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代黎
摘 要:對于我國現代企業的發展與進不來說,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提高企業內部控制質量和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就我國目前企業內部發展水平的現狀來看,大部分企業內部的控制制度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想要更好得適應社會的飛速的進步,增強企業的與時俱進的步伐,就不得不建立并健全企業的內控制制度這方面的重視,提高內部控制手短的質量和水平。
關鍵詞: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對策
一、如今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
對于一個企業的進步與發展來說,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就我國企業目前的內部控制現狀來說,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無論是哪個領域和行業,想要在企業競爭之中脫穎而出,就必須提高企業的內部控制各方面的水平,逐步建立和達到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的目標,滿足社會發展對企業的要求,把我市場變動方向,控制可能出現的風險水平,從而更好得實現管理目標。對于如今我國企業內部的控制發展水平和現狀來說,還是存在弊端和局限性。
二、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內部控制環境模式落后
首先,首當其中的就是內部的管理機制設立的機構不平衡,并且加上,如今我國企業很大一部分都存在著管理機構人員多,但工作效率卻十分低下的現狀,很多管理人員過分重視自身的權利與財富,卻忽視了對自身義務的完成,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國企業內部管理的進步。其次,我國企業還普遍存在管理人員所下達的命令無法得到落實的現狀,獎懲機制十分不完善,無法對工作人員起到激勵作用,也無法對他們的工作行為進行約束。
(二)企業自身對內部控制認識不全面
雖然近幾年隨著社會與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各個企業的水平和質量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是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很多企業卻仍然存在初步階段,認為所謂的內部控制就是內部監督,以及對企業各個環節的監管。這種對內部控制不全面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企業內部控制的進步。這樣的現狀對我國經濟發展來說是十分不利的,甚至會使得我國經濟財產出現流失,對我國利益造成嚴重的損害。
(三)企業內部控制權責不清
權責控制可以說是企業內部控制的主要手段,雖然我國有一定的法律規定了各個企業內部控制人員的權責,一部分企業也頒布了一定的制度規定了內部控制工作人員的權責。但是在具體實施方面卻存在著很多的漏洞,很多內部控制的會計工作人員無法明確自身具體的權責,不知道自己應該做哪些,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著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進行,很多工作人員為了自身的利益甚至會出現捏造虛假信息的現象,威脅著企業經濟的健康發展。
(四)內部審計設置不完善
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由于發展起步比較晚,仍然在很多方面存在著問題。企業內部審計作為對企業內部控制工作進行監督的重要平臺,應該給予足夠的獨立性,但是目前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卻仍然受制于很多方面。
三、解決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重要舉措
(一)改善企業的內部控制大環境的管理水平
企業內部控制環境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內部控制工作進行的水平與質量,但是,目前企業內部控制環境模式相對來說仍是比較落后的,因此我們必須采取一定措施進行改進,盡可能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環境模式的水平。這就需要企業能夠明確規定出內部控制工作人員的具體職責,與其它部門相分離。并且還需要完善企業的管理機制以及獎懲機制,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得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環境模式水平。
(二)促進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管理的主觀意識
目前而言,我國的現狀就是對自身的管理控制都沒有一個較為完善的認識,這就使得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這就需要國家能夠加大對內部管理控制的宣傳力度,使企業們能夠真正認識到進行內部管理控制的重要性。
(三)注重企業內部控制權責的分配
對于企業內部控制工作來說,權責的分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工作是否能夠得到良好的進行,在如今很多企業里,并沒有重視到對內部權責公平分配的重要性,很多企業內部控制的工作人員對自身的權責都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控制工作的進行。因此,就需要企業能夠加大對國家法律的宣傳,完善全責分配制度,實施內部的不相容人員的職權分責任。有了這個前提條件,才能按照計劃實施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良好進行。
(四)完善內部企業審計設置
想要更好得提高企業內部控制工作人員的工作水平,就必須完善內部企業設置,給予內部審計部門足夠的獨立性。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內部審計部門能夠對企業內部控制工作進行良好的監督,也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良好進行,從而更好得維護企業的利益,促進企業更好得發展。
四、結束語
總之,對于一個正在高速發展的企事業而言,它的完善和科學的重要性也體現的非常的明顯。提高企業自身對內部控制工作的認識水平,提高企業內部控制權責分配水平,完善內部企業審計設置,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提高一個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水平,促進企業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蕓蕓.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9號--內部控制與風險[J].四川會計,2016(9).
[2]徐融、李興華,當地會計前沿問題探索[J],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5(9).
[4]閻達五、楊有紅.內部控制框架的構建[J].會計研究,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