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視點

本刊訊 據工業與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日前透露:在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一年多后,20多個國務院部委通力配合,為細化落實這一“建設制造強國的行動綱領”編制出一套細致的“框架圖”。“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啟動的《中國制造2025》‘1+X’規劃體系的編制工作已于近日全部完成,11個配套實施指南已經全部發布實施。”
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以馬凱副總理為組長,20多個國務院部委參與。而該領導小組編制的“1+X”規劃體系,“1”是指《中國制造2025》,“X”則包括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業強基、智能制造、綠色制造、高端裝備創新等5大工程實施指南,發展服務型制造和裝備制造業質量品牌2個專項行動指南,及新材料、信息產業、醫藥工業和制造業人才4個發展規劃指南。
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中國制造2025》的11個配套實施指南不是“指令性”而是“引導性”的,旨在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在具體實施中還需要各級政府、企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金融機構等有關方面廣泛參與,共同努力?!熬幹啤?+X’規劃體系的目的,是要通過加強政府引導,凝聚行業共識,匯集社會資源,圍繞重點、破解難點,著力突破制造業發展的瓶頸短板,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p>

本刊訊 在年初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要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繼續推動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防止已經化解的過剩產能死灰復燃。
鋼鐵行業的兼并重組已經先行一步。2016年,經國務院批準,寶鋼集團有限公司與武漢鋼鐵(集團)公司重組成立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新集團預計在2016~2018年間去產能總計超過1600萬噸。
而煤炭行業的兼并重組也在醞釀中。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透露,發改委正在研究推進煤企在上下游相關行業跨行業兼并重組的措施,支持打造跨行業、區域、所有制的企業平臺。
連維良表示,要加快推進小煤礦關閉淘汰和兼并重組,總結和推廣一些地區行業有效的經驗,鼓勵大型煤炭企業對中小型煤礦進行兼并重組,壯大一批大型煤炭企業集團,進一步提高辦礦標準,推動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
目前,中央企業涉及煤炭行業有22家,分三類:第一類是2家專業煤炭企業神華集團、中煤能源集團。第二類是8家電煤一體化企業,包括中國華能、中國大唐、中國華電、中國國電、國家電投、國投、華潤集團、中鋁公司。第三類是12家涉煤企業,包括保利集團、中國中鐵、中煤科工、中航工業、新興際華等。
“推進重組整合,應該圍繞突出主業為核心?!敝袊髽I研究院有關專家表示。比如寶武集團成立后,通過整合規劃原寶鋼湛江基地和原武鋼防城港基地,可以減少投資約400億元,減少1000萬噸新建鋼鐵產能。專家認為,今年,電力和煤炭等領域將會成為央企兼并重組的重要領域。
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表示,今年將進一步推動實施專業化重組,支持央企以優勢龍頭企業和上市公司為平臺,通過股權合作、資產置換等方式整合同質化業務。

本刊訊 根據全球風能協會(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的統計,去年,全球風電行業裝機總容量為56.4 GW。而截止目前,全球風電行業裝機總容量已接近487 GW。截止2016年,中國國內風電行業裝機總容量為23.3GW,約占全球風電市場份額的42.7%。排名第二是美國,其風電行業裝機總容量為8.2 GW。
風力發電在中國的潛力巨大。去年6月份,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風電——如果進行某些方面的調整后——將會在2030年時占中國“預計電力需求”供應量的26%。根據美國風力協會(American Wind Energy Association)的統計,2015年,風力發電容量占美國發電總量的4.7%。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美國、德國和印度對風力發電仍然保持強勁需求。全球風能協會表示,2016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容量54.6 GW,略低于2015年的63.6 GW。
全球風能協會秘書長史蒂夫·索耶(Steve Sawyer)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全球風電行業仍然會保持兩位數增長,但我們不能指望這一行業每年都創造新紀錄”。史蒂夫·索耶認為:“2016年,中國國內風電行業裝機容量已經達到23.3 GW的一個重要水平,這一數字低于2015年30 GW的壯觀水平,主要受中國國內即將到來的電價下降趨勢所驅動”。全球風能協會表示,“考慮到困擾本地區的政治不確定性,歐洲地區在2016年經歷了一個意外的強勁增長年”。歐洲風電行業機構WindEurope表示,2016年歐盟地區新增風電裝機容量為12.5 GW,略低于2015年的裝機水平。
全球風能協會秘書長史蒂夫·索耶指出,風力發電的成本正在持續下降,甚至是“暴跌”。而歐洲地區沿岸風力發電部分已經“大幅度達到和超過了其到2020年時的價格目標”。史蒂夫·索耶還指出。總體來看,風電行業仍然“處于相當不錯的良性發展局面”。

