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家順
[摘 要] 積極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發展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是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和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 羅甸縣 土地經營流轉
[中圖分類號] F30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3-0039-01
1 羅甸縣的農業縣情和特點
羅甸縣位于貴州南部邊陲的紅水河畔,北連惠水、長順縣,西鄰紫云、望謨縣,東北與平塘縣接壤,南以紅水河為界,與廣西天峨、樂業兩縣隔河相望。地勢北高南低,海拔242—1404米。全縣總面積3009.6平方公里。羅甸,是一塊充滿生機的熱土,這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資源豐富。其氣候特征是:春早、夏長、秋遲、冬短,年均氣溫19.6℃,無霜期335天,屬典型的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素有貴州“西雙版納”和“天然溫室”之稱。
2 各項惠農政策落實為土地流轉和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創造了有利條件
2.1 近幾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連續聚焦“三農”問題。糧食生產更是置于全年工作之首,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農資綜合直補“四大補貼”不斷增加,逐漸形成了體系并在農村得到服具體的落實。
2.2 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生產條件改善為農村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奠定了基礎。隨著農業財政投入的遞增和新農村建設項目的實施,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改善,土地整治項目的實施等,方便了合作社和大戶生產布局、稻田排灌、病蟲統防統治和機械化作業。
3 我縣推進農村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的現狀
3.1 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的現狀
近年來,我縣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切實加強土地流轉指導服務,積極探索土地流轉的多種有效形式,通過推進土地流轉,促使土地經營權向專業合作社、種植專業大戶等集中,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生產經營。全縣耕地面積58.13萬畝,據調查,至20114年10月底,全縣土地流轉面積7.0052萬畝,占全縣農村家庭承包經營面12.05%;10-20(含20畝)畝規模經營面積達0.11萬畝,占流轉面積的1.57%;經營20-30畝的(含30畝)規模經營面積達0.013萬畝,占流轉面積的0.147%;30-40畝(含40畝)規模經營面積達0.011萬畝,占流轉面積的0.186%;30畝以下(含30畝)規模經營面積達0.0885萬畝,占流轉面積的1.26%;單個企業經營耕地面積500畝以上的(不含500畝)有一個,規模經營面積達0.43萬畝,占流轉面積的6.138%。
3.2 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呈現出以下特點
3.2.1 流轉形式多樣化,出租面積明顯增加。按流轉形式劃分,主要有轉包、出租、互換、轉讓等。據調查,截至2014年10月,轉包面積3658畝,占流轉面積的5.22%;出租面積49363畝,占流轉面積的70.47%;互換面積達6080畝,占流轉面積的8.67%;轉讓面積3590畝,占流轉面積的5.124%;其他形式流轉面積達1082畝,占流轉面積的1.545%。與2013年年底數據相比,出租的面積明顯增加。從實踐來看,農戶將土地通過出租、轉包的形式流轉給農業企業、合作社或大戶等,把土地與勞動力、資金、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有效重組后,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生產率,土地規模經營的效益得到了顯著發揮,相應的這些流轉農戶的流轉收益也往往高于農戶間的轉包等未形成規模經營的收益。
3.2.2 規模經營模式多元化。我縣農村土地流轉面積逐年增加,同時也蘊育出了適合本地實際情況、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的一些農業規模經營模式:
(1)專業合作社經營模式。合作社通過租賃、委托流轉等方式流轉農戶土地,由合作社實行統一種植經營管理的規模經營方式。全縣種植規模在50畝以上的專業合作社達70個以上,流轉面積達28203多畝。如郎當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流轉新民村土地120畝種植火龍果,養殖150多頭生豬,星星臍橙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600余畝土地種植臍橙。建成5個示范合作社。
3.2.3 龍頭企業經營模式。農戶直接將土地流轉給企業,或者農戶以委托流轉方式通過村委會把土地流轉給企業。全縣種植面積在50畝以上的龍頭企業10 個,流轉面積25626畝。如良云金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流轉新民村土地600畝種植火龍果。
4 推進農村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4.1 部分農民對土地流轉及適度規模經營仍存在疑慮
4.1.1 是擔心土地流轉會損害自身利益,會失去對土地的承包權,尤其擔心土地流轉后,經過整理,原有界限被清除,待合同到期,難以收回土地。
4.1.2 是部分農民外出就業和社會保障乏力。一些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由于崗位和社會保障不穩,不能徹底離開土地,把土地作為自己最后的退路,不愿意流轉或是選擇短期的流轉。
4.2 土地集中成片流轉難。目前大面積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或規劃連片種植設施農業等農業生產,往往需要通過土地流轉來集中連片規模經營,有時就因為一戶或幾戶承包戶不愿意流轉,而使整個項目難以實施。
5 下一步工作打算
5.1 做好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的組織領導和宣傳引導工作。
為更好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要切實加強領導,正確引導和規范農村土地流轉及適度規模經營工作。同時,要采取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地有針對性地宣傳《農村土地承包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的典型,使農戶消除疑慮,積極參與配合,推進工作。
5.2 開展農村土地流轉服務體系的規范化建設。健全土地流轉管理和服務組織是搞好土地流轉發展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的關鍵。
要開展好農村土地流轉服務體系的規范化建設,首先政府應當為流轉服務體系充實工作人員,保證有人來工作;其次是為流轉服務體系配備電腦、電子顯示屏、打印復印機等工作設備,保證設備來工作;第三是要切實保障流轉服務體系有必要的工作經費,保證有資金來工作。當這些條件具備后,流轉服務組織才能有效的開展信息發布、合同簽訂指導、合同鑒定、政策咨詢、設立農村土地流轉登記備案簿等工作,及時的掌握土地流轉的動態,逐步的規范土地流轉,引導適度規模經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