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達
耀耀南京,秦淮之畔。三千年前,王氣始誕。楚王憂之,填金以鎮,是以金陵名天下。始皇俱之,開渠以滅,是以秦淮見人間。
秦末亂,高祖興;延大漢,覆于靈。三國爭雄,孫氏執掌東南,都建業。倏忽三百年,吳晉南四朝。六朝都于此,三吳佳麗成。建業雖未成,日夜舞簫笙。偏安一隅,自以有江水之護,囯敗城破,陳后主跳井自掘;無奈隋勢,只得出束手就縛。再后三百年,白下石城,默默無聞,唯文人墨客前來憑吊懷舊耳。
唐末亂世五代更。北宋傾覆,高宗南遷余杭,戍以金陵。然孰知金陵之王氣,未擋得蒙古之鐵蹄。臨安城毀,帝昺透水,漢人不復治中原。百年戎治太祖出,巧奪金陵應天都。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步步為營,復我中華。韃虜南下,思宗自縊碭山枯樹旁,漢人復據應天以抗滿。不敵,應天破,清兵入,滿城血海。漢人之中原,復為他人所得。
洪李二人,志于覆清,揭竿而起,攻入天京。雖北伐失敗,猶榮于四海。孫文海歸,號以革命,武昌槍聲驚神州。天下云集響應,中華四處烽煙。明國立,都南京,袁雖竊位,國父北伐,是以南京復成都。
當是時也,秦淮畔,烏衣巷,鳳凰臺下水如天。文人醉,美人媚,眾皆美滿似權貴。今朝會,明日陪,絕勝大清末日輝??偫砣?,滿陵綠,兩大學子未曾虛。奈何粉飾再安逸,危難寒意正臨近。一朝槍響驚蘇滬,京華夢碎血黃昏。
一九三七,東洋來侵;男兒似鐵,女兒如鋼??箶巢怀?,退守南京,誓與南京共存亡。東瀛槍炮無情義,斜陽滴血雨花臺。血雨腥風連六周,亡我同胞三十萬!南京之殤震華夏,無恥東夷仍懷笑。東亞男兒怒聲吼,武漢上空顯神威。東洋鬼子遭重擊,自此龜宿不西進。國共聯手征東夷,光復中華八千歷。慨嘆雙方坐不住,內戰烽火民眾苦。赤軍渡水南京倒,蔣公只得臺灣保。百姓自此紅色路,國軍自此不上陸。南京又得獲新生,七十年后又名城。
后人應思前人鑒,方可安身望明天。南京舊墻今猶在,無言獨哀昔朝華。南京承載中國夢,古城承受千年傷。壯哉南京終不倒,南京魂在江南好。已而七十八年過,寫此賦以祭城殤。
作者單位:
河南省安陽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