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付剛
色彩作為油畫語言的重要外在表現形式,在油畫的藝術表現中占有重要地位,油畫創作中有關色彩表達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雖然色彩應為畫面服務,但在具體的表現形式上卻是不盡相同。一種觀點認為色彩應表現具象,色彩的存在應準確的反應物體存在的狀態,應以科學理性的態度對待油畫創作中的色彩存在。還有觀點認為色彩應擺脫物象的束縛反映主觀意識,色彩的存在是作畫者表達感情的憑借,是畫者感性處理和表現的對象。本文主要通過對油畫創作中色彩主觀處理方式的體悟,闡述自己在油畫創作領域中有關色彩表達方式的觀點。
[關鍵詞]色彩;主觀;情感
畫家在作畫時對客觀顏色的轉換,主要是利用觀者在色彩感知中所產生的感受和象征意義的體驗與指向,通過對顏色的主觀處理,創作出與自己所要表達的思想相吻合的畫面效果,從而使畫面產生一種畫家理想的視覺效應。油畫創作中所表現出的并非寫實一致的效果,有時恰恰正是油畫創作所體現的情感所在。
1 色彩能充分反映畫家的內心體驗和思想情感
色彩是構成畫面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色彩可以說是是油畫的靈魂,色彩還是油畫的最終表現手段。色彩具有一定的主觀心理含義傾向,因為顏色與人類的心靈、情感活動有直接的效應,它會把觀者帶入特定的情境中去,使人產生一種情感聯想。因此畫家在油畫創作過程中總會有意無意的融入主觀的思想、表達自己的感情。凡·高就認為顏色是領悟他自己那個上帝的無二條件。如其所想,梵高在《向日葵》一畫中,雖然整幅畫面所用的色彩基本都是單一的黃色系列,但這些黃色卻比繪畫史上所有的黃色都耀眼、都飽和,象凡·高的生命一樣熱情。雖然顏色本身并沒有什么情感意義,但是色彩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情感暗示。畫家由于性情、審美、修養等方面的不同,自然會對相同的色彩產生不同的主觀感受,賦予色彩完全不相同的情感。
物體與形式只是憑借,畫家們最終的目的只是為了以色彩為手段來表現內在的真實,表現情感和靈魂的深度。因而色彩是經過畫家主觀創造之后賦予其特定的精神內涵,它已不單單是再現性的客觀性的顏色,而是一種更加富有藝術表現力的主觀性的色彩。所以油畫表現中,顏色不應僅僅只是是客體的一種映像,它還應當是畫家的獨特感受和藝術創造,是自身情感的映射。
2 通過對色彩的主觀處理,可使作品更具藝術感染力
油畫作品的表達方式和展現出的藝術感染力,主要是通過畫家帶有個性特征和審美體驗的色彩來體現的。在油畫創作過程中,畫家應把對客觀色彩的視覺體驗轉換為主觀的色彩表現,通過對色彩的轉換與重構去營造一個與自己情感相一致的畫面效果。
可以說色彩對人心理產生的作用可與音樂相媲美,同樣色彩也需要組合和搭配,使其符合視覺習慣和審美體驗才能富有表現力。色彩感受是顏色直接作用于心理的情感體驗,來自于顏色對視覺刺激所產生的直接影響。只把多種顏色簡單地擺在一起是遠遠不夠的,色彩相互間也必須產生關聯。色彩因相互之間的關系而存在,這種關系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蒙克的油畫同樣使人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情感。代表作《吶喊》,畫面中的天空用血腥的紅色作為主色調,營造出了一種壓抑的感覺,似乎整個世界都處于躁動之中。令人感受到強烈的絕望和恐怖,令觀者紛紛陷入無可名狀的巨大痛苦之中,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主觀性色彩的表情作用和象征意味,增加了畫面的表現力,從而引發觀者的感情共鳴。色彩所表現的美感,可以是來自對自然界中色彩關系的準確傳達,但往往更高或者更突出于自然界所呈現出的色彩關系,所以油畫創作中色彩的表達具有一定的主觀性。
3 色彩主觀處理可增強自身創作的主動性
在油畫寫生的時候經常會發現,如果僅僅忠于現實景物的色彩來表現,那么最后的畫面效果卻不一定是現實景物所表現的那樣。往往認為調的顏色是與客觀物象一致的,但落筆之后卻與對象產生了距離。因此,在油畫寫生和創作中,在面對物象時應能動地去選擇和利用各種色彩語言要素,要大膽的去追求內在感受性的東西。
繪畫并不止是一門僅僅關于觀察的藝術,人們在進行美術創作時思維的活動范疇遠遠大于自身所見的景象。當你面對一片暖綠色的草地時,不是一定要用綠色系列的色彩去表現,可以用藍色和黃色并列筆觸,則會呈現出非常生動而鮮明的自然綠色。這便是一個"轉化”的過程,將觀察到的色彩化為對顏料的選擇,調配判斷之后再在畫布上不斷調整,這其實就是一種對色彩的主觀處理。在處理畫面微妙的補色關系時,也可以局部保留高純度的色塊,再穿插進明度較低的色塊來表現畫面的節奏。或采用先做白色底層再用透明色罩染的古典技法,注意底層肌理的厚薄。
總之,主觀性地處理色彩語言可以使畫面產生豐富的表現力,并增加畫面美感,體現出油畫色彩的生命力與藝術價值。我們在油畫創作時應合理運用色彩的主觀處理手段,努力提高色彩修養,增強創作過程中的主動性。人類在生產勞動中總是在有意識的主動創造著美,而在油畫這一藝術領域中對美的追求應是超越客觀事物本身的,對色彩的主觀處理往往會使我們的畫面獲得更高的藝術生命力。
參考文獻:
[1] 黃海,趙罡.有意無意色彩的寫生、表達、轉換[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7.
[2] 李天祥,趙友萍.寫生色彩學[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83.
[3] 周長江.油畫家工作室報告——解讀色彩[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
西安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