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義,陸亨伯,車 雯,黃辰雨
(寧波大學 體育學院,浙江 寧波 315211)
?
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影響因素研究
徐 義,陸亨伯,車 雯,黃辰雨
(寧波大學 體育學院,浙江 寧波 315211)
論文主要采用專家訪談法、實地考察法、問卷調查法等研究方法,對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組織內外部環境影響因素指標構建及分析,研究認為,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主要受場館組織內外環境的影響,組織外部環境影響因素包括消費者對場館網絡服務的需求和上級主管部門的引導,而組織內部環境影響因素包括體育場館管理目標制定和體育場館相關條件配備。改善場館組織內外環境因素,以提高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管理效率,為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與管理提供參考。
公共體育場館;影響因素;網絡平臺;建設管理
“互聯網+”時代的公共體育場館如何建設網絡服務平臺,成為場館經營管理的重要手段,可以樹立場館品牌形象,提升場館利用率,增加場館經濟收入的同時,充分發揮體育場館的社會效益[1]。然而,目前我國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狀況不容樂觀,據調查,僅有30%的場館建有相關的網絡服務平臺,而大部分場館均沒有運用網站、微博與微信等新興媒體的手段,沒有相應的網絡服務平臺導致消費者與場館之間信息不對稱,供給側與需求側不對接,場館閑置率高,本研究從組織外部與內部環境因素對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影響進行探索,為加快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提供依據。
1.1 專家訪談法
根據研究需要,以公共體育場館市場部門負責人、相關領導、對體育場館有研究的理論專家以及政策決策者為對象,通過實地走訪、電話訪談、網絡訪談等方式,為論文的撰寫提供詳盡的資料與數據。
1.2 實地考察法
對國家體育場、萬事達中心、北京工體、上海東亞體育文化中心、浙江黃龍體育中心等大型公共體育場館進行實地考察。通過與場館運營方訪談交流,了解場館網絡服務平臺的運營管理的現狀。
1.3 問卷調查法
在訪談及查閱大量資料的基礎上,設計《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環境影響因素》問卷,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環境因素進行專家調查,共計發放問卷31份,回收31份,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29份,有效率為93.5%。
2.1 組織外部環境影響因素指標構建及分析
2.1.1 指標構建。對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組織外部環境影響因素進行調查,根據李斯特五點量表,通過調查問卷發放與回收獲得指標數據7項,這為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外部環境因素提取,提供了可定量化的數據,從而為進行因子分析提供了必要基礎[2]。

表1 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組織外部環境影響因素的可靠性分析
利用SPSS17.0對問卷的7個指標,進行可靠性檢驗,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外部環境影響因素的Cronbach's Alpha系數為0.904,這說明每個問題對相應潛變量說明情況很好,也可以說明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外部環境影響因素信度較高。因此,保留其中所有的指標。
通過探索性因子分析發現,在調研的 7 個指標的分析,KMO 值為 0.800,說明樣本在適當性以上,經計算Bartlett’s球值為141.245,自由度為21,其顯著性水平(sig.=0.00)均小于0.05,這兩項指標都說明樣本比較好,適合做因子分析(表2,表3)。

表2 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組織外部環境影響因素KMO和Bartlett的檢驗

表3 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組織外部環境影響因素解釋的總方差
注: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表8同
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組織外部環境影響因素主成份個數,根據主成份因子載荷局站計算相應的特征向量,由圖1可以看出,抽取2個因子作為主成份因子,累計貢獻率為80.453%,效果較好。
采用方差最大法對因子載荷矩陣進行正交旋轉,旋轉后的因子載荷及因子得分如表4所示。

