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偉強
(東南大學經管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0)
【摘要】“政策空間”一詞在聯合國貿發會議上首次提出。后來在2004,它被定義為可能受到國際協議影響的國內政策的余地。全球市場和承諾的行業。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小國和貧窮國家,認為他們的政策不足以對其他國家產生消極影響,因此需要更多的政策空間。然而,由于這些國家的主要貿易伙伴也是小國,因此,對本國經濟產生巨大影響的政策可能有足夠的力量去影響其貿易伙伴的某些生產部門。這種行動可能會導致國際貿易環境混亂。各國認為收益會超過成本因此會犧牲一些政策空間加入世貿組織等多邊貿易機構。這意味著在做出加入WTO或其他自由貿易協定的決定前,他們已經考慮了可能的成本和收益。但現在,他們不滿意目前的形勢,想獲得更多。
【關鍵詞】多邊貿易體系;政策空間;發展中國家
一、關稅、服務和投資
首先,在考慮發展中國家抱怨的政策空間時,關稅是主要的部分。他們認為WTO的關稅標準過于嚴格,無法保護本國的工業。但我們發現,大多數非WTO成員國所采用的關稅水平遠遠低于WTO標準,這意味著WTO給關稅標準中的成員國提供了足夠的政策空間。而且,我們還沒有發現這些國家的關稅受到嚴重威脅。此外,在“烏拉圭回合“談判中除極少數國家,如印度和巴基斯坦,大多數國家并沒有被要求去顯著削減關稅。因此,可以看出“烏拉圭回合“談判并沒有剝奪發展中國家的政策空間去幫助其他成員國,大部分發展中國家仍然擁有足夠的政策空間去發展本國的生產部門。
在WTO的服務業領域的協定中,各國有權選擇他們想去實施的具體的協定,而不是所有協定都被強制實施。可見,發展中國家可以根據自身的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去選擇合適的協議實施。這些措施保證了發展中國家有足夠的政策和協定選擇權,即使是WTO的批評者也認為,發展中國家在服務領域有足夠的政策空間去幫助本國發展服務業。
事實上,在投資領域,發展中國家的產業政策仍然還有很多空間,目前的限制主要來自區域或非貿易協定,而不是WTO。因為WTO的投資規則并沒有對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動機施加任何限制。由于關貿總協定,各國在執行政策時沒有受到協議和承諾的限制,這意味著這些規則過于嚴格,不適用于適用的政策。而且外國直接投資對他們來說并不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因為他們自1970年以來不太可能忍受這么多年。
二、特殊和差別待遇(SDT)
WTO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許多特殊的權利,被稱為“特殊差別待遇”條款。SDT的目的是幫助發展中國家更公平得參與多邊貿易體系。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發展中國家在參與多邊貿易體系面臨的風險和挑戰。
SDT允許發展中國家有更長的時間去實施協議和承諾,注重發展中國家的貿易策略,要求所有WTO成員保護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利益要求,幫助提高發展中國家實施WTO協議的能力等。
例如,在《烏拉圭回合農業協定》中,它允許發展中國家比發達國家采取更長的時間來實施出口補貼和關稅減免。此外,最不發達國家不需要執行任何減排承諾。
三、WTO和FTA沒有減少政策空間
首先,政策空間可以被許多其他因素所顯著影響。例如,非貿易國際協定可能大幅減少發展中國家的政策空間。此外,區域和雙邊協定也對政策空間有一定的影響,而不是WTO對其產生了負面作用。
其次,WTO確實存在一些規則會減少潛在的政策空間,但這些規則對當前的政策沒有負面影響,因此其影響是難以衡量的。例如,正如我們剛才提到的關稅例子,標準關稅可能高于一個國家可以接受的水平,因此與現行政策無關。但是,如果一個國家要提高關稅水平,以保護本國產業,它可能會受到WTO的標準水平限制,這意味著潛在的空間已經減少。除了TRIPs可能會在技術轉移方面對發展中國家產生影響,很少有證據表明WTO或FTA協定降低了發展中國家的追求經濟發展的政策空間。
此外,WTO的國際承諾比國內監管更加穩定和有效。WTO中有更多的監管者,因此監管不會定期改變,發展中國家可以保持其政策一致性。從這個角度來看,在某些領域實施適當的限制政策可以更準確地定義政策,這是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目標,而不是問題。
四、結論
值得注意的是,發展中國家加入WTO或接受FTA是他們自愿的選擇,這意味著他們已經考慮了潛在的成本。因此,在這之后他們仍然要求獲得更多的特權來得到更多的利益是不合理的。我們也清楚地看到,WTO確實有提供給發展中國家的優惠如SDT的某些權利,使得這些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體系中可以發揮更積極的作用。當考慮到某些領域,如服務,關稅和投資時,很少有證據表明,這些承諾或協議減少了發展中國家的政策空間。總的來說,現有的證據太少不足以證明WTO或FTA將對發展中國家的政策空間產生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牟光宇.試論區域貿易協定與多邊貿易體系對國際貿易體系的影響.生產力研究,2015,(3)
[2]韓玉軍.WTO多邊貿易體系的缺陷及其改革.國際經貿探索,2004,20(2)
[3]趙仁康.WTO新的多邊貿易談判的矛盾及前景.南京師大學報,2002(4)
[4]蔡連增.世界貿易組織協定中的特殊和差別待遇.廈門大學學報,2001(2)
[5]艾素君.對發展中國家的特殊和差別待遇——以WTO有關區域貿易安排的規定為視角.國家貿易問題,2007,298(10)
[6]包運成.論WTO關于發展中國家的特殊和差別待遇制度.理論月刊,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