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蕊,楊玉興,燕忠生
·論 著·
不同途徑注射鼠神經生長因子對腓總神經損傷康復的療效觀察
張 蕊,楊玉興,燕忠生
目的 探討腓總神經損傷患者營養神經藥物最佳的給藥途徑。 方法 40例腓總神經損傷患者隨機分為2組,穴位注射組(20例)將鼠神經生長因子注射液以足三里、陽陵泉等穴位為進針點,通過穴位注射的方式給藥,肌肉注射組(20例)將相同藥物以臀大肌肌肉注射的方法給藥,治療15 d、1個月后分別比較2組患者患側肢體感覺功能、運動功能和腓總神經傳導速度的差異。 結果 穴位注射組對感覺障礙恢復、提高肌力、改善腓總神經傳導速度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臀大肌肌肉注射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鼠神經生長因子穴位注射治療效果優于常規肌肉注射,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價值,臨床治療中注意規范操作可取得更好的療效。
腓總神經損傷;穴位注射;鼠神經生長因子
腓總神經損傷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周圍神經損傷性疾病,從發病誘因來說,外傷、骨折、長時間處于蹲位、習慣性交叉腿、腿部擠壓傷、減肥速度過快等都會導致腓總神經損傷;從解剖結構上來講,腓總神經為坐骨神經的分支,在膝關節上下區域行走在皮下表淺位置,神經周圍為堅固的骨性組織,與周圍組織相對固定,移動性及緩沖余地小,血液供應差,易受牽拉損傷[1]。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腓總神經損傷的發病率較高,對執行軍事任務和接受軍事訓練的戰士來說更是較為常見的疾病,如不及時治療,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甚至導致殘疾[2]。腓總神經損傷患者可表現為足下垂,在下肢抬高時腳仍在地面上拖拽,形成“跨越步態”,踝關節不能背伸及外翻,小腿外側2/3和足背外側的皮膚感覺減弱或者消失,病程較長患者可出現脛前及小腿外側肌肉萎縮[3]。因此探討腓總神經損傷后康復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臀大肌注射等常規肌肉注射為全身給藥,藥物到達病灶部位時藥效已明顯減少,治療作用欠佳,而且可能會引起皮下硬結、局部感染等不良事件。所以需要探索腓總神經治療的新方法以幫助患者盡快康復,回歸正常生活。穴位注射將中醫經絡理論與現代解剖學結合起來,使藥物直達病所,從而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的作用,縮短了腓總神經損傷患者康復治療的周期,具有顯著的優越性。本文將穴位注射與臀大肌肌肉注射鼠神經生長因子的療效臨床觀察報道如下,并簡要分析其機理。
1.1 研究對象 選取我院中醫康復科2016年1-12月期間收治的40例患者,結合臨床癥狀及電生理檢查確診為腓總神經損傷,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18~60歲,平均年齡(35±2.68歲),患者病程最短者15 d,最長者175 d,平均病程為80 d。全部患者既往無小腿外傷史及下肢功能障礙,并排除了腰部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精神心理等其他影響因素,結合肌電圖檢查明確診斷為腓總神經損傷。所有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穴位注射組和肌肉注射組各20例。2組患者的年齡、體質、病程和神經損傷程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結果具有可比性。
1.2 西醫診斷標準 參照2013年出版的《神經病學》第7版的臨床診斷[4]:①有明確外傷史或長時間腓總神經牽拉(壓迫)史;②足和足趾不能背屈,足下垂,步行時舉足高,足尖先落地,呈“跨越步態”,小腿前外側和足背感覺障礙;③足跟行走困難;④肌電圖檢查有明顯神經傳導異常者。
