內涵[J].中國電化教育,2006.7(總234期):57-59.
[3] 浙江省職業技能教學研究所.“行為導向教學法”師資培訓教材,2006年8月.
[4]吳清萍,張慧敏.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電子技術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2).
[5]劉剛.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電子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技術教育,2007(23).
[6] 解術霞.高職院校高等數學定位與改革的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14):60-62.
[7] 馬志剛.項目教學法在《電工基礎》教學中的實施與探討[J].時代教育,2011,(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