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維兵
摘 要:作為一名新世紀的人民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重大的歷史使命和對未來的歷史責任感。為了不辱使命,為了無愧自己的良心,我只能在教育教學這片熱土上,做到更加勤懇。用自己的心血去拼、去搏“蠟炬成灰淚始干,春蠶到死絲方盡!”對學生就要用心教育,用愛感動!
關鍵詞:舉不勝舉;愛的教育;撐起;一片藍天;讓愛貫穿喚醒;良藥;愛是溝通的橋梁;愛是理解的手段;愛是成功的種子愛是心靈碰撞的火花;用心教育;用愛感動
我步入三尺講臺已有三十多個春秋了,在這風風雨雨的三十載里,我深深的悟出了這樣一個哲理——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正如名人夏丐尊說:“教育之不能沒有感情,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就不能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其實真正的教育就是愛的教育。只有對祖國滿腔熱情的愛,對教育事業忠誠的愛,對學生無私的愛,才能教好書,管好班,育好人。三十多年來,我既教過學前班,也帶過一至六年級,但都擔任班主任工作,也曾擔任過少隊輔導員、教務主任工作。
在工作中我從不歧視差生。而是千方百計了解學生,深入到學生中間,和他們經常聊天、談心,這樣就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很多所謂的后進生在我的教導和幫助下變得聽話,也漸漸變的喜歡學習了,熱愛集體了,關心他人了,我所接管的班級也能夠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
記得我曾擔任四年級班主任,兼語文教學工作。當時這個班是由42個學生組成,這個集體比較復雜,有單親家庭的孩子、留守兒童、抱養的孩子,對于這樣復雜的集體,搞工作就難了,我頭疼、也束手無策。于是,我就慢慢的摸索,瞑思苦想。接班后的一個星期,我終于想出一個辦法,那就是愛的教育,我開始嘗試了。
其中有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他在學校無人不知,誰提到他都會頭疼,他性格古怪、又愛惹事、學習特差,純粹的雙差生。于是,我常找他聊天,剛開始,他用恐懼、敵視、無助的眼神望著我,好像很膽怯,省怕說錯了什么似的,經過幾次談心,我初步摸清了一些情況。原來,在他三歲時父母離異,媽媽拋下了他和四歲的姐姐,和他們分道揚鑣,他就跟著爸爸過著那種缺衣少食的日子;再加上從小就失去了母愛,和同鄰人相比,他的命運太苦了、太悲慘了。當我知道這些情況后,就對癥下藥。于是,在生活上我無微不至的關心他,在家里找了幾件舊衣服和兩個書包給他,他雙手捧著衣服熱淚盈眶,將聲音壓的只有他自己才能聽得見,他說:“姚老師,謝謝您!”我看的出他是發自內心得感謝。我心理即高興又難受,我高興,因為我用愛心喚醒了一個對學習自暴自棄的孩子,用愛心喚醒一個孩子的自尊,用愛心喚醒了一個對生活失去信心的孩子;我難受,孩子缺少母愛、缺少溫暖、缺少一個完整的家。他說話時那種真誠的眼神,讓我銘刻在心,一切就象剛剛發生的。我經常給他買一些學習用品,他每次都很難為情的接受了東西,深情的望著我,我用鼓勵的眼神給他示意,他也就會意了。除此之外,在學習上我想方設法幫助他,抽空給他輔導功課,從最基本的內容著手,一學期結束了,經過我們共同的努力,他終于摘掉了后進生的帽子,進入到前30名,當他拿到成績單時,他那種高興可甭提了,他也嘗到了成功的甜蜜。所以,我認為,只要有愛心,整個世界就會變的更加美麗。
還要做到幫助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班主任要得到學生信任和親近,還要懂得愛護學生的自尊心,善于排除學生心靈中的紛擾。我班有個學生叫李軍,成績比較差,為了摸清情況,我把他的父母請到我的辦公室,和李軍一起談談如何把成績提高,沒想到他的父母在老師交談中一個勁地數落他兒子懶、愛到網吧,不聽父母的話,李軍在一旁聽了非常反感,一直用眼睛瞪著父母。我當時就對這兩位心直口快、脾氣急躁的父母作了解釋,說李軍在班上守紀律,經常為班上做好事,和同學團結精神好,各方面都有進步。李軍見老師這樣實事求是地為他說話、肯定他的進步,心理感到非常溫暖,在往后的時間里克服不去網吧,他的學習很主動,對老師安排同學給他輔導也積級的配合,期末考試各科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語文還考了90分。這件事使我體會到當一個老師在孩子們心目中的印象是慈愛、公平時,何愁學生不信任你、親近你呢?
更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要善于賞識學生。莎士比亞說:“贊賞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每個學生的內心都渴望得到陽光,渴望得到賞識。作為教師的我們,在評價一個學生時,要竭力睜大眼睛尋找學生的閃光點,這樣才會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我所帶的班有這樣一個男孩:他很聰明,但經常惹是生非。一次練習課上,他認真練習的狀態被我捕捉到了。我走到他的身旁,輕輕地對他說:“你很認真,字也寫得很工整。”這句話讓他很震驚,也很感動,從而獲得了一種信心和力量。以后,他偶爾還會惹是生非,但他在慢慢改變:變得愛寫字了,做作業越來越工整了,而且也愛學習了,有時還跟同學共同探討習題。我經常設計一些問題讓他回答,然后進行賞識性的評價:“哎,你有進步了!”“你真棒!”這些話激勵著他,他學習的興趣越來越濃。
像這種愛的教育事例,在我的教育教學中舉不勝舉。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也離不開愛的教育,讓愛為學生撐起一片藍天、讓愛貫穿教育教學始終。愛是喚醒人性的一劑良藥、愛是溝通的橋梁、愛是理解的手段、愛是成功的種子、愛是心靈碰撞的火花。
經常家訪、信訪,與家長進行面對面的交談,向家長匯報學生在校的表現,同時虛心聽取家長的意見。學校與家庭建立密切的聯系,使家庭教育發揮其重要作用,彌補學校的不足。通過家訪、信訪,教師可以直接走進學生的生活,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情況、心理特征、行為習慣和家庭影響,做學生的益友。
我深深地懂得:作為一名新世紀的人民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重大的歷史使命和對未來的歷史責任感。為了不辱使命,為了無愧自己的良心,我只能在教育教學這片熱土上,做到更加勤懇。用自己的心血去拼、去搏“蠟炬成灰淚始干,春蠶到死絲方盡!”對學生就要用心教育,用愛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