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德生
摘 要:框架剪力墻結構是現代建筑中確保穩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結構形式,它所具有的一系列顯著優勢特點。在建筑業快速發展的當今,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應用范圍也在持續擴大。在應用此種結構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其變形特點、布置、選型,對施工技術的要求比較嚴格。所以,為了保障施工質量,在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中,必須要通過嚴格的管理對技術應用進行規范。本文對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應用及其施工技術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建筑施工;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
前言
框架剪力墻是高層建筑中重要的施工技術,由于其結構堅硬,滿足高層建筑方面的需求,因此得到了大范圍的推廣使用。與一般的建筑結構相比,框架剪力墻結構不僅更具成本優勢,還可提升工程的穩定性,因此,此種結構具有比較廣闊的應用前景。結合具體的應用效果來講,此種結構在施工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剪力墻的受力特性、剛度特性、布置、選型等,因而,施工過程中需要實現技術的有效把握,以保證施工質量,使剪力墻的優勢能夠發揮出來。
1框架剪力墻結構
框架剪力墻結構(下文簡稱框剪結構)的基礎是框架結構,但是,相比起框架結構,框剪結構的承重體系得到了優化。 建筑中的框架剪力墻結構是剪力墻結構和框架結構二者的結合體,因此該結構具備剪力墻結構和框架結構的雙重優點。除此之外,其還具備很好的靈活性和抗剪性。如果從組成結構的材料進行分析,鋼筋和混凝土等材料是構成框架剪力墻的主要材料,因此在承受力方面有很大優勢,與此同時,這種結構還有很好的水平控制能力,可以為建筑施工提供更多的方便。一般而言,框架結構通常由柱和梁構成,能夠起到為建筑分擔荷載的重要作用,同時,該結構還具有分隔功能和圍護功能。結合應用實踐來講,此種結構在布置上更具靈活性,且更為高效。但是,該結構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即節點應力集中降低了側向剛度,限制了此項結構在高層建筑項目中的應用。考慮到未來的發展中,高層建筑將成為主流,有必要改良框架結構,消除其局限性。剪力墻結構具有較好的荷載承受能力,應用在建筑工程中,優勢在于能夠使空間更開闊、結構更穩定。但其缺陷也非常明顯,其中包括缺乏靈活性、很難拆除、自由布置無法實現。框剪結構是上述二者的結合,融合了二者的優勢,實現了互補,所以,此種結構不僅承載性能優越,還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并且,施工也比較簡便。正是因為框剪結構具有這些典型特點和明顯優勢,其才得以在當前的建筑施工中廣泛應用。
2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施工技術分析
2.1鋼筋施工環節
在該項工程施工中使用了大量的鋼筋,鋼筋連接時,根據施工技術要求,需采用綁扎方式。 進行箍筋框固定操作時,應該利用定型模具來避免鋼筋的移動。在完成了固定操作之后,需要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審核,以此來確保鋼筋不會出現位移問題。除此之外,對鋼筋結構進行焊接時,尤其是大結構的鋼筋,應該使用電渣壓力焊進行焊接,使用綁扎搭接接頭進行小直徑鋼筋的焊接,無論使用哪個搭接環節,都要設置好各自之間的距離,避免焊接到箍筋比較密集的區域。與此同時,設置梁柱節點時注意位置和順序,確保這方面施工的科學性,為了順利的進行施工,技術人員應該先測繪出施工圖紙,然后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鋼筋規格,焊接到正確的位置。另外,施工中需尤其注意鋼筋間距的合理性,若間距過大,必然會對后續環節的施工產生影響。
2.2混凝土施工環節
