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民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純梁采油廠準備大隊,山東 濱州 256504)
【摘要】為了油田工業企業能適應當下經濟的環境,并在未來的發展中能取得更好的效益,油田企業應對自身進行全面的改革,進而實現企業的穩定經營和長遠的發展。因此,本文針對油田開發要以產量為中心向以效益為中心轉變,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闡述。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優化油田企業的發展策略,進而促進我國經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油田開發;產量;經濟效益
1目前油田工作出現的主要矛盾
在目前的油田企業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是油田長期實施集中化計劃型管理體制,與提升油田經濟效益實際需求之間的矛盾。實質上是指兩種體制轉變過程存在的一些不足。這樣的矛盾決定了油田工業必須要強化企業改革,適當的加快轉型的進程,能使企業在最短的時間內走上以經濟效益為核心的道路上。評價企業經濟效益有多種多樣的指標,其中將經濟實際收益作為評定指標,能簡明和直觀的體現出經濟效益的實際狀況,并能有效的確立以效益作為核心的工作方針。
2以效益為中心油田開發模式的歷史必然性
2.1順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趨勢
計劃型經濟在油田工業管理中已經實施了幾十年,得到的經驗是其阻礙了企業對最大化利益的追求,這將對企業穩定的經營和長遠的發展產生不良的影響。將平均主義的理念作為企業經營和發展的效益觀,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企業的生機與活力。基于很多人對追求利益最大化存在很大的偏見,但實際上,只要相關的法律法規較為完善,并充分的發揮國家的宏觀調控,鼓勵和支持企業對效益最大化的追求,生產要素逐漸向優勢企業流動,社會資源的配置與利用達到最優化,群眾的需求就能得到滿足,國家的稅源足夠豐富,社會主義經濟就會呈現出穩定的發展態勢,這樣才能實現社會的繁榮發展。因此,在這樣的經營和發展的理念下,將效益作為核心的油田開發模式,是歷史和經濟發展的必然性。
2.2我國石化集團新體制的要求
在我國經濟逐步發展的進程中,國家對經濟的體制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在近十幾年的改革下,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主要以公有制形式為主體,以多種經濟為輔的共同發展條件下的市場經濟。從政治上的層面上而言,我國市場經濟在運行中,主要是在中國共產黨英明的領導下,由各個地區政府實施宏觀調控的新型市場經濟。從奮斗目標的層面而言,主要是以實現共同富裕的理念為基本發展原則。尤其是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指導下,國家經濟處于新常態下的發展模式。并根據政企分開的原則,對石化集團的管理機制得到了改進,逐漸形成“母子公司”和“三個中心”為主的管理體系。基于效益是評價企業適應市場能力的一種評判指標,明確了以效益為核心的發展方針,這也是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轉折點,有效的促進了油田工業干部與職工思想轉變,有效的指導了其今后的工作行為。因此,將效益作為油田工業經營和發展核心的方針,是石化集團改進新體制后的要求。
2.3我國經濟與國際接軌大環境所致
在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以來,在國家和人民共同的努力下,經濟得到飛速的發展。我國在2001年11月10日加入世貿組織,這就意味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已經與世界接軌,有更大的市場經濟環境,這就加劇了油田工業企業明確效益的發展策略和方針。在我國經濟處于不斷對外擴張的環境下,逐步實現了經濟的全球化,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在這樣有利的條件下,充分的利用國際市場的環境,是石油工業發展的必然之路。
3以效益為中心油田開發的具體策略
3.1穩定當下油田開發的產量
油田工業經濟的主體與效益的主要來源是原油的開采和生產,這是保障油田工業發展重要的物質資源。因此,在對原油進行開采的過程中,應注重對設備的使用和技術的創新,采用最優秀的勘探和開發技術,對資金成本的使用進行合理的配置。在實際開采的工作中,應強化探明原油的儲量,盡量使儲藏和開采達到平衡的狀態,穩定當下油田開發的產量。
3.2增加油田創收的來源
在以往的油田的工業企業中,增加油田創收的來源,能形成多增收的結構,加快經濟總量的增長。在油田工業企業中,應按照目前國際油價的變換,進行合理的調整,為了避免受到國際油價變化產生的不良影響,應加快對副業的建設,進而提高油田工業企業的經濟效益。在對項目進行選擇的過程中,應結合當前經濟環境和社會發展的狀況,精心的調查和論證,加強投資回報和責任。形成煉化業和機械加工、勞務輸出業等多種支柱性產業,開發科技含量較高的產品,以此滿足油田工業的需求,占據主業以外的市場。此外,還要發揮自身的優勢,創造有利的條件參與到國內外前景較好的領域中進行發展。
3.3構建良好的資金成本控制系統
在對石油資源進行開發的過程中,不論是在設備購置方面,還是在人力資源配置方面,都應注重資金成本的支出。在實際的工作中,應構建資金成本的控制機制。對油田工業企業各個機構的經濟實體狀況,進行全面的清理。還應對依靠主業經營的項目予以撤銷。這就要求油田工業企業中的財務部門應清理掛賬和死賬,清理應收款帳、對外資金、對外擔保,并追究造成企業經濟損失當事人的責任。進而為增加油田創收的項目提供有利的保障。
3.4根據自身資產狀況制定適當的經營方針
對自身進行全面的評估,對資產予以合理的配置,對不同的資產實施相應的經營方針,并對無效和低效率的資產實施多種形式的重組與盤活。運用科學的方式,對自身資產的屬性進行合理的區分,并對能為企業帶來更多經濟效益的資產繼續使用,對無效益的資產實施可行的策略,以此來盤活劣質的資產。在制定盤活的經營方針時,盤活的方法多種多樣,例如,對閑置的廠區轉讓和租賃;對積壓的物資予以拍賣等。
4結論
油田工業為我國建設和發展提供了能源的保障,隨著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油田工業經營和發展的方針應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規律。在建國初期,由于國家建設的需要,油田工業企業主要將產量作為核心的工作方針,但是在當下的經濟環境下,應注重企業的經濟效益,只有這樣才能在國內外市場占據更大的份額,增強自身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吳文有,劉亞坤,吳昊.芻議石油開發中長期規劃方案的編制[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5,09(06):7983
[2]黃莉,裴德芳.關于加強油田企業資本性支出管理的探討[J].經濟師,2015,05(04):125126
[3]王學忠.勝利油田駐疆新春采油廠管理創新研究[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5(03):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