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瑤++馬小雷
摘 要:新形勢對漢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樣就需要大批充實漢語教學的人才。本文討論了漢語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關鍵詞:漢語教學;漢語教師;基本素質
近年來,漢語教學不論在我國或是在世界范圍內都呈現出大發展的跡象,前景令人鼓舞。漢語教學越來越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漢語教師擔負著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而教書育人的重任,同時也是進行學科建設的主要力量。為了很好地履行教師的崇高職責,漢語教師本身必須具備一定的思想品德、知識和能力方面的素質。
1思想品德素質
漢語教師首先應當熱愛漢語教育事業,有獻身這一事業的決心。有志于通過漢語這一橋梁,加強各國人民的了解與友誼;有志于通過漢語教學,為振興少數民族教育事業、加強我國各民族團結、推動西部大開發做出貢獻。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請你記住,你不僅是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眱灹嫉乃枷氲赖滤刭|是教師教育學生的精神力量。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漢語教師應當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身教重于言教,以自己的愛國主義情操、高尚的道德品質、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和敬業精神,成為學生的表率,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漢語教師還應該善于接近學生,與學生打成一片,既是學生的良師又是益友,通過與學生交流思想做好德育工作。
特別是在新疆,我們漢語教師更要自覺承擔起反分裂反滲透的職責任務,為學生樹立榜樣、為社會樹立標桿,用自己的行動去教育感染學生、帶動影響身邊的人。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和主陣地作用,在課堂教學中將反分裂反滲透教育貫穿始終。開展各類活動,如組織學生進行有關國情、新疆地方史、新疆民族與宗教知識方面的講座等等,進一步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反分裂反滲透的自覺性。
2 知識結構
漢語教師是教漢語的,首先必須具備扎實、系統的漢語語音、詞匯、語法、漢字和修辭方面的專業知識。朱熹說過,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個人要有廣博的知識,深厚的內涵,就必須不斷地讀書學習,不斷地在實踐中總結、反思,去體味教育的得失。
教師要熟悉所使用的教材的全部內容,但僅僅掌握要教給學生的那點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具備更系統、更深的現代漢語語言學知識,還要有一定的古漢語知識和語言學(語音學、詞匯學、語法學和文字學、語義學,語用學、心理語言學和社會語言學等)知識,能夠運用有關的知識和理論分析、解釋課堂中的語言現象。這樣才能幫助學生發現錯誤,分析原因并有效地糾正錯誤,才能較好地回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
語言和文化、文學是緊密不可分的,文學作品也常常是高級階段語言教材的內容。要教好語言,必須具備漢語的文學知識,對中國古代、現代文學發展史,對各個時期的著名作家和作品要有所了解。同時還要有較豐富的社會文化知識,對中國的歷史、地理、經濟、藝術、宗教和民俗等也要有所了解。還應當具備一定的世界文學和文化知識,以及跨文化交際學知識。
要教好語言,在課堂上發揮主導作用,必須掌握教學理論、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能運用這些知識正確地處理各種矛盾,取得好的教學效果。這就會涉及到心理學、教育學的很多理論問題。要了解學習規律和教學規律,教師就必須掌握心理學和教育學的有關知識。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知如何將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全部教給學生,主要原因是不懂得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知識。如果能對學生的心理狀況了解和掌握的程度越高,那么在此基礎上制定的教學方法就越有針對性,因此也就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所以,從知識結構方面來看,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師應具備漢語知識、中國文學和文化知識、語言學、心理學和教育學知識。
3能力結構
漢語教師首先必須有扎實的漢語聽說讀寫的基本功,必須有規范的口語和書面語的熟練運用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漢語教學中起到示范作用,成為學生模仿的榜樣。在沒有社會語言環境的情況下,教師可能成為學生學習的唯一資源。如果教師本身發音不準,句子常常出錯,缺乏口、筆頭表達能力,必然會對學生產生誤導。
教師語言,特別是作為教師基本工作用語的課堂教學語言,其基本特點是曉暢明晰。無論學問怎么高深淵博的老師,也無論這個老師講解的是一個怎樣玄而又秘的問題,他都務必時時刻刻注意讓學生聽得明白,容易接受。
要做一名稱職的漢語教師還應具有教學能力,包括擔任一種或多種漢語課型教學的能力:能組織并主導課堂教學,能使用不同的教學手段,能應變并及時調整教學方法,能發現并糾正學生錯誤,能掌握各種教學技巧等。作為教師還應該有對教材、教學大綱進行設計、編制和評估的能力,對的學習效果及漢語水平進行分析、判斷、評估和解釋的能力。
漢語教師除了自己的母語外,應具備至少一種第二語言的熟練運用能力,本身有第二語言學習的經歷和體驗。最好能掌握學生的母語和母文化,或者與之有一定聯系的第二語言和文化。
根據客觀形勢發展和學科建設的要求,漢語教師應具有對自己的教學工作進行總結和分析的能力,應具有結合教學工作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
教師如能在音樂、舞蹈、戲劇、繪畫、書法、體育等方面有一定的興趣和藝術才能,將會大大地有利于他的漢語教學工作。
以上是筆者對漢語教師提出的幾點最基本的素質,這也是每個在職的教師都應該達到的。作為漢語教師,應該在日常課堂和生活中培養各方面的知識和技巧,不斷提升自己,是自己具備更多的優秀品質,為漢語教學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袁振國.當代教育學[M].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2]曾燕.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培養現狀研究[D].西南大學.2010
[3]劉伯奎.漢語口語訓練教程[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基金項目:1.新疆醫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改革與發展專項《新疆少數民族雙語教育模式成效的影響因素研究》(2016XYFG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