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教育得到大力發展。現在學生的文化素質普遍偏低,學生對專業技能的需求比較強,企業對學生技能水平的高低也很重視,家長和社會對中職學生的期望值也不斷在提高。
關鍵詞:教學現狀;數控車實訓教學;做中學 學中做
中職教育得到大力發展。現在學生的文化素質普遍偏低,學生對專業技能的需求比較強,企業對學生技能水平的高低也很重視,家長和社會對中職學生的期望值也不斷在提高。
職業教育應在“做中學、做中教”,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只有在做中學才是真正的學。我們教育工作者要從實踐來提升的自己教學方法,目前數控專業學生的動手能力已達到相對較高水平,但由于教學手法單一、欠缺創新、分攤到每個學生身上的操作時間少、實訓課堂教學效率低等原因,如何在各種因素限制中推動專業課做到做中學,學中做呢?
下面我從中職數控車實訓“做中學,學中做”改革展開論述。
一、數控車實訓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1)學生基礎薄弱。中職數控專業生源主要是面向初中畢業生,他們的知識基礎相對較差、學習的目的性不強,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要學好數控車床的編程與操作,并非易事,也達不到讓學生養成自我學習的目標。
(2)教師教學單一、欠缺創新。近年來數控專業經過幾年的建設和發展,已經有一支相對比較專業的教師隊伍,由于學生剛剛接觸專業知識,對專業理解不夠,教師的傳統、單一的教學是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直接導致實訓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3)在數車實訓的教學中,有的教師只是把學生的上課地點從教室搬到實訓車間,先講一堆的理論,然后老師做示范,學生再模仿,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只是機械的模仿,以后的工作中創新能力將會欠缺。真正的“做中學,學中做”絕不是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的簡單組合,而是將理論教學內容和技能訓練有機的結合,要求教師從學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認知規律出發,突出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要在課堂上動起來,學與做一體,做到理論和實踐相聯系,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中職數車實訓實行“做中學、學中做”改革意義
在中職數車實訓實行“做中學,學中做”的實踐教學改革,其目的在于實現對學生的職業行為感知,職業行為認知和職業能力養成的培養目標。
(1)“做中學、做中教” 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中職數控車實訓中是比較適應中職學生特點的教學模式,也有利于改變實訓教師創新教學方法,“做中學”是當前我校數控車實訓中改革的主流,是以工作項目或典型任務的實踐活動為載體,體現為理論和實踐一體化特點,在做的過程中反思與總結。“學中做”是以學習理論知識為主線,通過理論結合實踐活動來完善的整個教學過程。同時具有與理論體系相適應的實驗、實訓、實習、設計等實踐教學體系。
(2)“做中學、做中教”的教育理念就是一種體驗教育。改變實訓教師的教學方式和角色,也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它強調的是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的主體參與,突出交流溝通、理解與合作。使學生通過親身體驗,讓所有學生的觀察、提問、設想、動手實踐相互交流評價過程的過程中愉快地學習,獲取對自然及其規律的認識和感受,體驗并學習、把握知識,總結學習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如何實施“做中學”、“學中做”
(1)首先要有效地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在數控車實訓中傳統教學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分開進行的,往往是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教師主導作用發揮的淋漓盡致,但學生實質上是沒有主動、積極地投入學習,教師的主導作用應體現為保證學生主體性的充分發揮,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學生的導師和學習伙伴,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策劃者和導演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指導者,不斷引導學生獨立學習、查閱資料、動手實踐、親身體驗,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參與教育活動的全過程,這種教學方式,充分體現出學生的自我教育意識,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內在積極性的轉變。
(2)合理設計實訓項目,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項目設計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每一實訓項目既要考慮可操作性,可控性,也要考慮其安全性,這包括設備的安全和實訓人員的安全。在實訓方案設計時,要考慮該實訓項目對機器的損壞程度和可能發生的人身傷害事故。實訓項目的的設計還要考慮時效性,社會需要的新技術和新工藝在實訓項目中的體現程度,過時的技術將使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時缺乏競爭力。新穎與趣味性的實訓項目過程會使學生在技能的獲取上主動而不乏味并能激發創造潛能。良好的學習氛圍、濃厚的學習興趣也能彌補物資基礎的不足。
(3)明確實訓課教學改革。強調教師職責不僅僅是教會學生知識和技能,在數控車實訓課的一系列“做中學、學中做”的實踐教學改革,以強化職業能力、創新能力和就業能力培養為目標,設計各種場景,推行一體化的情景教學方法,通過采用各種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法和項目任務驅動法,既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有效地將理論知識的傳授與實踐技能的訓練加以有機的結合。
(4)實 現“做中學做中教”的最效途徑是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它更能凸顯職業教育必須“聯系實際”的實踐性本質,更加強調了職業教育必須與企業相結合的社會性特征,更加深刻地反映出職業教育的“做中教、做中學”的基本規律。
總之,“做中學,學中做”既是一種教學方式的改革,更是一種教學思想的創新,在探索前行中必然困難重重,問題叢生,這就需要任課教師有足夠的勇氣和不懈的毅力,加強各個科任之間的交流,有機會的話可以走出校園,尋找其他學校比較有經驗的教師一起交流合作。總之,我們一定要在不斷學習的基礎上,在實施教學過程中,繼續堅持用“做中學,學中做”教學理念,不斷完善教學方法,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實用人才。
參考文獻: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李珍蘭.高職院校機械制造專業技術基礎課教學現狀及對策[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 (6).
作者簡介:
劉家紅(1985~ ),男,漢族,廣東省英德人,本科,英德市職業技術學校數控技術助理講師, 研究方向:數控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