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雪蕾
(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財務舞弊事件的頻發,引發了社會各界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狀況的關注。本文從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現狀出發,結合國內外相關文獻對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響因素、經濟后果進行梳理,并提出研究展望,以期對企業管理層、投資者等利益相關者有所啟發。
【關鍵詞】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投資者保護;內部控制缺陷
一、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現狀
安然事件、銀廣夏造假等財務丑聞暴露出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弊病。社會各界對規范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呼聲越來越高。關于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國外起步較早。當企業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尚屬于自由披露階段時,國外上市公司就已經具有較強披露動機。根據Ragahunandan和Rama(1994)統計,《財富》雜志公布的 top100企業中有80%的企業對其內部控制信息進行披露。國內方面,方紅星和孫翯(2007)比照上海證券交易所2006年發布的《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引》,發現絕大多數滬市上市公司未按照該指引的要求披露內部控制信息。楊有紅和汪薇(2008)發現滬市公司存在內部控制信息自愿性披露動機不足等問題。李穎琦等(2013)發現規模越大或財務狀況越好的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越高。總體來說,國內企業主動對外披露內部控制信息的動機較弱,但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二、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響因素
(一)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響因素分為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公司特征、管理層機會主義動機等內部因素對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具有顯著影響。Gong等(2007)發現不健全的內部控制系統有助于內部人隱瞞其利益侵占行為,使其有動機不披露內部控制信息。Andrew(2007)認為公司對外報告內部控制信息的意愿隨著投入內部控制方面成本的增加和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而增強。Hoitash等(2009)發現董事會與審計委員會的特征影響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質量。林斌和饒靜(2009)發現有再融資計劃的上市公司更愿意披露內部控制鑒證報告。邱冬陽等(2010)發現IPO 公司有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動機。
政策、法案等的頒布,市場環境等外部因素影響內部控制信息披露。Gao等(2009)發現 SOX 內部控制條款降低了小型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質量。國內學者研究也表明,隨著《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引》和《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的發布,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程度和質量有所提高。尹律和徐光華(2015)發現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受到國家政策、內外部審計以及社會輿論監督三重影響。
三、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經濟后果
Ashbaugh-Skaife等(2009)發現,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質量高的公司權益資本成本較低。夏蕓和徐欣(2011)發現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質量的提高有助于降低債務融資成本。張然等(2012)發現披露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的公司資本成本相對較低。張超和劉星(2015)發現上市公司在披露內部控制缺陷信息前一期存在過度投資行為,而披露后一期的過度投資傾向有所減弱。錢紅光和鄧格(2016)發現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質量越高,企業價值越高。方紅星和金玉娜(2011)發現高質量內部控制能夠抑制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楊清香等(2012)發現,內部控制有效會引起股票價格上漲。余海宗等(2013)發現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質量高的企業,獲得的市場評價高。
總結而言,完善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有助于企業降低資本成本、提高投資效率等。良好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能夠增進投資者對會計信息的信任。
四、研究展望
一,自愿性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有待重視。自愿性信息披露具有相對獨立性,更能反映企業的透明度。二,目前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質量的衡量多采用虛擬變量法和指標法,衡量方式有待創新。三,結合我國特殊的制度環境,探索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新的理論研究。
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仍需要學者開拓思維,完善理論,進而在實踐中構建更為全面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參考文獻:
[1]Feng Gao,Joanna Shuang Wu and Jerold Zimmerman.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Granting Small Firms Exemptions from Securities Regulation:Evidence from the SarbanesOxley Act[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9,vol.47(No.2)
[2]Raghunandan,K.;Rama,D.V.Management reports after COSO.[J]The Internal Auditor,1994,Vol.51(No.4)
[3]方紅星,金玉娜.高質量內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嗎:基于自愿性內部控制鑒證報告的經驗研究[J].會計研究.2011,(8)
[4]李穎琦,陳春華,俞俊利.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評價信息披露:問題與改進:來自2011年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的證據[J].會計研究.2013,(8)
[5]林斌,饒靜.上市公司為什么自愿披露內部控制鑒證報告:基于信號傳遞理論的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09,(2)
[6]邱冬陽,陳林,孟衛東.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與IPO抑價:深圳中小板市場的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10,(10)
[7]夏蕓,徐欣.企業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與債務契約:來自于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經濟管理.2011,(3)
[8]楊清香,俞麟,宋麗.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與市場反應研究:來自中國滬市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南開管理評論.2012(1)
[9]楊有紅,汪薇.2006年滬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J].會計研究.2008,(3)
[10]余海宗,丁璐,謝璇,吳艷玲.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市場評價與盈余信息含量[J].審計研究.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