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魁
摘 要: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經濟之所以能夠持續、快速增長,其動因除主要來自于經濟體制改革所釋放的內部要素外,對外開放引進的外部競爭要素亦功不可沒。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化,我國的經濟環境也發生了重大的改變。文章主要對生產型外貿企業國家化經營進行了研究,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生產型;外貿企業;國家化經營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經濟在世界舞臺的比重越來越大。在全球化、一體化社會發展的影響下,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了向外發展的重要性。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僅應充分利用國內資源,而且還應當走出國門,到海外去調配一切可以利用的生產要素來促進本國經濟迅猛發展,海外投資與跨國經營的觀念逐步得到確立。政府在這一時期也從管理機構和制度建設入手,通過出臺各項政策法規引導和規范企業在海外的直接投資活動。
一、生產型外貿企業國際化經營的戰略童義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們要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并努力掌握主動權。必須不失時機地實施“走出去”的戰略,把“引進來”和“走出去”緊密結合起來,更好地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20余年的以“引進來”為主的改革開放,使我國經濟逐漸與世界經濟接軌,我國有效地利用了大量的國際資金,彌補了工業化過程中資金的巨大缺口,并有效地吸收和利用了世界先進技術,從而加快了后發的工業化進程。同時,我國還有效地利用了國際市場,拉動了本國經濟的增長。“引進來”戰略的成功,為“走出去”創造了條件。一方面,我國生產型外貿企業在長期的對外開放中增長了競爭力,經得起大風大浪;另一方面,我國生產型外貿企業要進一步發展,就必須目光向外,在世界市場上努力開拓更加廣闊的天地。
二、我國生產型外貿企業面臨的問題
在嚴酷的國內國際環境中,外貿企業的發展還是取決于企業本身的素質和機能。目前我國外貿企業自身所存在的問題是:
(一)產業集中度有所提高,但企業規模偏小
近20年來,我國大企業有了長足的發展但與國際_L大企業相比,我國的企業規模仍然較小,“大企業不大”,規模經濟利用水平低。目前我國500家最大工業企業銷售額總和,不及美國通用汽車公司一家企業的銷售水平;我國銷售額最大的企業的銷售業績僅僅相當于國際跨國公司的零頭。顯然,代表我國產業實力的大企業、大集團在實力上是無法與國際公司相比的。
(二)企業規模結構不合理,專業化分工與協作水干低
企業規模結構反映了大、中、小企業之間構成的比例關系和生產聯系,體現出大、中、小型企業各自的生產能力在總生產能力中所占比重的大小,以及大、中、小企業之間的分工協作關系。我國國有外貿企業的規模結構存在著三方面的不足:大企業產值、增加值比重低,與要素占有份額呈非對稱狀態;沒有按部門、行業的生產技術特點確定企業規模結構,資源配置效率低下;分工與協作水平低。
(三)外貿企業的地區分布力量明顯不平衡
從外貿企業500強的地區結構看,沿海地區企業有390家,中西部地區企業38家,中央企業有72家。這72家中央企業,進出口額占500強的36%,形成我國外貿發展的中流砒柱。而地方外貿企業的上升勢頭很猛,如上海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名列外貿500強的第五名,并躍升為全國最大的出口企業。
(四)企業產權不清
自經濟體制改革以來,國家采取了擴權讓利、承包經營、資產經營等一系列措施,但仍然存在國有資產無人負責的問題。因而各方面想方設法來挖國有資產,造成國有資產嚴重流失。由于國有外貿企業是在產權不清的基礎上,實行承包經營,因而形成了新的產權不清的問題。
三、我國生產型外貿企業國際市場的進入策略及發展戰略
(一)戰略聯盟:競爭與合作
直到目前為止,關于戰略聯盟國際商務界和研究專家并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跨國戰略聯盟的成功者信守以下四項原則:合作就是競爭,明智的公司進入聯盟時既要清醒的戰略目標,又要考慮伙伴的目標;任何一方不可能在任何時候取勝,沖突將是導向聯盟的最好契機;合作是有限度的,公司要意識到這是競爭的妥協,要仔細監督對方的行為;向對方學習是十分重要的,最佳的公司都把合作視為向對方伙伴學習的機會,運用聯盟學到那些合同上沒有的東西。
(二)全球化與當地化
全球化和當地化成為當今國際競爭的趨勢,因為全球經濟已經形成,企業過去生活于國內經濟中,現在則處于全球經濟中。所以,如果要進入和占領市場,就必須有全球的市場戰略。例如不放棄低份額的市場,因為從長遠看潛力巨大;將公司在市場份額較高的國家的所得果斷地投向有發展潛力的低份額市場;把在成本最低的地點生產的產品投入需求量最大的市場;當地的需求就是公司的利益,適應需求的變化才能穩定在所在國的市場。為了實現全球化和當地化,跨國經營還應當特別注意環境保護、質量控制和靈活分銷。
(三)靈活分銷
全球市場結構由不同國家和地區市場組成,按不同的標準可以把這些不同的市場分類成若干組別,在一國或一地區內又可作同樣的分類。由于全球生產分銷十分靈活,有的需要到當地直接銷售,而有的則并不需要到當地銷售,這樣的話就需要選擇良好的當地代理做生意,因為代理熟悉了解市場,可以做到靈活地分銷其產品。
四、結語
生產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產業集中度有所提高,但企業規模偏小,企業規模結構不合理,專業化分工與協作水平低,外貿企業的地區分布力量明顯不平衡等等,導致其經營存在一些問題。因此,生產型外貿企業應戰略聯盟:競爭與合作,制定全球化的發展戰略,保證企業的長期發展。
參考文獻:
[1]羅杰.我國中小型外貿企業國際化經營影響因素的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