框架剪力墻的施工質量非常重要,如果在混凝土施工方面得不到保障,間接的會影響框架剪力墻的施工效果。除此之外,如果混凝土技術達不到技術要求,還會影響建筑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建筑的使用壽命也得不到保障。先要保證施工現場混凝土的質量,通常管理人員會從混凝土的采購進行監督和管理。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量非常大,其是非常主要的材料,因此在進行混凝土的采購時,要派遣業務骨干進行采購,其兼具豐富的采購經驗,而且有很強的責任心。通常來講,建筑工程施工中砼工程一般實行的都是一次澆筑。進行混凝土澆筑是關鍵環節,澆筑前要把結構中的雜質、垃圾、以及油污清理干凈,避免影響澆筑的質量,在澆筑過程中,嚴格按照澆筑流程進行操作,隨時對澆筑的混凝土進行檢查,發現水灰比例不合格后,要立即停止澆筑,避免施工后剛度強度不夠等問題。接頭施工時,粗骨料需自由下落,在這個過程中,極易發生彈跳。彈跳會影響施工質量,所以,施工中應盡量避免此項問題。具體施工中,可采取澆筑水泥砂漿的方式達到目的,但要注意控制好澆筑厚度和砂漿標準,通常來講砂漿澆筑厚度最好不要超過0.2米,標準應與砼的等級保持一致。澆筑完混凝土后,其需要一段時間進行干涸硬化。這個過程也是內部結構散熱的過程,熱度逐漸散去后,混凝土也開始逐漸收縮,而自身的強度也開始增大。在完成這方面的施工后,應該按照要求進行混凝土的保養。在進行養護的時候,結合當天的早晚溫度差異,做好混凝土的保溫工作,可以使用經過濕潤的草簾,或者是蘆席覆蓋到混凝土壁上,有效降低混凝土內部和表面的溫差,將其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避免出現混凝土裂縫和變形問題。
2.3模板施工環節
在支模之前,首先要設計并加工模板,認真檢查模板的剛度與強度,測量模板的規格尺寸,通過進行現場預拼模板來校對模板表面的平整度和相鄰板而的高低差,模板的拼縫必須嚴密。進行模板的施工時,操作人員要掌握內外模板的長度差別,做好區分差別的工作,一般情況下外側模板的長度要比內側模板的長度大,在施工過程中還應該注意,安裝模板時要最大限度的靠近墻體,在這個過程中,還要確保墻體不會受到損傷,因此要在墻體和模板之間填充一些海綿。樓板澆筑時,為了避免內側模板因澆筑施工出現移位,施工中應注意做好短鋼筋頭的合理設計。為避免出現漏漿,施工過程中應盡量使樓板嚴密接觸模板,避免產生空隙。如果施工過程中發現有空隙存在,必須立即采取封堵措施,可用材料包括水泥砂漿等。墻模吊裝進行時,應注意采取預防措施,避免模板在吊裝時與鋼筋發生碰撞。
2.4裂縫控制技術
為了避免工程質量被裂縫影響,施工過程中,應注意對裂縫進行控制。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加強對砼料配置的重視,確保各項材料的比例合理,砼料性能與工程質量要求相符。除此之外,配置過程中,還要注意篩選原料,使用優質配料,必要時可添加適量減水劑。混凝土澆筑到模具中的溫度要控制好,如果溫度過高或過低,影響后期的硬化凝固問題,進而導致內部溫度和外表面溫度差較大,從而出現裂縫問題。其次要優化各個材料的配比,添加材料是為了提高混凝土的強度,摻和料和水泥都有含硫量低,含堿量低的特點。進行骨料的摻和攪拌時,不需要大量的水,是非常好的摻和劑。在混凝土中摻入一定量的粉煤灰之后,混凝土整體的抗滲性能、耐久性能都有很大的提高。在拆模之前要經常給混凝土灑水,保證做好養護工作,確保水分能夠進入混凝土內部,然后再覆蓋塑料膜。有時混凝土的表面會出現砂帶、氣泡和孔眼等跡象,針對這種現象,要在拆除模板之后立即清除掉松動的沙子和浮漿并修補混凝土的缺陷部位,方能保證混凝土的質量,避免因為溫度變化而出現裂縫。
3、結語
總體而言,隨著框架剪力墻結構在建筑施工中的廣泛應用,框架剪力墻結構在施工過程中的技術要求很高,在未來的發展中,其必將為建筑質量的提高做出更大貢獻。此種結構在施工過程中,不僅需要根據工程實況做好施工安排,在具體施工中,也要注意將細節問題處理好。
參考文獻:
[1]楊嗣信.對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裝配化施工的若干建議[J].建筑技術開發.2015,
[2]韓亞輝.淺析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墻結構工程施工技術[J].民營科技,2013
[3]閆紅玉.對高層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設計中一些問題的思索[J].價值工程.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