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晶
摘 要:20世紀80年代,我國產生了研究生兼任助教工作制度。此后,教育管理部門多次發文推廣這項工作,研究生兼任助教工作在多所高校得以開展。經過多年的發展,研究生三助已經成為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一項重要環節,成為培養全面發展,綜合素質強的研究生的重要途徑。此外,三助工作除育人作用外,還兼顧資助作用,也是研究生資助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研究生,三助體系,發展
一、三助體系建設背景
研究生三助工作是指研究生在校學習期間,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按照有關規定,受聘兼任學校的協助教學、協助科研、協助管理等工作的簡稱。助教即協助教學,是指研究生按照有關規定承擔本科生的輔導答疑、批改作業、指導實驗等教學輔助工作。助研即協助科研,是指研究生按照有關規定和導師要求,參加導師主持的課題研究,承擔導師安排的科研及相關的輔助任務,如承擔科學實驗、工程設計、社會調查等。助管即協助管理,是指研究生按照有關規定和主管要求,協助學校職能部門和各院系(所)進行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兼任思想政治輔導、行政管理、后勤服務等工作。
三助制度作為研究生獎助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緩解研究生的經濟壓力,使得他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學習;而且對于提高研究生的實踐能力、綜合素質都具重要得意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二、三助崗位設置現狀
按照文中第一部分所說,三助崗位是有相對明確的職能范圍,但根據高校研究生培養方式以及管理模式的不同,所以三助崗位設置的現狀也就不盡相同。
以我所在學校為例,助研與助教這兩部分,相對薄弱。助研多以實驗室以及研究生導師掛鉤,協助導師完成各項實驗課題,我作為輔導員,對助研這一環節就了解較少,但通過平時與部分理科研究生的交流,得知在實驗室,協助導師完成課題或實驗項目,大部分情況是沒有報酬的,導師與研究生似乎對助研這一崗位的定位并不是特別清晰,學生處于被動,也不好意思開口跟自己的導師提出報酬,助研這一崗位的作用就顯得微不足道。助教的相關職能是與本科生聯系,這就變向說明,還是與自己的導師分不開,導師在帶研究生的同時也會教授本科生相關專業課程,順其自然,本科生的作業批改,實驗課程就自然而然的成為其研究生的一部分日常,研究生也沒有理由來推卸這一任務,逐漸的發展下去,學生自身也就接受這一事物,助教的設置也越發模糊。作為輔導員,助管這一崗位的設置情況還相對合理,了解也相對深入。助管除在研究生院內部科室設立以外,在全校范圍內,如果有需要研究生助管的單位,可向研究生院進行申請。從目前的現實情況看,研究生助管涉及全校各科室二十余個,按照這個情勢發展下去,助管的發展將會越來越明朗。
從上述現狀描述可以看出,三助崗位設置的具體實施還不夠合理與完善,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下文也將找出原因并提出改善對策。
三、現行三助體系存在的問題
研究生三助工作對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同時還兼具資助功能,作為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然而在各高校具體實施的過程中,與三助體系提出的定位與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原因也總結如下:
(一)崗位設置不合理,勞動力與報酬不成正比
崗位設置是三助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通常包括工作定位、工作內容、工作量和工作時間等方面的設置,科學合理的崗位設置是三助工作順利開展的先決條件。首先,就助研與助教這兩個崗位來說,大部分導師對兩個崗位并不完全了解,甚至不知道崗位的存在,基于這樣的情況,研究生付出的勞動力與得不到報酬就顯得不那么格格不入。此外,擔任助管的研究生,大部分分布于行政科室,他們的工作量隨著辦公室的忙碌程度以及主管老師進行分配,這就會出現有的助管很輕松,每天去一趟辦公室,沒有重要的事情就可以去學習;而就我自己的助管為例,就需要每天到辦公室值班,與我的作息時間是同步的,甚至有的時候需要比我更早出晚歸,隨著助管的工作漸入佳境,他們的工作量會越來越大,有時也會承擔起很重要的工作,隨之而來的就是工作時間和工作量的增大。這就會造成與工作輕松的助管同樣拿一樣工資的窘境。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評價考核定義模糊
