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婭丹
(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北京 101118)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及時代的進步,我們國家近幾年的經濟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國民經濟水平也在迅速的發展。經濟的快速發展無疑為其它行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先決條件??v觀我們國家現階段的經濟發展情況,不能否認科技進步所帶來的推動作用,但是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投資活動的進一步發展??偟膩碚f,勞動對于經濟整體水平的作用并不是很強。藉此,本文結合現階段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基本現狀,對生產要素內部投入結構與中國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了簡要的研究。
【關鍵詞】生產要素;內部投入結構;中國經濟增長;邊際產出彈性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經濟增長問題就是社會各界關注的主要問題之一,經濟增長也是國內學者研究的重點所在,從經濟短時間上來看,凱恩斯學派當中的學者認為,一個國家或是一個地區的經濟增長問題主要由三個方面的因素所決定,即消費、投資、出口。而從經濟長期角度來看,新古典理論和內生增長理論當中卻認為,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問題,主要取決于生產要素的投入與科技技術的進步。因此,對生產要素內部投入結構與中國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研究有著鮮明的現實意義。
一、生產要素的內部投入結構衡量及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立足于生產要素角度來說,除了各自之間的成本投入量及相互之間的成本投入結構不相同以外,其生產內部的各個要素變化在很大程度之上都會對經濟的增長產生巨大的影響。
首先從資本的角度來說,其在三次產業當中所投入的狀況是很難相同的,因此其自身的生產效率與資源配置效率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從而產生具體的波動。當生產效率與資源配置效率發生變化之后,經濟受到影響便是情理當中的事情了。這一問題已經被經濟學者進一步的證實,并且這一現象在非市場化的國家,或是半市場化的國家當中將會更加的明顯。而其中的資本內部投入將會以三次投資的回報數額占總體數額的比重來進行衡量。
其次從發展的經濟學原理角度來看,勞動在產業當中的逐漸遷移,在很大程度之上將會進一步的影響經濟的發展。而這一現象在勞動力人口從傳統的第一產業,向現代的二三產業過度時表現的最為明顯。因為在此過程當中,往往會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產出效率,因此就可以更好的增加經濟效益。雖然很多的學者在實際的研究當中發現,經濟在增長緩慢或是出現負增長的過程當中,仍然存在著勞動力人口的遷移問題。但是這種情況之下的勞動力人口遷移并不是經濟退步的主要原因。與上文論述結果一樣,對于勞動力內部因素的投入,通常也是采用三次產業的比重量來進行個衡量。
再次,從人力資本所具有的內部結上來說,其內部所發生以及產生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之上也將會進一步的影響到相關經濟的快速增長。對于人力資本內部的結構于經濟增長所產生的影響,將會用不同教育階段占總就業人口的比重來進行衡量,而這種衡量方法與以往的人力資本內部結構衡量方法相比有著鮮明的可操作性與實際應用性,所得出的結果也更加的具有說服力。
此外,從人力資本的角度來說,其對于經濟增長的影響關系比資本與勞動兩個方面更加的復雜。通常情況之下,我們可以將其作用于經濟增長的基本途徑大致分為直接途徑與間接途徑兩種。其中直接途徑主要指的是人力資本水平的結構變化,將會引起人力資本勞動力的生產效力,從而影響了經濟的增長。間接途徑為人力資源的水平與其結構狀況。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R&D的活躍程度①繼而引起技術創新水平的變化,影響經濟增長。②然而,對于人力資本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技術創新水平,則很難在量上進行準確的反映,因為制度變遷等因素,也會對其產生影響。
二、生產要素邊際產出彈性變動與中國的經濟增長
從進行市場化改革以來,我們國家之后的經濟增長除了依靠科技技術的進步以外,這主要還是依靠于基礎投資活動所帶動的內容。而這一現象將會主要體現在近幾年的資本存量進一步增加及資本產出彈性進一步增加之上。立足于現階段地的勞動經濟市場實際發展內容來說,其在實際發展過程當中,所面臨的內容對于現實的經濟增長所存在的推動作用是十分明顯的,但是它的產出彈性在很大程度之上還是小于資本。在此種經濟大背景之下,人力資本在現實的發展以及作用過程當中,其對于經濟增長是具有十分鮮明的直接帶動效應的,雖然在2008年之前,這種直接帶動作用往往都是表現為一種負值,但是當額內部實際投人結構進一步改善之后,這種形式將會發生很大程度的轉變,在2009年這個指標變為了正值,并且其直到現今,這個指標的表現一直都是正值。但是從這一現象的實際表現來看,其與當下主流的研究結果之間存在著十分明顯的差異性。究其主要原因筆者認為是主流研究結果在實際作用過程當中嗎,進一步的夸大了人力資本對于現實經濟增長所帶來的直接作用。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產要素的內部投入在很大程度之上對我們國家的經濟增長具有十分良好好的推動作用。文章以上內容對生產要素的內部投入進行了簡要的研究,并且以資本、勞動及人力資本三個基本生產要素為切入點,對我們國家近幾年的經濟快速增長原因進行了論述。并結合我們國家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力圖通過合理的控制生產要素的內部投入,來長期有效的提升經濟的快速發展。雖然現階段對于生產要素的內部投入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但是發展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應該堅實的走好每一步。
參考文獻:
[1]張輝,丁匡達.美國產業結構、全要素生產率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1975—2011[J].經濟學動態,2013,07:140148
[2]于夢璇,安平.海洋產業結構調整與海洋經濟增長——生產要素投入貢獻率的再測算[J].太平洋學報,2016,05:8693
[3]趙建欣,張忠根.要素投入結構變化對中國農業增長影響的實證研究[J].技術經濟,2007,07:6973+128
[4]李小平,陳勇.勞動力流動、資本轉移和生產率增長——對中國工業“結構紅利假說”的實證檢驗[J].統計研究,2007,07: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