1.3 中醫診斷標準 參照2007年出版的《中醫內科學》關于萎癥的臨床診斷[5]:萎癥是指肢體經脈弛緩,手足萎軟無力,日久因不能隨意運動而致肌肉萎縮的一種病癥,以下肢不能隨意運動及行走者較為多見。
1.4 排除標準 ①腓總神經損傷病程超過1年;②腓總神經完全離斷,經手術治療不能吻合者;③嚴重心臟病患者;④對鼠神經生長因子藥物過敏患者;⑤不依從本次臨床觀察規定,無法判定療效或者資料不全影響療效觀察的患者。1.5 治療方法 穴位注射組:將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1支(30 μg,由北京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生產批號:國藥準字S20060023)用2 mL氯化鈉注射液溶解,以5 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選患肢穴位陽陵泉、足三里、懸鐘、解溪、太沖,每次取2個穴位,直刺進針1~2寸,進針后平補平瀉手法使患者有酸麻脹感,沿經絡向足背傳導得氣后抽動活塞,如無回血,固定針頭,緩慢注入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每穴各1 mL,注射畢,以干棉簽按壓進針處,同時快速拔出針頭。肌肉注射組:將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1支(30 μg,生產廠家及批號同前)用2 mL氯化鈉注射液溶解,患者取舒適體位,操作者局部消毒后以患側臀大肌(髂前上棘和尾骨連線的外上1/3處)為進針點,一般進針約2.5~3 cm(針頭的2/3,消瘦者及病兒酌減)。抽動活塞,如無回血,固定針頭,注入藥物。注射畢,以干棉簽按壓進針處,同時快速拔出針頭。2組每天各治療1次,給藥濃度、給藥時間無差異,同時給予等強度肌力訓練等綜合康復治療,治療15 d進行中期康復療效評估,治療1個月進行末次康復療效評估。
1.6 療效評定方法 根據英國醫學研究會(BMRC)制定的周圍神經損傷后感覺、運動功能評定方法對神經恢復情況進行分級[6]。以功能無明顯變化評估為穩定,以功能改善到上一級評估為好轉。
1.6.1 感覺功能評定 S0:感覺無恢復;S1:神經支配區深感覺恢復;S2:神經支配區淺感覺和觸覺部分恢復;S3:皮膚觸覺和痛覺恢復且感覺過敏消失;S3+:感覺達到S3水平外,兩點辨別覺部分恢復;S4:完全恢復。1.6.2 運動功能評定 M0:肌肉無收縮;M1:近端肌肉可見收縮;M2:近端、遠端肌肉均可見肌肉收縮;M3:所有肌肉均能抗阻力收縮;M4:能進行所有運動包括獨立運動或者協同運動;M5:完全正常。
1.6.3 肌電圖檢查結果評定 使用肌電圖儀對所有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傳導速度(NCV)進行測定。

2.1 感覺功能評定 穴位注射鼠神經生長因子對腓總神經損傷引起的感覺障礙恢復較肌肉注射快,治療1個月進行末次康復療效評估的好轉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腓總神經損傷患者患側下肢感覺測定結果比較[n(%)]

組別n中期評估末次評估穩定好轉穩定好轉穴位注射組2013(65)7(35)6(30)14(70)肌肉注射組2011(55)9(45)12(60)8(40)*與穴位注射組比較,*P<0.05
2.2 運動功能評定 穴位注射組對提高下肢肌力的治療好轉率優于肌肉注射組(P<0.05),見表2。
表2 腓總神經損傷患者患側下肢肌力測定結果比較[n(%)]

組別n中期評估末次評估穩定好轉穩定好轉穴位注射組2010(50)10(50)4(20)16(80)肌肉注射組2015(75)5(25)*11(55)9(45)*與穴位注射組比較,*P<0.05
2.3 肌電圖檢查結果 鼠神經生長因子能顯著提高腓總神經傳導速度,穴位注射組的治療效果優于肌肉注射組(P<0.05),見表3。