本刊訊 西班牙可再生能源巨頭歌美颯宣布,將為印度安得拉邦風電和光伏產業投資26億美元。
整個投資計劃包括2500MW光伏電站、風電場以及風光混合發電廠。Gamesa很可能效仿其對手蘇司蘭的模式,收購土地,與有意向的投資者就可再生能源項目展開合作。歌美颯將負責工程建設、調試、運營和維護。
對于歌美颯來講,印度風電市場并不陌生,這樣的投資模式也不是首次使用,但重點在于這次投資只是針對單獨的一個州區。
安得拉邦也宣布了增加可再生能源電力份額的計劃,將大力支持建設風電、光伏和風光混合項目。安得拉邦電力監管委員會(APERC)發布一項草案,到2022年3月,可再生能源電力占供電的25.25%,不包含水電。同時光伏占比從2017~2018年間的4.75%增長到2021~2022年間的12.75%。

本刊訊 近日伴隨著公司名稱的更改,特斯拉還適時推出了Powerpack 電網能源儲存系統,以供美國南加州愛迪生公司位于Mira Roma的變電所使用。該儲能系統由特斯拉與南加州愛迪生電力公司Mira Roma變電站合作推出,儲能能力達到了80MWh,創造了全球電池儲能系統之最。該套設施共占地1.5英畝,包含了198套特斯拉Powerpack電池系統。根據供電能力來看,這個容量為20MW/80MWh 的電池儲能系統,可支持超過2500個家庭的日常用電,可極大程度上幫助解決供電不足的問題。但對于特斯拉而言,該儲能系統的推出不僅僅在于確保美國南加州愛迪生公司不會再次出現供電不足的情況,更重要的是,更名后的特斯拉,其業務重心也將隨之發生轉移。如今的特斯拉已不單單是進行汽車的生產及銷售,而是已經擴展至發展鋰離子電池和太陽能業務等更廣闊的領域。

本刊訊 2月13日,廣東電網綜合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在廣州正式掛牌成立,新公司增加了綜合能源、 增量配網建設與投資、分布式能源、電動汽車投資與運營、市場化售電、能效服務等六個新興業務經營模塊。
據悉,在國家推動能源領域“四個革命”的背景下,去年廣東電網在綜合能源服務方面開展探索實踐。以珠海金灣東增量配網試點項目、順德西部工業園為切入點,拓展分布式能源、多能聯供、水氣電熱多表集抄等園區綜合能源服務。
此外,為落實國家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的要求,廣東電網已建成投運城市公共充電站、高速公路城際快充站及充電樁,并上線運營基于互聯網+的充電智能服務平臺以及“粵易充”手機APP;積極推動電能替代,建成南網首個港口船舶岸電項目。
據廣東電網負責人表示,新公司成立標志著廣東電網由傳統電網企業向綜合能源服務提供商轉型邁出了重要一步。

本刊訊 1月7日,第十屆新華高峰會在南京召開,作為大會的最大亮點——“2016新華日報年度經濟封面人物”現場揭曉,江蘇上上電纜集團董事長丁山華位列其中。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世界著名經濟學大師讓·梯若爾教授及中國著名經濟學家許小年為丁山華等獲獎者頒發了獎杯。同獲此殊榮的還有揚子江藥業集團董事長徐鏡人、蘇寧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近東等。
據悉,“新華高峰會”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主辦,至今已舉辦了十屆,現已成為江蘇陣容最豪華、級別最高的經濟學家、企業家論壇活動。
丁山華表示:“實業還是要實干,要干市場需要的,人們喜愛的優質產品。這就是企業的生命力、競爭力。這就是供給側的改變,適應市場、引領市場。”可以說,在新常態經濟環境下,丁山華已經成為銳意進取的優秀企業家的代表,是國家政策落地執行的積極推進者。
堅持創新、堅持實業、堅持一輩子專心做好一件事,這是丁山華一直堅持的企業家精神,正是憑借這樣的“一輩子一件事”的實干精神,使得丁山華榮獲“2015十大經濟年度人物”,也正是這種內生的力量,帶領上上實現了從無名小廠到中國唯一一家躋身世界前十的線纜企業、中國質量獎提名獎獲獎企業的跨越。

本刊訊 2016年“630”搶裝潮,還記憶猶新,雖然使得光伏行業產能過剩,但另一方面看,多家企業因搶裝潮,導致業績增長。據Wind統計數據,截至2月6日,在A股光伏發電概念板塊所覆蓋的36家上市公司中,有31家已發布2016年度業績預告。其中,業績預喜的公司占比高達八成。在上述公司中,預計凈利潤變動浮動在100%以上的公司有13家,凈利潤變動幅度50%~100%的公司5家。
搶裝潮對于光伏發電的影響顯而易見。根據國家能源局2月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截至2016年底,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3454萬kW,累計裝機容量7742萬kW。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兩項數據均位列全球第一。其中,光伏電站累計裝機容量67.1GW,分布式累計裝機容量10.32GW。
分析人士指出,2016年光伏發電兩度掀起搶裝潮,使得行業發展超過市場預期;同時,新技術工藝升級使得成本降低,毛利率水平同比大幅提升。

