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同順
現代教育還沒有擺脫應試教育的陰影,素質教育進步緩慢,又因為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在家父母基本上不讓他們做什么事情,這樣就導致許多孩子上中學了有很多事都還不會做,獨立性特別差。要想改變現狀,推進素質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做人、學習、發展、感恩教育。在此提出培養學生成為“四會”新人很有必要,四會是指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感恩。
一、學會做人
素質教育的最終歸宿就是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辦事,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學會創造。其中,做人為立身之本。做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必須要有高尚的人格、誠實的品德、儒雅的修養、健康的心理、文明的習慣、獻身的精神。所以,教書先要育人,成材先要成人,成人先要正心。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學校要求教師熱愛每一位學生,決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特別對于后進生,老師要傾注更多的愛心。在學習和生活方面多給予他們關心,而不是歧視;多給予他們鼓勵,而不是打擊。對于多次犯錯誤的學生,老師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以自己的愛心感化他們。讓學生學會做人,是學生學習的核心,也是現代教育的核心,怎樣培養學生學會做人呢?
(1)讓學生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學會做人應從基本的道德要求做起,自覺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和道德意志。
(2)讓學生做一個全面發展的人。蘇霍姆林斯基所理解的全面發展,首先包含有多反面的發展,必須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哪方面都不能忽視;其次,它更體現著深度和廣度,我們培養的學生應該在身體和心智兩方面都得到合理有效的發展,不能偏離;身心健全,對于人來說,是不可缺少的,這是學會做人的最低要求,我們培養的學生必須是全面發展的人。
二、學會學習
學會學習是人實現發展的基礎,著名教育家顧泠沅說:“在課堂教學范圍里對教師最有意義的是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也就是要使學習的內容讓學生感興趣,對有了興趣的事學生就會認真地把它學好。”這話表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強大的動力。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地進行學習。讓學生學會學習科學,我認為關鍵是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獨立思考,使學生敢想、敢說,不受約束地去探究、思考,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去“標新立異”“異想天開”。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爭論中思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給課堂教學注入生機。教師要善于調控課堂氣氛及時捕捉學生逆向思維的火花,讓學生大膽駁問,提出不同的觀點,培養敢想敢說的創新意識。怎樣才能讓學生學會學習呢?
首先讓學生學會預習,逐步提高自學能力。這樣不僅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還能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
其次讓學生學會聽課,提高聽課的質量。聽課是學生學習的中心環節,每個教師都應該注意在自己的課堂上讓學生學會聽自己的課。
第三,學會復習、鞏固所學知識。復習一定要科學安排時間,有計劃地復習,這樣就能產生一定的效果。
第四,還要讓學生學會檢查,找到自己的不足。
三、學會生活
教育不是為了培養書呆子,而是為了讓人幸福,讓人能享受現代科技的成果。
第一,要教會孩子基本的生活道理、生存技巧,培養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創新精神。部分家長是由于“溺愛”而堵塞了孩子學習生活技能的途徑,他們為什么不能意識到,生活技能,直接關系到孩子的成長呢?它非但不會耽誤孩子的學習,反而能夠讓孩子知道什么是“學以致用”,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第二,要教會學生養成好的生活習慣,教會學生生活自理的能力。要教會他們自己打掃衛生,美化環境等。
第三,要教會熱愛生活,包括愛學習、愛學校、愛同學、愛老師等,只有懂得愛,才能真正懂得生活。
第四,要使學生具有生活的責任心和成就感。
四、學會感恩
感恩是對他人、對自然、對社會給予自己帶來的恩惠方便在心里產生的意識。感恩是中國的傳統美德,懂得感恩是一個人最起碼的道德品質。然而,現代社會的“獨生子女時代”,由于父母以及祖輩過分的寵愛、溺愛,造成有的孩子由嬌而橫,唯我獨尊,并且學校教育過于注重文化知識教育,而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導致學生的感恩意識逐漸淡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應該教給學生感恩的方法。我們全社會都應該重視感恩教育。
“感恩”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一個缺乏愛心,不懂得感恩的人,長大后不可能懂得體諒、關心他人,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師長,也難以與人交往,更談不上愛同學、愛學校、愛國家、愛民族了。
我們的教育不僅要教我們的孩子如何學習,怎樣學習,更要教孩子如何做人,怎樣學會感恩。我們的感恩教育不要好高騖遠,要從諸如教育學生主動幫助老師擦黑板,對師長有禮貌,尊重老師,關心理解父母,為父母分憂等不起眼的小事做起,使他們“吃水不忘挖井人”,永不忘記別人的幫助之恩,不忘父母師長的養育教導之恩。我們感謝父母,因為他們養育了我們;我們感謝老師,因為他們給了我們知識,提高了我們的能力;他人關心和幫助了我們,我們應該感謝他們。這些看似簡單樸素的感恩教育卻蘊涵著深刻的人情味和人文關懷。
教書育人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對于如何教書育人的問題,需要教育者不斷的與時俱進,不斷地給教育注入新的內容。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學習,如何生活,如何感恩。在當今的社會這就是最主要的教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