組別n治療前治療后穴位注射組2032.012±5.62650.696±5.893肌肉注射組2033.016±5.56243.974±5.178*與穴位注射組治療后比較,*P<0.05
腓總神經等周圍神經損傷在臨床上比較常見,雖經手術修復,仍會存在肢體癱瘓、肌肉萎縮、感覺喪失等癥狀,患者可表現為患側足和足趾不能背屈,足下垂,伴有小腿外側和足背感覺障礙,甚至不能站立行走,病程長者可引起患側肢體肌肉萎縮無力,嚴重影響到患者日常生活。中醫認為本病屬于“萎癥”,由于外傷、受壓等因素所致氣血運行受阻,淤血阻滯經脈導致筋脈肌膚失養,或感受寒邪,寒凝經脈,淤血內生,方可發生本病,病發之久,正氣耗傷可致氣血虧虛,經筋肌肉失于濡養,病情趨于纏綿,治療當以疏通經氣,濡養經筋為主[7]。隨著針灸越來越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重視,針灸治療腓總神經損傷的臨床報道及基礎研究逐漸增多。王宇等[8]研究發現沿神經走形方向取穴結合電針治療可以促進腓總神經功能重建,降低病變程度,療效優于普通針刺。吳曦等[9]實驗證實陽陵泉毫針獨針療法治療腓總神經損傷患者療效肯定,在臨床上具有可行性,適宜于對大范圍針刺敏感和恐懼的患者。《素問·萎癥論》提出“治萎獨取陽明”,陽明經為多氣多血的經脈,而萎癥多氣血虧虛,治療以補益氣血為主,故選用足三里,下巨虛,足三里調補氣血,使氣血充足,脛骨得以濡養,下巨虛舒筋活血,主治下肢萎痹,足下垂,筋會陽陵泉,陽陵泉舒經活絡,補益肝腎,太沖穴為肝經的輸原穴,具有疏肝利膽、健脾化濕的功效。以上穴位均在病變部位周圍,根據“經絡所過,主治所及”的針灸學理論,諸穴配合能起到疏通經絡、理氣活血等作用。本次臨床觀察藥物為鼠神經生長因子,它是一種從小鼠頜下腺提取純化的特異性蛋白分子,能促進神經元的發育成熟,保護神經元避免損傷。陳慶真等[10]臨床實驗表明神經生長因子能控制神經元的存活,促進神經元的分化,促使再生軸突延長,促進再生軸突髓鞘化,決定神經元的生長方向和營養。在動物實驗中發現神經生長因子通過抑制NF-kB途徑使得白介素、腫瘤壞死因子等炎癥因子表達下降,控制炎癥反應發展,改善神經損傷大鼠的預后情況[11]。《皇帝內經·素問》認為血肉有情之品有益精填髓、滋補陰陽、調和氣血的功效,神經生長因子來源于小鼠頜下腺,為血肉有情之品,注射到穴位中可以調和局部氣血,發揮藥物和穴位注射的雙重作用,使藥理效應呈幾何數量級放大,并且具有一定靶向性。注射在經穴中的營養神經藥物循經作用,沿經絡直達病灶,以達到疏通經氣,改善氣血運行,改善神經的血液循環,從而加速損傷神經的修復[12]。已有臨床研究證明應用神經藥物穴位注射治療腓總神經損傷具有顯著療效,與本次試驗結果相似[13]。
總而言之,穴位注射依靠經絡穴位的生理作用、針刺的物理作用及藥物的調節作用達到了疏通經絡、振奮經氣、調節機體功能的目的,藥物能促進受損神經纖維的再生與修復,與常規肌肉注射相比,穴位注射鼠神經生長因子對促進腓總神經損傷患者感覺恢復、肌力改善及神經生長的作用具有顯著的療效,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其他類型周圍神經損傷,如臂叢神經、橈神經、正中神經等局部神經損傷患者應用穴位注射的方法可能取得更好的療效,需要進一步大樣本的臨床研究觀察數據統計證實,使其臨床應用更為廣泛。在穴位注射的操作過程中,操作者應具備良好的中醫基礎理論及針灸專業技能,準確定位,得氣后循經感傳到治療部位,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報道證實在取穴姿勢不當,刺入角度失宜,進針深度有誤時可能會導致外周神經損傷[14],陽陵泉穴附近有腓總神經、足三里下有腓深神經,因此要更加嚴格規范操作,進針前使患者保持舒適體位,避免隨意活動,進針時規范進針的角度、方向和深度,回抽檢驗以避免發生損傷血管、神經等不良后果。臨床治療中注意規范、安全操作,可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從而幫助腓總神經損傷患者盡快康復,回歸正常生活。
[1] 劉 敏,李 蒿,劉春輝,等.腓總神經損傷的綜合治療[J].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3,19(1):72-75.
