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沖
(西南財經大學,四川 成都 610000)【摘要】客戶和供應商是公司重要的非財務利益相關者,他們分別作為企業原材料的提供方和企業產品的銷售對象,關系到企業經營流程的一頭一尾,對企業的戰略、經營等各個方面都有決定性的影響。
【關鍵詞】客戶——供應商關系;會計活動;企業業績
近年來,我國證監會對上市公司關于披露供應商和客戶信息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客戶供應商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本文將從會計活動,財務管理活動,審計活動以及企業業績四個角度進行梳理。
一、客戶——供應商關系影響企業的會計活動
目前國內外對于客戶供應商與企業的關系對企業會計行為的影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客戶——供應商關系對企業會計方法選擇、盈余管理行為、會計穩健性以及自愿性信息披露等話題。
Bowen等(1995)首次提出,客戶、供應商等重要非財務利益相關者與企業之間的隱性契約關系會影響企業盈余管理活動,他們發現供應商和客戶會影響經理人員存貨計價方法和折舊方法的選擇。Thomas等(2013)認為在需要供應商進行關系專用性投資的經營環境中,公司更可能進行利潤平滑,并且利潤平滑的屬性是決策有用的;在法律環境較差的國家,關系專用性投資與決策有用性利潤平滑的正相關關系更明顯。
二、客戶——供應商關系影響企業的財務活動
客戶——供應商關系對企業的財務活動從籌資活動,投資活動以及股利分配活動三個方面進行梳理。
(一)企業籌資活動方面
1.資本結構
基于關系專用性投資,Titman(1984)認為,企業的融資決策就會受客戶關系專用性投資的影響。Titman(1991)進一步研究發現,高財務杠桿會降低公司對其聲譽和產品質量的關注,因此,客戶會要求企業降低財務杠桿以保持其專用性投資的價值。
另一方面,根據談判力理論,公司會通過提高財務杠桿來提升自己在客戶關系中的談判優勢。Wang(2012)研究了客戶公司的財務杠桿如何影響供應商公司財務杠桿的選擇,他們認為,客戶公司會通過增加財務杠桿來提高議價能力,供應商為了提升自身議價能力,同樣也會相應地提高自身財務杠桿。
2.融資效率
Cen(2014)基于美國上市公司的研究發現,與企業有長期合作關系的主要客戶有動機監控企業以確保供應鏈的穩定性,這導致企業能夠獲得有利的銀行貸款利差。Campello(2014)則認為,企業對客戶的專用性投資越多,債權人就要承擔專用性投資終止導致的清算風險。Dhaliwal(2014)檢驗了客戶集中度與企業權益資本成本的關系。他們認為,客戶集中會增加企業的現金流風險,進而導致企業更高的權益資本成本。
3.融資約束與商業信用
張敏和馬黎珺(2012)的研究發現,客戶集中度越高的企業會把更多的商業信用提供給客戶,從而使企業價值越低。張勝和張敏(2013)對供應商—客戶關系從融資約束角度進行了探討,發現公司的供應商或客戶集中度越高,則其受到的融資約束就越多。
(二)企業投資活動方面
1.現金持有量
KeeHong(2010)的研究分析了對關系型投資的依賴是持有較多現金的原因,較高的破產成本強化了持有現金的預防動機。徐濤、陳玉雪(2009)的實證研究結果表明,隨著供應商數量減少、交易額增大,企業間的依賴性增強,用更多的付現來保障產業鏈的安全。而隨著銷售額的增加,企業提供商業信用的比例也會增加。
2.投資行為
徐虹、林鐘高、李倩(2014)研究表明供應商或客戶關系型交易比例越高,投資效率越低,這會加劇投資過度或投資不足程度。同時,徐虹、林鐘高(2015)從業績計量、盈余質量、企業現金流的角度出發進行研究,結果表明隨著關系交易比例的增加,非效率投資行為越嚴重。
(三)企業股利分配方面
Wang(2012)認為,客戶關系會影響企業股利分配行為。Wang(2012)的研究發現,客戶對企業越重要,企業發放的股利越少,在企業更有可能進行關系專用性投資的情形下,上述關系更顯著,從而驗證了財務困境假設。
三、客戶——供應商關系影響企業的審計活動
張敏等(2012)檢驗了客戶集中度對公司審計師聘用決策的影響。對于非國有公司來說,客戶集中度越高,公司聘用大所進行審計的概率越低;對于國有公司而言,隨著客戶集中度的上升,公司聘用大所進行審計的概率先逐漸下降,隨后又逐漸上升,呈現U型關系,但這種U型關系只存在于國有股比例較高的公司中。王雄元等(2014)檢驗了客戶集中與審計費用的關系。他們得出大客戶的信號作用越強,對審計費用的降低效應越強的結論。
四、客戶——供應商關系影響企業業績
Cohen(2008)發現,由于投資者有限注意力的存在,公司股價中不會涉及客戶公司的相關消息,因此,可以通過主要客戶的股票回報率預測公司未來的股票回報。
唐躍軍(2009)通過研究認為供應商與客戶的集中度越高,則其議價能力會越強,公司的業績就越差;供應商的集中度和議價能力與公司業績之間呈現出的是一種倒“U”形關系。張勝(2013)研究發現供應商或客戶集中度越高的公司由于持有的流動資產、現金越少,導致公司業績表現越差。黃曉波、張琪、鄭金玲(2015)證實了客戶集中度與銷售毛利率、經營杠桿系數顯著負相關,與市銷率顯著正相關。
五、總結
本文系統梳理了客戶——供應商關系對企業會計行為和財務行為的影響,有助于從非財務利益相關者視角理解企業會計和財務行為的成因提供重要借鑒。但現有研究仍存在不足,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進和完善。
首先,拓展供應商—客戶關系的測量方法。現有文獻中,大多數學者選擇定量的方法來測量供應商—客戶關系。應廣泛綜合使用各種衡量方法,如借鑒問卷調查和數學建模等方法,使之與定量衡量方法相結合。
其次,考慮制度環境因素對供應商客戶關系與企業會計和財務行為關系的影響。未來的研究可以考慮如法律環境等正式制度對供應商—客戶關系與企業行為關系的影響,以進一步深化供應商客戶關系影響企業行為的外部因素。
最后,我國目前對于客戶——供應商關系的相關研究較國外研究程度較低。國內研究者在研究時應更多考慮我國獨特的制度背景下加以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