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赟
摘 要:突發公共事件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影子,無論未來社會怎樣發展,突發公共事件這個伴隨社會發展的影子不可能徹底離開,所不同的只是除了傳統的威脅依然存在以外,又增加了因工業化、全球化以及經濟高速發展所引發的新的突發事件。
關鍵詞:辦公室;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機制
一、突發公共事件的定義
國內外學者對突發事件的定義也不盡相同。按照中國行政管理學會課題組給下的定義:突發事件,通常又稱為緊急事件,一般是指突然發生并危及公共生命財產安全、社會秩序和公共安全,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加以面對的重大事件。在概念使用上,除了“突發(公共)事件”外,在學術界和實踐部門使用的主要還有“(公共)危機”、“緊急狀態”、“災害事件”等。突發事件側重于強調事件的不可預測性,強調處置事件的緊迫性和時間性,同時也間接強調,如不及時應對和處置,就可能使突發事件的危害性和破壞性增大,造成更大的損失。
二、建立辦公室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機制的建議
(一)宣傳教育
讓廣大干部群眾了解應急管理知識,樹立應急管理理念,增強應急管理意識,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以利于有效應對突發公共事件和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開展應急管理宣傳,普及應急知識幫助廣大干部群眾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是應急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更是做好應急管理工作的基礎。
辦公室應充分利用多種途徑廣泛宣傳應急管理工作的重大意義,宣傳應急預案的主要內容及應急救援知識;宣傳和普及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知識,增強公眾的應急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加強全社會的安全意識,加強緊急狀態下組織狀態的教育等,確保在緊急狀態下有組織地應對。提高公眾應對各種突發公共事件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二)搜集信息
信息搜集是信息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危機信息的管理是現代政府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突發公共事件的信息管理是政府公共危機管理的生命之源。管理信息系統理論認為,管理工作的成敗,取決于能否做出有效的決策,而決策的正確程度則取決于信息的質和量。而在公共危機管理的各個環節中,無論是公共危機的預防、準備,還是公共危機的回應和危機后的重建,必須建立在準確、全面、適時的信息基礎之上,因此信息收集是公共危機管理的關鍵。
及時搜集、傳遞公共危機信息,不僅可以有效地避免公共危機的爆發,而且可以有效地緩解危機造成的嚴重后果。公共危機管理應該重在危機預警,對于一些帶規律性的緊急情況,則要提前準備,多加關注,及時組織報送。一切與公共危機有關的信息,都應準確及時毫無遺漏地搜集。為此,辦公室要建立相應的制度,安排專人或設立專門的機構從事公共危機原始信息的搜集工作。并明確上下級之間縱向的信息通道,同時也要明確同級之間橫向的信息通道。提高信息的利用率,重視用科學的分析方法,本著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原則,從大量現象和數據中找出規律,提高公共突發事件信息搜集水平,使信息充分發揮作用。
(三)制定預案
首先,縮短了危機決策時間,決策者在危機狀態下,不需要從頭思考如何處理危機,而只要通過對危機特征的識別,直接選擇可行方案,把危機狀態下的方案設計時間縮為零,把方案設計前移到危機事發前進行;其次,增強了危機決策的科學性,預案是危機事發以前預先制定的,人們有充足的時間對預案內容進行優化、調整,預案中包含了人們過去成功應對危機時采用的知識和經驗,體現了知識與經驗、邏輯與歷史的統一;再次,減小了危機決策者的心理壓力。決策者在危機狀態下通常處于高壓狀態,有預案為支撐可以大大減少決策者的心理壓力,避免了由于決策者心理壓力過大而造成的決策失誤。但事先制定預案的缺點主要是預案是有限的,而可能發生的危機是無限的,當新類型的危機出現后,決策者可能受基于預案慣性思維的影響而過度依賴于預案,反而出現南轅北轍的情況,忽視了對具體問題的具體分析。因此,辦公室在組織制定預案時一定要采取措施提高預案的科學性。
(四)重在預防
突發事件的處置重在預防。辦公室要在平時完善各種預案、應急機制的制定與建設的基礎上,督促相關部門加強應急演練,增加業務人員在實踐中學習、培訓的機會,提高應急工作的各類能力。此外,對突發公共事件風險隱患進行普查和監控也尤為重要。《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指出要開展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風險隱患的普查和監控,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組織力量認真開展風險隱患普查工作,全面掌握本行政區域、本行業和領域各類風險隱患情況,建立分級、分類管理制度,落實綜合防范和處置措施,實行動態管理和監控,加強地區、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對可能引發突發公共事件的風險隱患,要組織力量限期治理,特別是對位于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區的高危企業,不符合安全布局要求、達不到安全防護距離的,要依法采取停產、停業、搬遷等措施,盡快消除隱患,要求加強對影響社會穩定因素的排查調處,認真做好預警報告和快速處置工作。
幾乎所有危機的發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先兆,辦公室要督促相關部門加強對各重點部位安全管理的監督檢查,當捕捉到這些具有征兆性的信號后,可以進行必要的防范,從而減小公共危機所產生的危害甚至避兔公共危機的發生。
總之,面對各種錯綜復雜、難以避免的突發公共事件,辦公室必須制定出最有效的應急機制,以最快的速度、盡最大的努力化解各種危機。
參考文獻:
[1]劉煒霞.完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機制的對策研究[J].學理論,
2012,05:25-26.
[2]房文雙. 關于建立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的思考[J].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2: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