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元立
在初中物理學習調查中,發現約占60%的學生普遍存在物理成績上不去的現象對這部分學生的進一步調查,發現他們的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表現都比較好。為什么會出現效果與動機的明顯反差呢?這就促使我們不得不從學習方法尤其是思維方式、方法上尋找原因。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其一切現象和規律都源于生活、生產實踐之中,所有新穎有趣的實驗和新奇美妙的現象都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是引導學生探索物理規律,學好物理知識的重要方法。物理實驗的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它有別于直觀的理論教學,又必須以理論教學為指導。課堂上實驗教學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的優劣,因此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識別和應用實驗儀器的能力,學生識別和應用實驗儀器的能力不僅是學生正確完成物理實驗的保證,也是以后在工作和學習中必需的最基本的能力,如生活中各種測量工具的使用無不需要這方面的知識。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學生培養成自主的學習者,使學生能夠不斷更新自我,超越自我,應對挑戰。實施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是主渠道,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中心環節,結合素質教育的精神實質,開展優化物理教學的研究,是有效地推進素質教育在物理教學中得以實施。過去的物理教學過程,注重知識傳授而忽視能力培養,注重教師的教而忽視學生的學,視教師為主導而不把學生視為主體,因此優化物理教學過程已是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
媒體課堂教學是一種現代化的教學形式,是教學手段的改革。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它能創設一種直觀、生動、愉悅的教學情境,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把學生置于一種動態、開放、多元的學習環境中,從而提高教學效率。運用多媒體可以使課堂變得絢麗多彩,優化教學氛圍,使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環境變得豐富生動,使學生置身于這樣一個和諧的教學情境,學習興趣將得到極大的提高。新課程理念強調:物理課程應引導學生“從生活走向物理,從自然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將學生置身于鮮活的物理情境中,能充分地體現這一理念,所以,結合學習內容和學生特點,精心創設恰當的物理情境,應該是物理教師不斷鉆研的問題。只要我們留心,一個實驗,一個科學故事,日常的生產生活實際和自然現象,社會上的熱點問題等等,都可以成為吸引學生的物理情境。
物理實驗中,我們要放手大膽讓學生去動手、去探索,對學生在實驗中遇到的困難作為教師應當好參謀的角色,建議學生改進方法,提醒學生防止錯誤,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及時發現和肯定學生在物理實驗方面的創新。實驗中,學生動手能力難免會有高低,我們不要一味地追求教學進度而草草收場,而是要讓每一位學生從物理實驗中感悟到物理研究的思想和方法,有道是:磨刀不誤砍柴工。成功的物理實驗會給物理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只有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充分的機會進行物理實驗,才能真正發揮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在科學課的教學活動中,應該通過學生多動手、多動腦、多動口、親自動手參與做實驗的活動,使學生更加熱愛大自然,喜歡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分析、探索、研究,學會進行科學試驗的本領,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成為真正的主體。功的教學,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的創造。如果掌握了這種藝術,就可以使物理課滿堂生輝,給學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從而激起他們高漲的學習情緒。使教學信息收發達到同步,激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同時,物理知識的傳授,它應是一個學生自己思考,親自獲得知識的探索過程。發現物理規律,當實驗探索發現伴隨著學生的學習過程時,學習將會充滿樂趣,將會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