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乃貴 吳家真
[摘 要] 為解決原有的村級財務管理方式中存在的問題,浙江省慶元縣從2012年開始推行村級財務“雙代理”制度,探索改革村級財務管理體制的新途徑。這種新的村級財務管理模式,也要求相關監督部門做出相應的思考和轉變。本文通過對農村財務“雙代理”制度工作模式和特點的分析,就如何更好發揮相關監督部門的監督管理作用,提出了相關的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 農村財務 “雙代理”制度監督管理
[中圖分類號] F30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3-0006-01
隨著農村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深化,村級財務管理方式一直處于不斷探索和適應進程中,針對村級財務管理不規范、不公開、不民主等現狀,浙江省慶元縣積極探索實施村級財務“雙代理”制度,在全縣各鄉鎮(街道)設立專門的村級財務委托代理機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服務中心,按照村級會計和出納的職能,對村級財務進行全程代理(村只設立報賬員崗位)。
1 農村集體財務“雙代理”制度的運作模式
“雙代理”是指不改變村集體經濟組織獨立核算單位,資金的所有權、使用權、審批權、民主監督權和收益分配權的前提下,經村社員代表大會同意,由村集體經濟組織與鄉鎮(街道)農村“三資”管理服務中心簽訂委托代理協議書,實行村級資金、賬務委托鄉鎮(街道)代理的一種管理新模式。概括起來就是“六個統一”:
1.1 統一財務管理制度
從縣、鄉鎮(街道)到村級三級均統一建立完善了村級財務收支預決算、民主理財、財務公開、重大事項民主決策等財務管理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
1.2 統一審核憑證
各村報賬員按季向鄉鎮(街道)農村“三資”管理服務中心結算報賬,統一由鄉鎮(街道)農村“三資”管理服務中心審核憑證、對賬,不符合有關財務管理制度規定的憑證票據一律退回,由相關責任人補辦手續或不予支付。
1.3 統一代理記賬
經鄉鎮(街道)農村“三資”管理服務中心審核手續完備、開支和交易程序合規、資金使用方向正確的,由代理會計按村會計電算化的要求統一進行記賬,定期編制會計報表。
1.4 統一貨幣管理
采用備用金和報帳制。村報賬員按季向代理出納結報村財務收支情況,并補足規定的備用金;村集體1000元以下(含1000元)的支出經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村經濟合作社社長共同研究簽批;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須經黨支部、村委會、經濟合作社集體研究同意后由“三委”負責人共同簽字,簽明“經集體研究同意”字樣,并作好會議記錄備查;10000元以上經社員(村民)代表會議表決通過,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和村經濟合作社社長在憑證上簽上“經社員(村民)代表會議同意”字樣,并附書面決議。
1.5 統一財務公開
統一財務公開的內容、程序和時間。財務收支公開資料分別提交村經濟合作社社長和村民主理財監督小組組長審核和簽字后方可公開,財務收支明細每月或每季逐筆在村務公開欄內。
1.6 統一建立檔案
按照《會計檔案管理制度》做好村集體會計檔案立卷、歸檔、裝訂成冊、編制檔案目錄、有序存放、一村一柜,分村保管。
2 “雙代理”制度下監督管理工作的難點
村集體財務“雙代理”制度,可以從源頭控制腐敗行為、控制非生產性開支,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但新的制度也給監督管理工作帶來了改變:
2.1 監督管理對象的改變
實行“雙代理”制度,各行政村的出納、會計都有鄉鎮(街道)農村“三資”管理服務中心代理,因此,進行監督管理時既要對行政村的資產進行監督管理,也要對農村“三資”管理服務中心的財務進行監督管理。
2.2 責任歸屬難以劃分
在一些會計核算差錯方面的責任,農村“三資”管理服務中心與行政村之間可能出現相互推諉的現象,使得資料提供、具體事項問詢、責任的認定與歸屬的難度加大,使得有些經濟事項分離脫節,監督管理工作變得復雜化,最終增加了監督管理的難度。
2.3 新制度下的違紀現象
實行“雙代理”制度后,由于各行政村對資金支配權不變,財務支出的審批權仍控制在各行政村,代理出納、會計人員無法對各行政村的收支原始憑證反映的全部經濟事項的真實性進行監督,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會計信息的失真。
3 新模式下開展監督管理工作的對策與建議
針對實行“雙代理”制度后,監督管理工作出現的新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決:
3.1 實行民主監督
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有關農村“三資”管理的重大事項,應當嚴格按照“事前聽證、投票決策、鄉鎮(街道)審核、全程監督、上墻公布”的程序實施。監事會應當對農村“三資”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全程監督,按月(季)逐筆逐項公開財務收支,接受全體村民監督。
3.2 實行會計監督
鄉鎮(街道)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服務中心要嚴格把好憑證審核關和資金使用關,建立財務分析報告制度,及時發現問題,抓好整改落實。
3.3 實行審計監督
按照《浙江省農村集體經濟審計辦法》和《農業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審計規定》要求,扎實推進村級財務“三年一輪審”工作,重點圍繞村級財務收支、工程建設項目、資金資產資源管理和村干部經濟責任、信訪等問題開展審計,加大審計監督力度,提高審計監督的透明度和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
3.4 實行聯合督查
實行每年不少于兩次的農村“三資”管理聯合督查制度,把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抽查結合起來,做到有檢查、有反饋、有整改、有報告、有回訪,確保制度執行和落實到位。
參考文獻
[1] 李永鵬。論農村村級會計集中核算下的財務審計[J]
[2] 石泓。完善農村村級會計委托代理制度[J].商業研究,2006(20)。
[3] 蘇永玲。淺談農村財務的審計監督體系[J].農業經濟,20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