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雙花
[摘 要] 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與人們的身體健康存在緊密聯系,能夠促進社會的積極發展。所以,對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進行分析,研究其在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需要利用相關的解決對策促進農產品質量的提高和農業標準化形成。高新區(新市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中心就本文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進行了研究和闡述,為農業發展提供有效的實施決策,從而保證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和有效建設,以促進農業獲得更多效益。
[關鍵詞] 農產品 質量 安全
[中圖分類號] F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3-0044-01
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產生,危害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影響著我國農產品出口期間執行的經濟效益。所以,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進行研究過程中,一定要對其管理工作進行研究,促進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提高,保證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 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1.1 缺少管理
影響農產品安全質量問題的主要因素是投入品,所以對其控制更為重要。我國投入品還存在一些問題,特別在管理工作中。農產品農藥產量大,存在大量的殘留物,肥料在農田使用期間,有機肥料與無機肥料明顯失衡,無法達到統一標準,從而導致一些投入品浪費,污染農產品的使用。
1.2 生產經營不統一
生產經營工作無法形成統一模式,我國農產品是以多個個體以及多個農戶組成的,其生產規模比較分散。在對生產材料進行分類與采購期間也較單一,無法促進生產與經營方式的統一性,從而降低農產品質量標準的有效管理。
1.3 流通環節不完善
我國雖然已經加大力度對流通環節進行管理,形成了有效的監督、檢測體系。但在實際發展情況下,對其操作還不夠理想。基于市場發展情況,農產品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沒有形成統一的生產基地和檢驗機構,其檢測能力、檢測設備也比較落后。在這種情況下,不僅無法使其符合現代化發展需求,無法對農產品中存在的殘留物進行檢測,還會危害到人們的身體健康。
1.4 科技推廣力度不足
在當前社會發展進程下,農產品主要是將產量作為目標的,沒有重視到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導致其原因主要是科技研發人員比較少,沒有對農產品進行有計劃、有組織的試驗與推廣,從而影響農產品的積極研究。并且,由于農戶自身知識水平不高,掌握能力較差,也影響了農產品的實際質量[1]。
1.5 管理主體不明確
我國農產品在生產、加工以及銷售等各個環節管理工作中,是以不同部門對其實施的。當出現一些問題期間,各個部門會相互推卸,無法確定其責任,影響實際的管理工作效率。
2 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問題的解決
2.1 加強管理
為了促進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需要在源頭上對其有效控制,保證投入品管理工作的積極發展。因此,在具體工作執行期間,需要為其建立完善的市場準入制度,按照相關規定促進農產品的生產與經營,保證發展工作的合理實施,促進農產品資料的優化性,從而為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工作提供依據。加強市場監督,對生產、銷售期間存在的禁用肥料、農藥等,需要對其嚴厲打擊。還需要為農產品生產工作提供技術指導工作,保證在相互培訓過程中,使農戶合理用藥,促進農產品生產工作的可持續建設和發展[2]。
2.2 實現生產標準
在農業生產地區,各個政府以及管理機構需要促進其標準性的形成。利用標準規則在生產期間能夠促進農業的積極發展。還需要轉變傳統的發展模式,以生產標準作為主體,促進生產水平的穩定提升以及減少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還需要根據我國的實際發展情況,對農業生產進行監督與監測,保證農產品的標準化生產。
2.3 完善法律體系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能夠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基于該執行規范,能夠維護農產品市場執行秩序,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從而達到維護人們合法權益的目的。在當前農業發展中,我國在真正意義上還沒有為其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標準,所以,目的,需要促進法律法規體系的形成,明確實際的管理范圍,促進權利主體責任的明確性,以維護兩者的效益[3]。
2.4 實現信息化建設
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的建設與形成,實現信息化建設,能夠促進農業信息的相互溝通,對農產品進行監督、管理,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為了讓農民掌握更多的投入品和新技術,促進生產決策工作的執行,一定要為其提供合理意見。信息化建設對農產品進行質量安全監督期間,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消費者的效益。各個政府為信息化建設與發展的主體對象,不僅能充分發揮其協調作用,還能維護消費者對權益。各個企業也需要促進農產品質量標準的形成,保證農產品信息化建設目標的形成。不僅如此,還需要加大科技推廣,促進農業科技水平的提升。在相互交流與溝通下,需要為農業科技、研發工作提供有利環境,這樣不僅能為科技人員提供更多獎勵,促進農業科技人員結構的優化性,還能為我國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利的支撐[4]。
2.5 明確主體
針對以上的分析,我國農產品管理工作中存在管理主體職責不明確現象。因此,針對我國農產品的在生產期間的實際情況,明確管理主體的責任范圍,促進農產品質量檢測系統的形成。提高其中出現一些問題,就要及時找出其中存在的原因,并利用相關對策嚴格解決。
總結
在當前我國農產品生產、加工各個環節實施期間,還存在一些問題。為了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的形成,需要對各個環節進行管理,這樣不僅能維護人們的身體健康,促進農產品質量的提升,以維護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祁勝媚.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的研究——以揚州市為例[D].揚州大學,2011.
[2] 王振堂.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研究——以安丘市為例[D].中國海洋大學,2012.
[3] 靳曉華.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制度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3.
[4] 祁菲.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問題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