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剛
作為一名有三十多年教學經驗的教師,我接觸過很多的教學事件,來談談其中的兩件吧!
我曾今遇到一位校長,我們暫且稱她為譚校長。初中畢業(屬于成績較差的)民辦教師一鍋端時轉正,靠著關系與機遇當上了一村小校長。譚校長平時連課也不能正常上,經常開會、送資料、帶孫子等借口缺課,學生成績總時全鄉的倒數第一、倒數第二。譚校長也很貪,總是以這沒用那占地方的理由把學校的東西占為己有,連上體育課的籃球也不放過;還因為在學校開商店同當地村民搶生意起沖突。同時譚校長也很膽小,總怕被人搶了校長位置,有什么榮譽絕對自己先爭,總是盡力排斥他人,尤其是副校長或者教導主任和她合作的沒有超過兩年的,甚至她的女婿也不愿和她合作。這樣的校長村民當然不歡迎,總是被從一個學校趕到另一個地方。為了扭轉學校各項工作被動上面派了一位年輕的大學生來做教導主任。恰逢這位年輕教師憋著一口氣,想要干出成績。于是按照教學大綱要求科學地排課,考勤……這當然觸動了譚校長的利益,以中心校扣辦公經費為由拒絕更換破舊電線,拒絕更換座椅門窗……雖然明明知道學校的辦公經費已經變著法子裝進了她的腰包,但沒有證據也無可奈何。譚校長開始打擊報復:首先編制各種謠言誹謗,唆使其他教師不服從管理,還以主任和她講話拍桌子為由,威脅中心校不處理主任就不去上班,必須向她賠禮道歉……機會終于來了:上級要求準備均衡發展資料,譚校長就把所有任務都交給了他“為了這項工作,你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而實際上卻要求教師“不要急!”甚至連買A4紙錢都沒有。做好的資料拿到她桌子上都不看,上級檢查自然不好,還把學校的衛生全交到主任班,全班25人打掃20間教室,樓梯,操場,廁所等。一學生在打掃衛生時不慎摔傷,譚校長更是質問為什么學生干活老師不看著,當面對主任質問更是惱羞成怒,暴打主任。主任氣的臥床不起連醫藥費也是自己出的,中心校反倒勸主任不要鬧事。其他老師不講他的理。
記得有一位年輕教師和我說打算調動工作,調不了就考研,不打算在這了。問他為什么,他說一次去聽課回來,他和別人開玩笑說,這個老師課上的不怎么樣,不切實際,并且列出了理由。其他人也很認同,這件事被辛校長(民師轉正)知道了以后,不管教師的什么學習故意不派他去,甚至讓學習機會空著。不管他怎么努力,都看不到什么希望!
曾幾何時民辦教師漸漸淡出了歷史的舞臺,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為祖國培養了一大批的人才,隨著時代的發展一部分原民辦教師的知識更新跟不上,更有像譚校長那樣阻礙新教師培養的人。農村教育的發展不能再依靠民師,而應注入新的血液。對于知識結構跟不上的應當轉崗,對于不適宜領導崗位的如譚校長之流不能因為面子就放之、任之缺少管制。對于青年人更應有一份包容,幫助其順利成長成高水平的現代教師。青年人更應該知道作為教師要有以下素養:
(1)教師要遵守職業道德。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是從教師對待事業、對待學生、對待集體和對待自己的態度上來體現的。具體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團結協作、為人師表。
(2)教師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政治理論修養、精湛的學科專業知識、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必備的教育科學知識。其中精湛的學科專業知識和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是“本體性知識”,主要解決教師教什么的問題;必備的教育科學知識是“條件性知識”,主要解決教師如何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即怎么教的問題。只有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給學生一碗水。
(3)教師要有勝任教學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教育教學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自我調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較高的教育機智)。此外,教師還應該具備教育科研能力、學習能力、觀察學生的能力、創新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
(4)教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也就是教師對內、外環境及人際關系有著良好適應所需要的條件,主要包括:高尚的師德、愉悅的情感、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健康的人格。其中,教師的人格素養對學生的發展起著推動作用,是素質教育的基礎。它主要表現為:積極樂觀的情緒、豁達開朗的心胸;堅忍不拔的毅力;廣泛的興趣和積極的創新品質。
我們的時候要讓有能力的人留得住,有貢獻的不忘記,有錯誤的不包庇,把農村基礎教育這塊大蛋糕做大、做好。“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一切的發展在于科技,科技的發展在于人才,人才的取得在于教育。只有讓我們的孩子都接受良好的教育我們的國家才能更好的發展!讓我們大家一起攜起手來為孩子的明天,不,為我們的明天,為祖國的明天,為世界的明天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