本刊訊 中天科技日前公告稱,近日國家電網公司電子商務平臺網發布了“國家電網公司2016年昌吉-古泉±1100kV特高壓直流工程輸電線路材料(除鐵塔)集中招標活動”、“國家電網公司2017年輸電線路材料第一次集中招標活動”和“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項目 2017 年第一次變電設備(含電纜)招標采購”的中標公告,中天科技及控股子公司共取得7.48億元份額,其中普通導線、節能導線、鋁包鋼絞線、ADSS(全介質自承式光纜)產品中標份額排名第一。
公告稱,昌吉-古泉±1100kV 特高壓直流工程輸電線路是電壓等級最高、容量最大、距離最遠的世界首條±1100kV特高壓輸電直流線路,中天科技發揮“輸配一體化”產業鏈優勢,為該項目提供普通導線、特種導線、OPGW、金具系列產品,并為國網2017年第一次輸變電采購項目提供包括普通導線、特種導線、電力電纜、ADSS、金具、絕緣子等產品,體現了公司為電網重大工程提供產品完整解決方案的能力,進一步奠定了公司在特高壓工程及智能電網領域的領先地位。
國家《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將大容量特高壓直流輸電和智能電網列為“十三五”期間電網領域推廣應用的關鍵技術,并在《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中提出建設特高壓輸電和常規輸電技術的“西電東送”輸電通道,新增規模1.3億kW,達到2.7億kW左右,電網投資將持續帶動輸配電產品需求。
中天科技是電網產品制造龍頭企業,擁有普通導線、特種導線、OPGW、ADSS、金具、絕緣子等輸電線路產品和電力電纜、變壓器及相關配套設備等配電網產品,其中特種導線、OPGW、高壓電纜技術國內領先,可為特高壓輸電和智能電網工程提供輸配電產品完整解決方案。

本刊訊 近日,西安交大電氣學院教授鄭曉泉課題組與美國斯坦福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崔屹、麻省理工學院核工系教授李巨課題組共同合作,通過一種特殊方法,在納米硅負極外表面包覆一層人工的二氧化鈦納米層,合成出高機械強度的硅結構負極,制備出具有高壓實密度的硅負極全電池,實現了較傳統石墨負極2倍的體積比容量和2倍的質量比容量。
目前商業化的鋰離子電池只用于低階電源需求,而硅因其理論比容量是傳統石墨負極的10倍以上,被認為有望成為下一代鋰離子電池大容量負極材料。然而,硅負極在充放電過程中的庫倫效率低這一難題一直未被攻克。
經過實驗測試,該新成果的二氧化鈦外殼的機械強度是無定形碳的5倍,可以使穩定的庫倫效率達到99.9%以上,滿足工業化的應用標準,將有效推動硅主體負極在電池工業中的商業應用。該項成果于近日發表在《能源與環境科學》上。

本刊訊 為落實國家相關產業政策,滿足用戶在新政策下對鍋爐設備的更高要求,哈電集團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召開了高效環保節能鍋爐新技術交流會,邀請全國50余家電力公司、電力設計院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聽取了哈鍋在二次再熱、高效超超臨界、準東煤燃燒、35萬kW超臨界、超(超)臨界CFB、節能環保及火電機組靈活性、鍋爐提效改造等新技術開發和應用方面的情況介紹。
近年來,哈鍋緊跟國家節能減排要求,大力推進高效清潔燃煤技術研究,在行業內率先自主研發了高效超超臨界、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技術,破解準東煤燃燒“密碼”,填補了技術空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此前,哈鍋“66萬kW超超臨界二次再熱鍋爐研制及應用”和“100萬kW等級超超臨界二次再熱塔式鍋爐研制及應用”雙雙通過了國家級成果鑒定。哈鍋也因此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得先機,在全國招標的14個二次再熱項目中,哈鍋拿到了一半訂單,占據了市場半壁江山。
自主研發的高效超超臨界技術領跑行業。其66萬kW高效超超臨界鍋爐在華能長興電廠運營中比常規超超臨界機組效率提高2%,整體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目前,哈鍋已累計簽訂66~100萬kW高效超超臨界機組鍋爐50余臺,雄踞行業第一。同時,哈鍋在褐煤燃燒這一世界性難題的技術攻關上持續取得進展,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褐煤鍋爐研制基地,大容量褐煤鍋爐整體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目前國內投運的160余臺褐煤機組鍋爐,約99%由哈鍋制造。
攻克準東煤燃燒世界性難題。實現了在新疆特變電工2臺35萬kW超臨界鍋爐上燃燒90%以上準東煤且連續安全可靠運行三年以上的重大突破,使得儲量豐富的新疆準東煤資源變廢為寶。在此基礎上,哈鍋自主開發了燃用準東煤66萬kW超(超)臨界鍋爐系列產品,廣受用戶好評。近些年,在新疆準東地區建設的40個104臺5045萬kW鍋爐項目中,哈鍋拿到22個58臺2959萬kW鍋爐項目,市場占有率、機組占有率及裝機容量占有率均在55%以上,行業內獨領風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