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元立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作為老師,我們都充分認識到一節課的導入在整堂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如果課堂導入能緊緊地吸引學生,讓學生產生強烈的認知沖動,就很容易讓全體學生積極深入地參與到自覺的學習活動中來。
新課程理念強調,課程是學生的經驗和活動,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切身體驗。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善于創設問題,全面啟發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深入的思考和學習,并著重培養學生善于發問的習慣,這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物理素質和自主學力有著重要的意義。新的課程觀認為,課程不僅是知識,同時也是經驗,是活動,老師和學生應該形成學習共同體(與“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觀點有些區別)??茖W是好奇,是不斷發現事物和不斷詢問“為什么,為什么它是這樣的?”科學的目的是發問,問如何和問為什么。它主要是詢問的過程,而不是知識的獲得。因此,物理教學的過程,應該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引發深入思考和自我建構的過程。在物理教學中,精心地創設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并激發學生提出深刻的問題,培養提問習慣,這對培養學生的物理素質和自主學力、促進學生和諧持續地發展等,都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物理課堂教學,是把書本的物理知識通過教師頭腦的加工、梳理、升華,加以傳授后,成為學生知識積累和能力培養的過程。物理課堂教學過程,是由教師、學生、知識(包括各種技能)和環境等幾個要素組成。教師在課堂的教學過程,是對學生重新認識和對教學規律等的升華運用過程,教師運用知識媒體,有效的把知識傳遞給學生,把學生、知識和環境有機地連接起來。要讓學生知識增加、能力增強、智力開發、真正學好物理,教師的課堂教學藝術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對知識面相對較窄的農村初中學生來說,因此,教師應改變教育教學觀念,努力把素質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在課堂上營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的學習,掌握好物理知識,融會貫通,以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問題是放飛思維與想象的鑰匙,問題的出現會使學生產生一種需要,產生一種解決問題的渴求,這種渴求是最好的學習動力。著名物理教育家韋斯科夫說過:“科學的目的是發問,問如何和問為什么。它主要是詢問的過程,而不是知識的獲得?!痹谖锢斫虒W中,精心地創設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并激發學生提出深刻的問題,培養提問習慣,這對培養學生的物理興趣和自主學力、促進學生持續和諧地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所以我認為,一堂好的物理課,應該有許多讓學生感興趣的“為什么”。要將問題設在最近發展區。維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對兒童的發展能起到主導作用和促進作用,但需要確定兒童發展的兩種水平:一種是已經達到的發展水平;另一種是兒童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表現為“兒童還不能獨立地完成任務,但在成人的幫助下,在集體活動中,通過模仿,卻能夠完成這些任務”。這兩種水平之間的距離,就是“最近發展區”。把握“最近發展區”,能加速學生的發展。創設的問題要面向全體學生。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理念。所以創設的問題必須要面向全體學生,盡可能使問題對每一位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