[2] 潘 麗.針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療腓總神經損傷的體會[J]. 山西中醫,2013,29(3):34-36.
[3] 鄧紅衛,魏 巍.電針配合恩經復穴位注射治療腓總神經損傷的臨床觀察[J]. 中國醫藥導刊,2015,17(8):803-805.
[4] 賈建平,陳生弟.神經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799-801.
[5] 周仲瑛.中醫內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105-107.
[6] 南登崑.康復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188-190.
[7] 蘇 靜,王國君.溫針灸對坐骨神經離斷大鼠術后功能的影響[J]. 東南國防醫藥,2016,18(1):25-27.
[8] 王 宇,葉 田,宋聰林.沿神經走形電針取穴治療腓總神經損傷臨床觀察[J]. 新中醫,2016,48(5):132-133.
[9] 吳 曦,劉風閣,譚華炳.獨取陽陵泉穴治療腓總神經麻痹35例[J]. 上海針灸雜志,2012,29(7):459.
[10] 陳慶真,施明詳,劉盛飛,等.鼠神經生長因子不同給藥方式修復周圍神經損傷[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18(33):5256-5340.
[11] 呂秋石,郭芮兵,姜永軍,等.神經生長因子對顱腦外傷大鼠的抗炎作用機制[J]. 醫學研究生學報,2014,27(10):1020-1022.
[12] 舒麗偉,胡旭慧,劉大立.應用鼠神經生長因子穴位注射治療周圍神經損傷[J]. 中國傷殘醫學,2013,21(2):90-91.
[13] 范吾鳳.穴位注射治療腓總神經損傷療效觀察[J]. 山東中醫雜志,2013,32(8):566-568.
[14] 郭長青,陳幼楠.論穴位注射與外周神經損傷的關系[J]. 中國針灸,2014,17(4):294-296.
(本文編輯:葉華珍; 英文編輯:王建東)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he acupuncture point injection 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 on theperoneal nerve injury rehabilitation
ZHANG Rui, YANG Yu-xing, YAN Zhong-sheng
(Departme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Rehabilitation,LanzhouGeneralHospitalofLanzhouMilitaryRegion,Lanzhou730050,Gansu,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best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of nutritional nerve drugs in patients with common peroneal nerve injury. Methods Peroneal nerve injur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treatment group (20 cases) injected the 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 to Zusanli, Yanglingquan and other acupuncture points. The control group (20 cases) injected the same drugs to glutes muscle. After treatment 15 days and 1 month, two groups patients of side body sensation, movement function and total nerve conduction speed were compared. Results Acupoint injection therapy promoted the general feeling, improved muscle strength, improved phil tot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which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glutes muscle injection(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acupoint injection therapy is better than the glutes muscle injection and it has a good value of promoting to the clinical.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rrect operation that can get better treatment effect.
Peroneal nerve injury; Acupuncture point injection; 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
解放軍總后勤部保健專項課題(13JBZ06); 蘭州軍區醫藥衛生科研面上項目(CLZ13JB06)
730050蘭州,蘭州軍區蘭州總醫院中醫康復科
燕忠生,E-mail:472028528@qq.com
張 蕊,楊玉興,燕忠生.不同途徑注射鼠神經生長因子對腓總神經損傷康復的療效觀察[J].東南國防醫藥,2017,19(2):113-116.
R651.3
A
1672-271X(2017)02-0113-04
10.3969/j.issn.1672-271X.2017.02.001
2016-11-30;
2017-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