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微微


在形式和內容上下足功夫,不斷創新改革,改變過去黨課刻板說教的模式,讓全體黨員干部樂于聽、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
在一部分黨員干部的記憶中,似乎還能片段式地回憶起那些曾經聽過的黨課,似乎都是這樣一種情形:場地嚴肅而固定,話題不接地氣,“灌輸式”“填鴨式”的授課方式……
然而,這樣的情況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上有了改變:樂山、成都錦江區、宜賓高縣等地在黨課的形式和內容上下足功夫,不斷創新改革,改變了過去黨課刻板說教的模式,讓黨員干部們樂于聽、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
高縣:“三百行動”讓黨課宣講見實效
“我是老百姓,大道理聽不懂,但李書記的講話我聽得懂,她講我們村的發展,要求黨員要怎么做,群眾要怎么做,這是為我們太平村好。”
這是一次黨課后,一位群眾的心聲。5月16日,高縣來復鎮太平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李亞林在村二組張廷群的院壩里,開了一次黨課宣講會。這是自“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李亞林第三次作黨課宣講。這次宣講,他結合太平村的實際,對當地黨員提了要求。課后,李亞林聽取了大家對太平村黨員干部教育管理、脫貧致富工作等方面的想法,黨員干部和群眾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討論中。
上述是高縣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關鍵少數”講黨課的一個小片段。注重宣講活動內容形式上的創新,是高縣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工作中的亮點。
確定108名優秀黨課宣講員組建宣講團。整理出《脫貧攻堅,農村黨員如何辦?》《黨員躬身問疾,爭做人民健康衛士》等62個黨課課題,供各級黨組織和全縣黨課宣講人員參考。
面向全縣所有黨員征集,評選100篇優秀黨課講稿,制定黨課定期學習交流制度,縣委每月開展一次黨課互動交流會,由各級各部門選派宣講代表參加;分團每月開展一次黨課“曬稿”活動,由黨課宣講人員“曬”出自己的講稿,其他參會人員逐一點評;并邀請省市專家教授來縣作專題宣講。
明確“百名督導員”督促黨課落到實處。縣委成立黨課督導組,在鄉鎮和縣級部門102個科級單位分別明確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為黨課督導員,負責本部門本區域的黨課指導和督查工作,做到黨支部全覆蓋。
樂山:多樣形式為黨員補精神之“鈣”
近段時間,樂山市井研縣的中學里又新辦了一個“學校”,這個“學校”吸納了一大批教職工和高中、中職學生來參與學習。這就是井研縣創辦的“業余黨校”。
這個黨校的功能主要是吸納非黨員教職工和高中、職中學生參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學校組織了黨員教職工以“我的入黨歷程…‘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助推教學水平再上新臺階”等為主題的黨課20余堂,以此讓非黨員教職工和學生接受黨性洗禮,增強參與學習教育的積極性,自覺向黨組織靠攏。
這是井研縣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的一個創新之舉。放眼整個樂山,黨員干部講黨課形式多樣、精彩不斷,為廣大黨員和群眾補上了精神之“鈣”:
黨課進脫貧攻堅一線。全市各級黨員領導干部深入貧困地區,為鄉村黨員干部講黨課,激發決勝脫貧攻堅的斗志。帶領廣大群眾合理謀劃產業發展,不斷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改善村容村貌,確保與全省全市同步小康。
黨課進紅色教育陣地。基層黨支部組織黨員到烈士紀念園、烈士紀念碑參觀學習,現場開展黨課教育,弘揚先烈精神。
黨課進執法服務前沿。組織對直接面向群眾的執法服務黨員開展黨課教育,強化執法必依法的意識,提升服務群眾水平。
黨課進重點民生項目。以專題黨課形式,圍繞重點民生項目開展交流研討,探索推進改革發展的新措施。與會人員紛紛表示要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融入醫改實際工作中,努力提升全市群眾健康水平。
錦江區:“四類課堂”給力“書記講黨課”
“請問在座讀過《共產黨宣言》的有多少?讀過《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的有多少?讀過《中國共產黨章程》的有多少?知道黨的理想信念是什么的有多少?”這是今年3月9日成都市錦江區區委書記周思源主講的黨課的開場白。沒有簡單的說教,一堂黨課在一段互動對話中拉開序幕,現場的氣氛隨之活躍起來。接下來,他又以電視劇《新亮劍》為例,開始了題為《堅定理想信念建設精品城區推動科學發展》的生動演講。
自“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這樣精彩的黨課在錦江區不在少數,除了內容上的深刻,形式上也是新穎生動。著力構建的“四類課堂”,切實增強了黨課的感染力、說服力和吸引力,實現了黨課全覆蓋。那么“四類課堂”具體是什么樣子?
“室內課堂”凸顯“實”。堅持把街道社區、機關部門作為各級黨組織書記講黨課的主要陣地,抓領導干部率先垂范,抓各級黨組織全力推動,抓黨員干部全員參與,形成三級聯動工作格局。
“開放課堂”突出“廣”。針對“兩新”黨員居住分散、流動性大等問題,在春熙商圈黨群服務中心、時代8號“白領逸家”、E78青年空間等黨群服務站,構建開放式黨課課堂。
“網絡課堂”體現“快”。充分利用網絡媒體廣泛、便利的優勢,全區建立1408個黨支部微信群,并定期通過“茶觀錦江”、錦江公眾微信號等“微”載體,向黨員群眾發布優秀黨課提綱、學習教育動態、黨建宣傳視頻等學習資料,在線征求黨員群眾“粉絲”意見。
“智慧課堂”注重“捷”。針對社區老黨員不會用智能手機、不習慣上網的實際,錦江區與四川廣電合作開發出“愛家”社區電視智能信息平臺,讓社區黨員群眾通過有線電視,足不出戶就可以收看黨課視頻、了解學習教育動態等,極大方便了廣大社區中老年黨員參與學習教育、開展組織生活,深受大伙兒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