目前,我校還并沒有部門來專管研究生三助這一體系,也沒有專門的文件或是官方說明來解釋和負責研究生三助,也就是說研究生三助體系的管理制度尚未完善。在這種情況下,對已聘用的研究生的年終考核及評價將會更加模糊,沒有統一的標準來衡量其工作能力和完成質量,這對研究生也會使其產生“反正我已經是三助的研究生,報酬我也正常有,做與不做,做得好與不好也沒有人來評判”的心理,這就會離當初建立三助的初衷相悖。此外,關于三助崗位的選拔模式也比較模糊,比較突出的現象是由老師或者同學推薦,不經過正規的競聘程序,直接擔任研究生助理的工作,這也是不完善的一方面,在未來的工作中,仍要改進。
(三)學生對三助崗位認知偏差
部分研究生過分看重三助工作的資助功能,把經濟收入作為首要目的,不管自身在崗位上做的是否到位,是否符合三助的要求。他們沒有認識到就業能力、綜合素質,學習更多知識等方面的提高應是參加三助工作的最大收獲。三助工作是不能與本科時期的勤工儉學相提并論,三助不僅是國家和學校對研究生發放津貼的一種方式,也是研究生培養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作用及意義不容忽視,兼具提升學生自身綜合素質,思想道德教育,職業技能培訓等。
四、研究生三助體系的改革與創新
(一)提升工作層次,豐富工作內容
研究生對三助工作存在較大的期望,他們希望在三助工作中能夠多做一些有意義的、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希望增加工作中可以發揮自己專長和能力的機會。這要求三助管理部門更加準確的定位三助工作,進一步豐富三助工作的內容,提高三助工作的層次。主管老師應對助理進行一段時間的考察,對其性格和能力有一定的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漸委以重任,提升研究生的工作層次。根據日常的交流了解,研究生今后的就業取向和優缺點,在日常工作中,有重點的安排,真正能提高他們的能力,同時,主管老師也應在完成一項重要工作后,對其在工作中的表現進行點評并提出意見,以便研究生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加注意。
(二)完善三助體系管理,吸引更多研究生參與其中
三助工作中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合作關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研究生對于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方面,具體到三助工作中,管理者和主管老師要對他們的工作給予充分的重視和指導,并對勞動成果進行科學的評價和支持。在考核與評價后,研究生才能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在日后的工作中,得以改進。隨著管理體系的完善,三助研究生的工作熱情以及工作狀態會越來越好,這樣也會吸引其周圍的研究生對三助感興趣,如此一來,三助將會吸引一些優秀的研究生加入其中,研究生三助的隊伍也將越來越壯大,這對負責管理的部門及老師也是一個挑戰,促使其更加完善體系管理,形成良性循環。
(三)加大宣傳力度,打造研究生三助品牌
加大宣傳力度,使三助工作逐步被人們所了解、接受和認可,不斷推進三助工作向前發展。在管理部門開展宣傳的同時,高校中的廣大師生要積極主動地去認識和了解三助工作制度的作用和發展方向,擴大三助工作的認知度和熟識度。研究生作為高校的最高學歷層次和重要的學術和科研力量,良好的組織文化氛圍是研究生需求層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加大宣傳研究生三助體系的力度,刷新對研究生的認知,研究生不僅僅是在學術上更勝一籌,在一些日常行政工作中也不甘示弱。管理部門統一對研究生助理進行培訓,提高能力,這樣使其在具體的部門任職時能更加游刃有余,從個人素養,工作能力,日常交流等各個方面都更加出眾,獲得越來越多的老師及部門認可,將研究生三助的口碑打造的更好,形成研究生三助品牌。這樣無論是從研究生培養質量、三助崗位建立初衷以及服務學校各個部門都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研究生三助工作是研究生培養環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強大的育人功能,參與到研究生三助工作是研究生提升自我、積極參加實踐的重要途徑。作為研究生三助的參與者與管理者,應充分發揮研究生三助工作在培養研究生社會實踐能力、競爭意識及參與意識方面的作用,為三助工作的開展營造良好的氛圍。
參考文獻:
[1]范文鵬.我國研究生“助管、助教、助研”工作探微[J].教育與職業,2016(7).
[2]李勇輝,陳勇強,郭新華.我國高校研究生“三助”工作現狀與發展對策[J].中國研究生,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