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曾說,在人類所有職業中,工藝是一門最古老最正直的手藝。所謂古老,是因為從歷史的開端,人類就在用自己的一雙手,創造無數的奇跡。而所謂正直,是因為匠人所創作的作品,不靠別的,靠匠人手藝,斂眉低首,專心于手中藝術品的制作?;仡櫄v史,中國手工藝資源之豐富不言而喻,工藝技術發達的中國古人創造了輝煌燦爛的古代文明。與此同時,中國傳統手工藝美學思想和理論體系也隨歷史的發展不斷完善,《考工記》《工藝六法》《漆經》《木經》《天工開物》等流傳至今的理論著述從多個方面對傳統的造物法則、美學思想、工藝形制作了詳細系統的述評。繼續古籍的研究,本文從傳統手工藝題材的生活之美、造型的意象之美、技藝的工巧之美以及質地的材料之美四個方面加以述評和探討。
一、題材:生活之美
傳統手工藝術,起源于勞動和生活,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實踐中不斷積累和創作的藝術形式,因而它所反映的題材與人民的生活、生產、風俗習慣有著密切聯系。創作題材往往根據人的審美感受用象征寓意的手法,對自然生活中最富有表現價值的部分進行創作造型。比如古代,人們常常懷揣生活美好、諸事遂心、婚姻美滿、子孫滿堂和財產豐富的愿望,以此為創作源泉,創作出如印有“天官賜?!薄耙环L順”和“車馬平安”木版年畫,刻有“鴛鴦雙喜”的木雕糕點模子、“麒麟送子”的銀鎖項鏈、“麻姑獻壽”的刺繡掛屏、印上的“佛手柑”“桃”“石榴”“葫蘆萬代”等自然物作為多子多孫的比喻和吉祥幸福象征的藍花布等豐富多彩的喜慶和節令用品,有些一直沿襲至今。
此外廣大民眾還利用各種家喻戶曉的傳統題材如“大禹治水”“蘇武牧羊”“昭君出塞”“孔融讓梨”“三娘教子”“牛郎織女”傳頌表彰中華民族所崇尚的明君忠臣、圣賢風度、烈女孝子、忠孝模范、善良品行、道德理想和行為規范?!霸谌粘I钪袆撛烀馈?,是中國傳統手工藝重要的美學價值觀。
二、造形:意象之美
造型指創造出的物體形象,南齊理論家謝赫“六法”之一的“應物象形”,指的即是造型,在形象塑造中注重對描繪對象外形特征和內在精神的把握與刻畫。中國傳統手工造像注重意象,“意象”是一個古老的詞匯,早在《易傳》里就有“觀物取象”“言不盡意,圣人立象以盡意”的說法。意思是當語言無法表達思想時,可用形象來表達。
中國傳統藝術以寫意為主,追求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優美意境,手工藝也不例外。藝人們往往在造型上注重意向,既不是對象的簡單客觀描摹,也不是主觀意念的隨意拼合,而是主、客觀世界的統一,在自然美、生活美和藝術美三方面所取得的高度和諧,凸顯了中國傳統的造物文化觀和審美意境。拿剪紙為例,民間藝人往往對自然形式進行藝術加工,通過形式表象的感官渲染和符號寓意傳達的生動融合,使剪紙在生活中不但具有客觀實用價值,而且寓神情于物象之中,由傳神、寫意構成了生動優美的意境,體現了較高的藝術價值。
三、技藝:工巧之美
從古人的一本《考工記》開始,“知得創物”自古就被認可,創造世間萬物人稱為“工”?!啊?,巧飾也。”巧是工匠一詞的基本內涵。“云想衣裳花想容”,中國古人認為,最美的衣裳,是天上的彩云。傳說只有天上仙女下凡,才能織出云一樣的彩錦。古代的能工巧匠將這種幻化變為現實。如何在織機上織出跟畫本一樣的織物?請最聰明的藝人,依著圖樣,按照一種奇特的原理,把絲的經線和棉的緯線,掛在一個巨大的木繃子上,就叫“挑花結本”。然后,把織機上的絲線與這“花本”相連,這樣就能織出畫本上的織物了。不是一模一樣,是更立體,更華麗,更靈動,更動人心魄。
四、質地:材料之美
“材”,材料、材質,造物的基本物質條件?!犊脊び洝罚骸皩徢鎰?,以飭五材,以辨民器,謂之工?!敝v究的就是取材應時,“理材”“物以致用”因材施藝,材美工巧。中國傳統工藝設計思想重視工藝材料的自然品質,主張運用天然、環保的的材料,備料方式順應大自然,工法多半是手工或半自動化機械式。更重要的是,傳統民藝和工藝的淳樸、謙遜、平和、感性、不去忤逆大自然,呼應中國哲學思想‘敬天:追求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即“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自然天成的境界。人必須服從自然規律,回歸自然之境。中國傳統工藝設計在造型或裝飾上總是尊重材料的規定性,充分表現材料的自身特質。這種卓越的意匠使中國工藝設計造物具有自然天真、恬淡優雅的趣味和情致。
參考文獻:
[1]考工記.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第1版,2003,1.
[2](明)宋應星.天工開物說中國古代工藝大全.??冢耗虾3霭嫔?,2007,10.
[3]中國傳統工藝全集.鄭州:大象出版社,2007,2.
[4]中國工藝美學史.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2007,5.
[5]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6.
作者簡介:
耿建蕾,女,1982年2月,河南滑縣人,焦作師范高等??茖W校教師,碩士研究生學歷,職稱:助教(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