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碩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仁化的社區居民對文化建設的需求日益增加。縣城多個社區能積極發揮志愿者隊伍作用,多渠道、多層次開展社區文化活動,不斷推進社區文化建設,使其真正成為社區居民求知、求美、求樂、求健的場所,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仁化縣把文化志愿者隊伍建設作為基層文化建設和文化惠民工程的載體和抓手,充分發揮文化志愿者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更加貼近群眾的特殊優勢,組織他們積極參與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文藝技能培訓、參加各種文藝演出活動,突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文化志愿服務精神,傳播先進文化,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眾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文化志愿者隊伍在我縣文化體系建設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是本人對文化志愿者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
1 加快文化志愿者隊伍建設是時代進步的要求,是人民群眾心聲
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縣城的人民群眾渴望文化藝術的滋潤,需要豐富而健康的文化生活。很多鄉鎮群眾文化活動活躍,但缺乏指導和培訓,水平難以提高。而群眾藝術館、文化館、文化站等公益性群眾文化活動機構的專職業務人員畢竟人數有限,不可能做到公共文化服務全覆蓋。解決這一矛盾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建立數字化群藝館、文化館;另一種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通過文化志愿者使人人都能享受到文化服務。文化志愿者隊伍建設對于促進仁化基層文化大發展、發繁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招募合格的文化志愿者,夯實文化志愿者隊伍建設的基礎
近年來,縣文化館承辦了錦江歡歌廣場系列文化活動,輔導群眾每年演出達35場,表演各類節目達200余個,輔導人數300余,現已注冊人數25名,平均年齡31歲。從志愿者的招募、培訓、管理等等每一個環節都要引入相應的機制方法,其中招募志愿者是非常關鍵的一環。在文化志愿者的招募中必須堅持參與者“自愿”的原則,并注重參與者的服務意識。 以縣文化館為中心,各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設立文化志愿者服務鄉鎮(街道) 服務點,協助制定文化志愿者相關工作。做好規劃,明確需要哪種類型、具備哪些專業技能的志愿者。按照工作規范要求,為每一個志愿崗位編制正式的職務說明書,使文化志愿者明白他們應該做什么。
3 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為文化志愿服務事業注入持續強勁的動力
對文化志愿者服務成績的考評可以用個人和團隊考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評內容應包括文化志愿者服務的數量、質量、策劃、內容和團隊精神等各個方面,以科學考評推動文化志愿者活動向科學化、合理化方向發展;其次定期交流、總結,文化志愿者組織可以定期召集一些參加志愿者活動的團隊進行經驗交流和工作總結,通過交流,對文化志愿活動開展好的團隊給予肯定,這是對文化志愿者一種精神鼓勵和展示,可以使大家對文化志愿者工作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對參與社會的經驗有更深的體會,也體現出對志愿者工作的重視,為今后更好地開展志愿者工作做準備。
4 夯實文化設施的基礎,加強社區文化志愿者隊伍建設
一是壯大文體隊伍。以“老年文化隊”為抓手,充分發掘社區文化人才資源,組織成立了舞蹈隊、舞獅隊等社區文化志愿者隊。同時,新組建百人威風鑼鼓隊,讓那些有特長、有專業的熱心居民,在社區發揮作用,吸引更多的居民積極參與到健康、文明的文體活動中來,不斷提高志愿服務水平。二是加強硬件設施建設。社區籌集資金10余萬元購置了音響、鼓樂器等設備,以及數量不等的演出服裝。同時,新建100多平米的文化活動室,為社區文化志愿者隊伍提供了明亮、寬敞的活動場所。
5 打造品牌,提高文化活動影響力
按照“月月有活動,季季有安排,全年不斷線”的工作思路,堅持貼近社區實際、貼近社區居民生活,積極打造“百日文化廣場”、“冬季文體活動月”兩大品牌活動。結合夏委、冬委的不同特點,開展居民喜聞樂見的文化體育活動。
6 豐富內涵,營造社區文明氛圍
仁化社區在文化活動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大膽實踐,結合社區居民的實際需求,結合民族傳統節慶日,發揮文化志愿者隊伍作用,大力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結合我縣特點,縣文化館可組織文化志愿者舉辦以下活動:
(1)春節期間組織舞龍舞獅團拜活動、元宵節焰火游園晚會等。
(2)每月在仁化縣城文化廣場舉辦一場以“好家風·美仁化”為主題的錦江歡歌廣場文化系列活動;
(3)清明節,積極開展愛護環境,倡導“文明祭祀,平安清明”為主題的文明祭奠新風活動;
(4)承辦 “誦讀、傳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迎五一、慶五四歌詠比賽;
(5)六一舉辦“童心向黨、崇德向善”文藝匯演;
(6)端午節開展“傳承端午文化,共建和諧鄰里”趣味運動會活動;
(7)在“七一”、國慶節,組織居民代表組成的合唱隊開展紅歌演唱會活動;
(8)九九重陽節組織老人登山活動;
(9)利用科普日、世界環境日等紀念日開展“低碳經濟和低碳生活”科普宣傳教育活動;
(10)結合學習型社區創建活動,開展“打開書柜門,書香溢儒林”品牌學習活動;
(11)舉行“保護文化遺產、建設和諧仁化”文藝演出、舉辦“建設美麗鄉村,打造丹霞彩虹示范片”。
應該看到,我縣的志愿服務是伴隨改革開放出現的新生事物,雖然有了一定的發展,但總體上還處在起步階段,活動開展還不夠規范、運行機制還不太健全,亟待建立一套更為科學合理的工作規程。文化志愿活動也是如此,需要形成一種長效機制,真正成為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重要力量。如何實現文化志愿者服務的常態化服務、品牌化培養和項目化配置,從而保障文化志愿活動的持續開展,應該是需要我們深入研究和探討的課題。
作者單位:
廣東省仁化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