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摘要:幼兒教育中,幼兒律動是不可或缺的途徑之一。幼師對幼兒進行大量的律動訓練,不僅能夠培養幼兒的節奏感,還能提高幼兒音樂的感受力,幼兒今后在音樂學習上就有一定基礎,舞蹈的學習也不會陌生,同時也能夠內化幼兒的思維。長期的教學實踐證明,幼兒律動教學,要遵守由簡單到難,不斷加深難度的規律,同時還要運用多種方法,讓幼兒不會感到枯燥,在快樂中學習。
關鍵詞:幼兒律動;舞蹈教學;律動教學
一、律動教學要考慮年齡特征
對幼兒進行教學,身心發展規律是需要遵循的,此外,教學內容還要根據年齡特點進行選擇。幼兒園分為小中大班,小班學生骨骼和肌肉處于發展階段,控制調節能力較強,能夠初步掌握粗動作和精細的動作。中班幼兒思維發展突出,表現在判斷事物和解決問題上,同時還表現在活動中。中班幼兒能更加投入的參與到游戲活動中,并調動自身的形象思維活動。大班幼兒已經能夠進行自我評價,有明顯的個性。情感開始穩定,能意識地控制情感,并且將它表現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在和其他幼兒交往時,他們有一定的合作意識,規則意識也開始形成,他們學會控制自己的一些行為,使它符合集體的共同規范。所以,在幼兒律動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了解到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特點,這樣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律動教學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符合幼兒需要,學習熱情才不會被澆滅。律動中,啟發幼兒聯想與想象,學習的動作就不再枯燥乏味。在律動教學中,教師要從基本動作教起,主要包括運用身體各個部分,例如頭、手、手指、腳、腿、腰等,以及一些走、跑、跳、躍組合成的簡易步法。小班幼兒節奏感屬于初步培養中,動作協調性也難以掌握,學習要從基本動作開始,比如、簡單的拍手、點頭、扭腰等,接著教一些簡單的手部動作,例如敲鼓、轉動手腕等,最后教幼兒步法,使他們在有節奏的動作訓練中理解音樂的旋律。中大班幼兒對音樂有一定辨別能力,動作更靈活和協調,也能夠根據音樂變化自己的動作。這時可以教難的步法,例如前進后退步、跑跳步等。
二、律動教學要有不同形式
教學是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也很多,加上幼兒身心發展具有一定的特點,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采用多種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法去開展律動教學。
(一)生動形象地教動作和步法
好奇是幼兒共有的,形象是幼兒思維的形式,兩者有機結合,能夠加速幼兒的理解,給幼兒留下深刻印象。基本動作和步法的教學,要進行不斷的重復,學起來很枯燥,教學變得生動形象,幼兒才樂意接受。首先學習拍手,培養基本節奏感,但單拍手幼兒沒有興趣,所以教學時,教師可以教幼兒前后、左右、上下拍,還可以兩人對拍,這樣幼兒興趣會提高,節奏掌握也變好。另外,叉腰的學習也很講究,它有三種叉的方式,手背放在側腰是一種,虎口叉在腰側是一種,手背放在背后是一種,對于幼兒來說,光這樣講解很難記住動作。第一種手向翅膀一樣放在腰上,第二種是媽媽生氣時的叉腰動作,第三種是做錯事,小手藏在背后的插手,這樣一解釋,效果會比之前好更多,幼兒很快就能掌握三種叉腰的動作要點。
(二)用擬人和夸張來教學
好奇、好動、愛模仿是幼兒的特性。在幼兒教學中,夸張和擬人化是常用的表現方式,在幼兒心中,萬物皆有生命,可以像人一樣交流。用生動活潑的舞動特點,使幼兒對律動產生興趣,并且感到易學、易記和易接受。例如歌表演《小鴨、小雞》中,教師可以將歌詞中重復出現的三次叫聲編排成一組對話,假設小雞和小鴨是好朋友,它們好久不見,第一次叫聲是問候,第二次是互相祝賀。接著就是互相夸贊對方唱歌好聽,最后一起唱唱跳跳,真是一對好朋友。雖然教學的題材不是很特別,但經過細節的夸張,故事情節變得豐滿,還變得十分詼諧,這樣的教學大受幼兒歡迎。
三、根據游戲情景進行律動教學
(一)生活經驗,創設游戲
幼兒對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感興趣的都要去學,去模仿,他們學習的突出形式是模仿,他們喜歡模仿見過的一切事和物。為了養成幼兒好習慣,在幼兒起床時引導他觀察爸媽怎樣疊被子,吃完飯爸媽怎樣收拾等等,此外還可以利用圖片和視頻,讓幼兒積累生活經驗。例如《小汽車》律動教學中,先播放開車動畫,讓幼兒觀察怎樣啟動,怎樣握方向盤以及一些注意事項等等。觀看之后,教師就可以借助音樂,帶領幼兒回憶,一起做動作,先系安全帶,再啟動,然后踩油門,汽車就上路了,看到紅燈要停,綠燈前行,遇到行人要讓行。由于動畫視頻的鋪墊,幼兒在律動活動中表現很好,一些基本動作很快就能模仿出來。整個活動中,幼兒憑自身經驗進行模仿,學習感興趣的東西。然后組織幼兒玩開車游戲,做到游戲中教,游戲中學。
(二)故事發展,創設游戲
故事教學是最常用的。例如在學習“扭腰”動作時,為了讓幼兒能夠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這一個動作,教師可以準備一個幼兒喜歡的布娃娃。讓幼兒在活動中扮演布娃娃的媽媽,從學習抱入手,教師通過編“媽媽哄娃娃睡覺”的故事,播放音樂,讓幼兒跟著故事講述的動作進行操作,例如親親娃娃、給娃娃喂吃的、吃飽擦嘴巴等。在整個律動中,教師要進行正確的示范,通過音樂和故事講述,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真的把自己當成媽媽,不知不覺中就會學會很多動作,做動作也變得輕柔起來。
四、結語
由此可見,律動教學是幼兒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它通過音樂和動作的結合,誘發幼兒自身潛在的能力,促進幼兒身心發展,以此來培養幼兒的全面素質,這樣的教學方法也深受幼兒的喜愛。本文主要從幼兒心理特征、律動教學形式以及游戲創設這三個方法進行律動教學的探討,幼兒律動教學的方法還有很多,值得我們今后不斷去探究。
參考文獻:
[1]鄒海燕.如何在幼兒園韻律活動中激發幼兒的創造性——以韻律活動《樹葉》為例[J].科教導刊(下旬).2015(01)
[2]李佳.淺析幼兒園音樂教育中的律動教學.文學教育(中).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