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翠
在素質教育模式的深入貫徹下,農村初中教學模式正在向素質型、實踐型教學模式轉變,當前初中化學教學階段,教師的教學任務就是將化學課堂教學效率最大化,并有效減輕學生們的化學學習負擔。但是,就農村初中化學教學而言,學生們所享有的學科資源較少,其學習實踐空間受到較大限制。因此,作為初中化學教師,要積極探究農村初中化學教學現狀,探討當堂訓練教學模式與農村初中化學課堂之間的關聯性,由此有效提升化學教學效率,快速提升學生們的化學學科綜合素質。
化學是一門和大自然非常接近的科學,充滿了趣味性,因此從本質上看化學這門學科應該是很受學生歡迎的,但是在真實的教學過程中并不是這樣。因為教學方式的單調,導致了化學教學過程中的枯燥和無趣,學生很難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激發自身對于化學學習的興趣,慢慢的就跟不上教學的節奏,這樣的教學往往是失敗的。因此教師在導入的部分就需要重視抓住學生的眼球,讓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化學知識點上,這樣教師才能夠在接下來的教學中變得更加游刃有余,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能得到大大的提升。
1 化學教學中的問題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都會有短暫的熱情,在剛接觸化學知識點時,會因為新鮮感使得自己注意力短時間的集中在化學的學習上,但是在自己的熱情消退之后會慢慢地喪失對于化學學習的興趣,教師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也沒有重視學生的這個特征,對于自己的教學方式并沒有進行及時地調整和改變,沒有尋找到適合大部分學生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是失敗的教學。因此,教師需要重視教學過程中的每個環節,特別是導入部分,這對學生接下來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影響。另外一個學生喪失對于化學學習興趣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在接觸了一段時間的化學之后,會了解有些化學試劑有一定的危險性,自己的內心會自然而然的產生一種恐懼感,這對學生接下來的學習也是極為不利的。從教師的層面來看,教師很多時候會抱怨學生不聽話,并且隨著教學難度的不斷增加,學生也很難跟上教學的步伐,這樣教師的教學熱情也會大大降低。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雙重問題導致了化學教學的困難重重,這些都是需要進行重視并且解決的。
2 當堂訓練教學策略安排
2.1 多媒體輔助教學目標展示
在農村初中化學教學環境中,多媒體教育資源較少,但是教師務必要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加大多媒體教學設備的運用程度,突出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教學優越性,讓學生們能夠在課堂初始階段便明確自身在課堂時間范圍內的學習目標。教學PPT、課間和幻燈片等等是教學多媒體的重要輔助工具,它既能夠改進傳統農村初中教學環境中板書的教學效率,又能夠給予學生們一定的教學優化體驗,使得當堂訓練教學目的性更加突出,方向性更加明顯。
比如,在《酸堿中和反應》的教學過程中,我首先在課堂上運用度媒體教學課件來給學生們展示這一章節的知識體系圖,運用紅色字體將本節課堂中的難點和重點突出顯示出來,讓學生們能夠引起重視。繼而,在當堂訓練模式中,通過這一環節,我可以充分鍛煉學生們的主動學習探究能力,讓其自主預習掌握教材內容分布,為之后的當堂檢測訓練階段作出良好鋪墊。
2.2 引導學生自學探究,教師適當指導
當堂訓練教學模式要想在農村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發揮較好的教學作用,教師必須在課堂45分鐘的前期環節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從而讓學生們能夠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這是新時期初中生應當具備的基礎學習素養,這也是教師進一步提升農村初中學生學習能力的關鍵。那么,教師如何在農村初中教學環境中引導學生自學探究呢?如何正確指導學生,給予學生一定的實踐學習空間呢?我就自身在農村初中化學教學情境中的具體案例談談具體策略與方法。
例如,在酸堿性測試的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們自學課本內容,將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所發現的疑點與問題列舉出來,并指引其在學習過程中探究問題,發散自身思維。在學生們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我充分發揮當堂訓練“教學引導者”的角色,指導學生們解決問題,并以方法教學為主,而不是知識點的灌輸。由此,當堂訓練能夠更加突出重點性,也能夠逐步培養學生們的層次學習思維。
2.3 當堂訓練之檢測反饋策略
當堂訓練最重要的教學功能就是檢測學生們在化學課堂上的學習成果,反饋學生們在化學學習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以及教師自身在部署安排上所出現的缺陷等等。在當堂訓練環節中,教師要讓學生們能夠明確檢測反饋的具體要求,在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結合教材的課后習題和教材外的補充習題,充分拓寬農村初中學生們的化學學習資源,讓學生們能夠在當堂訓練大數據下充分解決自身的問題。
作者單位:
貴州省甕安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