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麗
摘 要:城市化進程的腳步越來越快,工業化發展水平也在城市進化的推動下不斷提高,為城市發展提供經濟保障,然而單一的工業化發展使得城市環境受到中創,不僅影響市民的生活質量,反而對城市的發展構成威脅,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溫室效應等情況愈加嚴重,自然災害頻發,不但造成城市建設設施的破損,經濟受到影響,嚴重時還會危及到人們的生命,加強園林綠化建設是最為直接的改善方法,本文結合景觀生態學在園林綠化建設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城市綠化建設;景觀生態學;建設意義;應用原理;應用原則
景觀生態學在園林綠化建設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是促進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更有原則性的關鍵,對園林建設中斑塊-廊道-基底、景觀連接度與連通性以及景觀異變性等方面都有相應的原理研究,結合經濟與生態的一體化發展,做出相應的建設設計規劃理念。并在景觀生態學中還能夠充分的意識到,城市園林綠化建設需要遵循生態安全性、生態整體性、生態可持續性、人為干擾性等原則,所以景觀生態學將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
一、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意義
城市園林建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體現,也是維持社會生態協調發展的重要渠道。目前,城市園林已經被定為城市進程中重要的建設內容,不僅要求園林建設規模不斷擴張,同時還要求園林建設要負有一定的經濟價值、社會價值以及生態價值,尤其是在人口眾多的城市環境中,工業化的進程與發展使得城市環境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雖然在經濟效益方面為城市發展做出貢獻,但是對環境的破壞使得工業化建設不斷涌出嚴重的負面影響,空氣污染程度提高、溫室效應加劇,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影響,這已經完全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生態協調發展的要求。而在城市園林建設下,不僅能夠有效改善生活環境的凈化效果,還很大程度上能夠提高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建設水平,是實現社會、經濟、生態、人與自然共同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
二、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景觀生態學原理的應用
景觀生態學應用于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是實現園林建設更具有規范性、合理性、科學性、經濟性、生態性的重要理論知識參考依據,從景觀生態學中可以掌握更多的設計技巧與設計理念,能夠根據不同的地區自然環境與人文情況進行不同類型的植物設計,選擇合理的優化方案對植物的結構進行設計。在城市生態園林建設中應用景觀生態學的原理能夠設計出更為合理的建筑方案,美化城市并為城市居民創造更好的生活工作環境。下面是對景觀生態學的原理進行分析:
1、斑塊-廊道-基底原理應用
從科學角度來看,景觀的結構單元可以分為3種:(1)斑塊:其大小、形狀及邊緣效應等理論為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中公園、廣場的定位提供了科學依據,是景觀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元。(2)廊道:可以將它認為是線性或帶裝的斑塊,用于指導園林綠化設計中城市道路、濱河等線狀地帶的設計。(3)基底:它是決定景觀性質的重要因素,對景觀動態起指導因素?;椎慕M成使得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系統豐富多樣,并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加強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應努力擴大城市綠地面積,促進生態園林城市的建成。
2、景觀連接度與連通性原理應用
城市景觀是由自然景觀與人為干預綜合形成,具有連接度低、連通性高的特點。景觀結構的連接度在景觀生態形成過程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與其功能連接度密切相關。因此,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不僅要注重提高其連通性,還要提高其連接度,推進生態城市建設進一步發展。
3、景觀異質性原理應用
景觀異質性,指景觀中對特定物種或更高級生物組織的存在起決定作用的資源在空間上的變異過程。園林景觀的異質性正是由于人們對園林綠地的使用目的和方法的差異性產生,同時,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相關工作人員行為也會導致城市景觀的異質性。
三、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景觀生態學原則的應用
1、生態安全性原則
生態安全原則,在我國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態安全原則在城市園林基礎設計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同時,為生態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提供了理論支持。曾有科學家借助此理論,建立模型,并構建城市景觀生態安全格局,探討此格局的關鍵組成部分,為之后的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規劃設計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2、生態整體性原則
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是一項綜合性較高的系統工程,城市景觀綜合了自然景觀和人為干預2方面因素,因此,在建設城市園林綠化時,必須綜合考慮景觀的整體性。通過全面分析,采取有利于景觀結構與自然特征、經濟協調發展的措施,實現生態、社會、經濟的協調統一,實現景觀結構與功能的整體優化。目前,我國很多舊城改造、新區建設中都應用了整體性原則,這樣可以實現在保證城市歷史原貌的前提下,進行園林綠化建設,實現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在研究景觀整體性的同時,還要增強對景觀整體性的保護意識,積極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保護景觀的整體性。
3、生態可持續性原則
目前,我國正在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同時,我國城市園林綠化景觀也具有可持續性,并且是以我國可持續發展道路為基礎。在建設城市園林綠化時,設計師在設計規劃時,必須要保證該區域內生態系統、景觀的可持續性。
4、人為干擾性原則
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是由人來進行,因此,人的干擾在其規劃建設中是普遍存在的。干擾對于自然景觀、生態系統等生物層次的協調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干擾具有兩面性,適當的干擾有利于增加景觀的異質性,但干擾過度就會破壞景觀結構,降低景觀的異質性。設計師在進行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時,必須要充分考慮到人類活動對景觀的干擾,積極倡導人們愛護自然環境和花草樹木。
四、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景觀生態學的應用前景
近年來,景觀生態學原理不斷趨于成熟,并實現了與園林學科的有效結合,為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提供了科學依據。在城市園林建設中,綜合考慮了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并重視人在城市系統中的重要作用,使生態城市建設更為系統化。在今后的園林綠化建設中,要充分考慮景觀生態學原理在生態保護中的重要作用,并將這些原理更全面、合理地應用到生態城市園林建設中,在保護自然景觀的基礎上,綜合考慮人的審美,適當進行人為干預,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建設生態城市。
結語:城市生態園林設計在現代城市建設中占據著重要位置,需要在建設過程中合理應用景觀生態學,將斑塊-廊道-基底原理、景觀連接度與景觀連通性、景觀差異性原理以及生態安全原則、整體性原則、可持續性原則應用其中,從而保證城市生態園林建設得更好建成,為城市的發展以及城市居民的生產生活提供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 陸志成.城市綠化應用景觀生態學理論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科技與信息:現代園林,2014(7).
[2] 吳楊哲,劉麗.景觀生態學理論在城市綠地系統規劃中的應用分析[J].河北林業科技,2012(4).
[3] 趙思恩,徐振坤.景觀生態學在城市規劃實踐中的運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