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法國、德國特約記者 姚蒙 青木
法國大選塵埃落定,馬克龍成為自拿破侖時代以來,法蘭西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資本市場擔心的黑天鵝事件最終沒有發生,馬克龍的經濟政策也頗受關注。據法新社9日報道,馬克龍計劃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德國也希望幫助法國恢復經濟增長,但拒絕共同承擔債務。不過,馬克龍對外資“一手歡迎一手管制”的政策,也給中法貿易增添了不確定因素。
“就業”是重中之重
馬克龍當選后首日,歐元兌美元短暫上升至1:1.10,之后開始回落。恐慌指數VIX收跌7.6%,報9.77,創1993年12月份以來收盤新低,盤中一度跌至9.67,市場對地緣政治的緊張情緒在馬克龍當選法國總統后降溫。法國CAC40指數收跌0.91%,報5382.95點。法國廣播公司稱,股市下跌并不是市場對馬克龍的當選表示失望,而是已經對這個結果有了預期。
法國廣播公司稱,馬克龍競選時介紹了他的經濟政策。由于他認為法國是歐盟各國中至今未有效控制住失業增長的大國,因此其經濟政策的重點就在于推動企業增加就業、拉動經濟增長減少失業。為此,他提出了一個新的經濟增長模式:增加投資、調整稅務杠桿和減少公共開支。
法國媒體稱,馬克龍的經濟政策其實綜合了右翼共和黨與左翼社會黨政府的一系列改革設想,但將會在具體實施中受到許多壓力。《費加羅報》稱,馬克龍計劃打破35小時工作制、讓各企業靈活機動應對競爭等,使左翼勢力認為犧牲了勞工利益,其政策首先會遭到工會力量和左翼勢力的抵制與抗議,而建議增加1萬個警察崗位等治安方面的措施則會受到右翼壓力。
德國“有條件”伸手援助
德國《商報》9日稱,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愿意幫助法國降低失業率,“在可能的情況下,德法總是共同致力于造福兩國人民和歐洲”。馬克龍承諾遵守歐盟穩定公約,按照該公約,法國必須降低財政赤字。默克爾表示德國愿意提供支持,“但德國的支持當然不能取代法國的政策”。她還說,馬克龍將很快訪問德國,商討共同行動。
德國《明鏡》周刊稱,德國政治家批評馬克龍的歐洲計劃。報道稱,馬克龍才當選一天,德國政治和經濟界就開始批評他的歐洲改革計劃。雖然馬克龍會放松勞動法,但主張設立歐元區預算來應對危機,并設立一個歐元區經濟與財政部長職位來負責預算使用,并在歐元區發行共同債券。他還要求歐盟統一社會保障體系,以應對來自低收入國家的廉價勞動力競爭。
德國工商總會主席史懷哲對《萊茵郵報》表示,共同債券不可取,這將削弱德國在歐洲的位置,投資者和儲戶可能會失去對歐元的信心。歐洲議會歐洲人民黨黨團負責人韋伯稱,“馬克龍呼吁歐洲改革,必須保證法國能夠改革。”
中法貿易存在不確定因素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稱,馬克龍的當選對緩解全球貿易緊張局勢來說是件好事。法新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話稱,法國大選結果對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十分有利,并減少了歐元區的不確定性。
2016年中法雙邊貿易額為469.3億美元,法國是中國在歐盟內第四大貿易伙伴和第四大實際投資來源國,中國是法國全球第五大貿易伙伴。馬克龍在大選前表示,中國是法國和歐洲非常重要的盟友,中法之間存在著非常重要的歷史關系以及戰略伙伴關系,但“希望中國能夠在經貿領域遵守世貿組織的各項規則,我在擔任經濟部長的時候就是這么做的”。
法國廣播公司稱,馬克龍對中國的政策很可能集中在中國對歐盟的投資問題。馬克龍歡迎外資來到歐盟,但同時要保護其最關鍵的一些企業以及最關鍵的經濟領域,并曾經幾次提出歐盟應該更多的管制來自海外的資本。路透社稱,馬克龍將推動歐盟提高反傾銷關稅,強化歐盟對外來傾銷式競爭,如中國的鋼鐵,控制外國對歐盟重要企業的收購行動,以便保證歐盟國家核心、戰略企業的安全。▲
環球時報201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