圖1 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組織外部環境影響因素碎石圖

表4 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組織外部環境影響因素旋轉成份矩陣a
注: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法;旋轉法:具有Kaiser標準化的正交旋轉法;a.旋轉在3次迭代后收斂;表9同
表4中成份1在消費者了解場館服務信息的需要、消費者對體育場館信息反饋的需要、消費者預定場館服務產品的需要3個指標上具有較高的載荷量,故將成份1稱為消費者對場館網絡服務的需求;成份2在上級主管部門對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發展規劃、上級主管部門對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規范要求、上級主管部門對網絡服務平臺建設作為場館評優依據三個指標上具有較高的載荷量,故將成份2稱為上級主管部門的影響。而“網絡消費成為社會公眾消費方式之一”這一指標因其在兩個成份中均占有較大載荷量,因此對其與其他指標進行了相關性分析,分析顯示,該指標與其他指標相關性強,即此指標與其他指標并非同級指標,會對其他指標產生影響,故將其剔除。對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組織外部環境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中,共有包括2個二級指標和6個三級指標見表5。

表5 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組織外部環境影響因素指標一覽表
2.1.2 指標分析。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組織外部環境影響因素,是指場館之外能夠對場館是否進行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決策予以影響的因素。作為場館日常行為的參與者,上級主管部門和消費者會對場館管理產生重要的影響。其一,消費者對場館網絡服務的需求,伴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帶來社會公眾日益強烈的體育場館消費需求。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普及,計算機、智能手機、平板移動客戶端等終端設備在消費者的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進而消費者對場館提供網絡服務的需求也不斷上升,具體表現在消費者對場館信息的收集、對場館信息的反饋以及對場館的消費支付方式均呈現網絡化的趨勢。根據統計數據顯示,93.1%的專家認為消費者了解場館服務信息的需要對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影響重要,100%的專家認為消費者預訂場館服務產品的需要對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影響重要,93.1%的專家認為消費者對體育場館信息反饋的需要在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上的影響重要。其二,上級主管部門的引導,就我國公共體育場館而言,大部分管理模式仍屬于事業單位運營管理模式,上級主管部門的引導,仍然對場館網絡服務平臺的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具體表現在上級主管部門將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納入對場館的規劃、上級主管部門對下轄場館網絡服務平臺的規范要求以及上級主管部門將網絡服務平臺建設作為場館運營的評優依據上。統計數據顯示,72.4%的專家認為上級主管部門將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納入對場館的規劃對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影響重要,75.9%的專家認為上級主管部門對下轄場館網絡服務平臺的規范要求對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影響重要,55.2%的專家認為上級主管部門將網絡服務平臺建設作為場館運營的評優依據對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影響重要。
2.2 組織內部環境影響因素指標構建及分析
2.2.1 指標構建。基于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組織外部環境影響因素,采用相同方法,對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內部環境影響因素提取,提供了可定量化的數據,從而為進行因子分析提供了必要基礎。

表6 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內部環境影響因素可靠性統計量
利用SPSS17.0對問卷的7個指標,進行可靠性檢驗,統計結果如表6所示,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內部環境影響因素的Cronbach's Alpha系數為0.890,這說明每個問題對相應潛變量說明情況很好,也可以說明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內部環境影響因素信度較高。因此,保留其中所有的指標。通過探索性因子分析發現,在調研的7個指標的分析,KMO 值為 0.714,說明樣本在適當性以上,經計算Bartlett’s球值為197.810,自由度為21,其顯著性水平(sig.=0.00)均小于0.05,這兩項指標都說明樣本比較好,適合做因子分析(表7,表8)。

表7 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內部環境影響因素KMO和Bartlett的檢驗

圖2 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組織內部環境影響因素碎石圖

表8 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內部環境影響因素解釋的總方差
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組織內部環境影響因素主成份個數,根據主成份因子載荷局站計算相應的特征向量,由圖2可以看出,抽取二個因子作為主成份因子,累計貢獻率為83.718%,效果較好。采用方差最大法對因子載荷矩陣進行正交旋轉,旋轉后的因子載荷及因子得分如表9所示。
表9中成份1在體育場館具有主動經驗的理念、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意識、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定位、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目標等指標上具有較高的載荷量,故將成份1成為體育場館管理目標制定;成份2在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專項資金配備、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使用設備配備等指標上具有較高的載荷量,故將成份2成為公共體育場館相關條件配備。而“體育場館網絡服務部門建立”這一指標,在2個成份中均占有較大的載荷量,因此對其與其他指標進行了相關性分析,分析顯示,該指標與其他指標的相關性均較大,即和其他指標并非同級指標,會對其他指標產生影響,因此將此指標剔除。對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組織內部環境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中,共有包括2個二級指標和6個三級指標見表10。

