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玉琴
[中圖分類號] F32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3-0036-01
1 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與土地流轉的相互推動作用分析
1.1 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對土地流轉的推動作用
1.1.1 增加參與土地流轉農戶的收入,促進農戶參與土地流轉的積極性。在發展現代農業的今天,一家一戶的傳統土地耕作模式已經束縛了農業的發展,存在較多弊端:生產規模小,效率低,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積極性低。推行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之后,農戶將土地參與流轉,一方面改變了土地經營的傳統方式,實現了由分散經營,逐步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的轉變,促進了農民土地的有效集中和專業化生產,提高土地的產出率和收益率。另一方面在組織的帶動下,土地集約經營有了競爭力,能夠按照市場需求組織生產,減少了生產的盲目性和市場風險,增強了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
1.1.2 優化資本組合,提高了土地流轉的績效。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作為土地流轉的平臺,在整合生產要素,組織生產經營的過程中。把零星的土地從農戶手中集中連片,按效率原則重新配置土地,進行適度規模經營。這不僅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促進了農業生產新技術和新型農具的推廣應用,極大地提高了土地生產率,而且解決了土地細碎化、土地利用率低和土地閑置問題,改變了以往農戶分散經營的缺陷,使土地、資金、技術、勞動力等農業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優化組合,使農業生產逐步走上“專業化分工、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發展道路,實現土地資源的充分利用,提高土地流轉的高效率性、高收益性,為更多的土地參與流轉提供了保證。
1.1.3 加強了農戶參與土地流轉的自主性。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方式優于一般性的公司化或私人承包方式:即農民自身在其合作經濟組織之中,可以按照合作制原則“民辦、民管、民享、民受益”,同樣也可以在自己的承包地上打工,增加收入,所不同的是,土地實行了規模化經營,種什么、怎么種、產品如何加工、銷售是專業合作組織做主,解決了農民的后顧之憂。農民作為土地使用權主體,在處理經營權時,有更強的自主性,在主要考慮安全性和獲益最大化的同時,往往會選擇以土地為資本與專業合作組織合作,或以土地人股開展股份合作經營,或以其他更有利于自身的方式參與土地流轉。
1.2 土地流轉對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推動作用
1.2.1 土地流轉增強了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可持續發展的后勁。土地流轉會使集中土地經營權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自籌資金,自帶技術、信息、人才投資土地綜合開發,修道路、興水利、建科研基地、生產基地和加工基地,保護生態環境,合理有效利用土地。這不僅堅實了組織自身發展的基礎設施,而且增強了組織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1.2.2 土地流轉為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產生提供了土地保障。土地經營權的靈活流轉,通過租賃、人股、轉包等多種形式將土地集中起來進行適度的規模經營,盤活了土地存量,使土地逐步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等經濟實體集中,為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規模經營及產業化經營提供了土地保障。
1.2.3 土地流轉為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通過土地流轉,農民轉出自己承包的土地,從傳統農業中轉移出來,改變原先“亦工亦農、亦商亦農”的兼業化狀態,從土地束縛中解放出來,安心地從事其他第二、三產業及外出務工。這就為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提供了必備的人力資本。
2 實現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與土地流轉有機結合的對策
2.1 加強宣傳,搞好培訓。加大宣傳培訓,普及專業知識,加大對農民的培訓力度。目前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在不少地方還是空白,覆蓋面小,這與合作組織知識不夠普及有很大關系。土地流轉的實施在經濟欠發達地區仍然相當滯后。而二者的有機結合只在一小部分地區取得了進步。因此,要宣傳普及合作思想、合作原則及合作組織與土地流轉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增強農民的合作意識、土地流轉意識。要加強對相關干部、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和農民經紀人進行培訓,努力培養一支懂專業合作組織知識、懂土地流轉知識的高素質農民隊伍和管理隊伍,促進二者快速健康發展。
2.2 建立健全土地流轉市場。首先,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流轉市場,從事土地的交易業務,為農民和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供雙向服務,減少交易成本;出臺土地經營權轉讓的作價體系。形成市場化的土地價格形成機制,以便農民以土地為作為資本,進行二次創業。其次,政府部門對土地流轉市場進行規范和管理,建立相應的管理、監督、約束機制,使土地資源依法規范流通。同時,還要積極引導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立規范的管理制度體系實現二者的相互推動、協調發展。
2.3 因地制宜,發展形式多樣的結合方式。由于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程度存在差異,農民對土地的依賴程度、勞動力素質以及土地條件和土地用途也各不不同,土地流轉的形式也不可能一致,所以,在探索專業合作組織與土地流轉有機結合的過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選擇專業合作組織與土地流轉協調發展的有效結合形式,以促進農村土地合理流轉。專業合作組織的進一步發展。
創新結合模式,實現“專業合作組織+中介組織+農戶”的運營模式。建立和完善中介服務組織,在農村土地的供給主體(農戶)和需求主體(專業合作組織)之間搭建溝通橋梁,一方面,負責農村土地承包、承包合同及土地流轉的管理和中介工作;另一方面,為專業合作組織建設提供相關信息咨詢,為農戶提供土地流轉服務包括指導土地流轉規劃、收集發布土地供求信息、項目推介、流轉程序、指導和協助辦理土地流轉手續、檔案保存以及調解處理各方關系,搞好各項服務工作。
2.4 大力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首先,加強組織保障,發揮政府作用,盡快制定落實配套扶持政策,明確政府相關部門推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職責義務、具體途徑和實施方式,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創造實實在在的有利政策。其次,加強示范引導,強化規范管理,抓好典型,堅持示范引路,以點帶面逐步促進發展。再次,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內部制定出符合合作組織原則的章程,完善民主管理機制、監督約束機制及風險保障機制等。健全利益分配機制,使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與廣大農民結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既保障成員利益,調動其參與土地流轉的積極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