表9 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內部環境影響因素旋轉成份矩陣a

表10 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組織外部環境影響因素指標一覽表
2.2.2 指標分析。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組織內部環境影響因素,是指場館自身能夠對場館是否進行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決策予以影響的因素。場館網絡服務平臺的建設需要進行一系列的管理行為與資源調配。其一,體育場館管理目標制定,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應納入場館經營管理目標體系中。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主要目的是滿足消費者的網絡服務需求。公共體育場館必須具有主動經營的理念,具有建設網絡服務平臺的意識,根據場館自身定位,打造網絡服務平臺,并在平臺的運營過程中進行持續目標管理。統計數據顯示,86.2%的專家認為體育場館主動經營的理念對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影響重要,82.8%的專家認為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的建設意識對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影響重要,79.3%的專家認為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定位對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影響重要,82.8%的專家認為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目標對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影響重要。其二,體育場館相關條件配備,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需要一系列的相關資源配備。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之初必然需要硬件設施的投入,同時場館應設立專項資金,以維持網絡服務平臺的日常運營。同時由于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在于場館營銷、預定、以及消費者關系管理等方面具有輔助作用,然而卻很難對其影響進行量化,體育場館應正視網絡服務平臺的作用。統計數據顯示,79.3%的專家認為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專項資金配備對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影響重要,82.7%的專家認為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使用設備配備對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影響重要。
3.1 結論
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的建設受其組織內外環境因素影響,其組織外部環境影響因素主要包括消費者對場館網絡服務的需求和上級主管部門的引導,而組織內部環境影響因素主要包括體育場館管理目標制定和體育場館相關條件配備。
3.2 建議
基于研究結論,建議應把公共體育場館網絡平臺建設與管理納入場館經營管理目標體系中。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的主要目的是滿足消費者的網絡服務需求[3]。公共體育場館管理者必須具有主動經營的理念,具有建設網絡服務平臺的意識,根據場館自身定位,打造網絡服務平臺,并在平臺的運營過程中進行持續目標管理。同時,公共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需要一系列的相關資源配備,加強體育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硬件設施的投入,設立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維護的專項資金,以維持網絡服務平臺的日常運營。由于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在營銷、預定以及消費者關系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場館經營者應把網絡服務平臺建設作為市場營銷的重要手段,信息化與網絡化是市場營銷的必然趨勢[4],因此,加強場館網絡服務平臺建設與管理,打造場館供給側與需求側對接的服務平臺,提高場館公共服務的效率。
[1] 黃辰雨,陸亨伯,章昱涵,等.我國公共體育場館微博營銷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4(5):110-113.
[2] 姜武成.長沙市高校體育場館運營績效影響因素因子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4(9):93-96.
[3] 新華網.網絡競技平臺布局實體競技場館 打造多功能上網服務業態[EB/OL].http://business.sohu.com/20151117/n426775030.shtml.
[4] 陸亨伯,莊永達,劉遵嘉.公共體育場館民營制度選擇與效益評價研究[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5.
Study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Service Platform of Public Sports Gyms
XU Yi, LU Heng-bo, CHE Wen,HUANG Chen-yu
(Faculty of Sports Education,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 China)
By means of expert interviews,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and questionnaire, this paper has instituted and analyzed the index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fluence factor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service platform of public sports gyms. It concludes that the internal influence factors, such as making the management objectives and outfitting the correlated condition of sports gym, and external influence factors, such as the consumers’ demand on the network service of sports gyms and the guidance of higher authorit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service platform of public sports gyms. Then it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fluence factors of sports gyms and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network service platform of sports gyms, and provides references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network service platform of public sports gyms.
public sports gyms; influence factors; network service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浙江省社科規劃課題成果(17NDJC123YB)
2017-01-10
徐 義(1990-),男,安徽阜陽人,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體育管理學研究.
陸亨伯
1004-3624(2017)03-0048-05
G80-0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