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生香 王海霞
[中圖分類號] S64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3-0189-01
1 品種選擇
大球蓋菇st0128品種適宜在新疆栽培
2 栽培區域和季節安排
2.1 區域安排
選擇海拔800-2500m林地栽培較好。交通便利,靠近水源,土壤肥沃,灌水排水良好。林木高度約20m,天然郁蔽,遮陰度60%以上。大球蓋菇溫型較廣,菌絲生長適宜溫度為4℃~40℃,最適宜溫度為24℃~28℃;子實體生長發育溫度范圍為4℃~30℃,最適溫度為15℃~25℃。
2.2 季節安排
栽培季節根據大球蓋菇的生物學特性和新疆氣候特點,一般安排在4-10月份進行栽培。即:2-4月制作栽培種,5-6月播種,7-10月出菇,全生育期100-130d。
3 套種模式
每2行林中間,套種大球蓋菇1-2畦,畦寬0.7~1.0m,畦向與林向平行。一般每畝林地可栽培大球蓋菇面積150-200㎡,用料10kg/㎡,菌種600~1000g/㎡。
4 大球蓋菇生產工藝流程
大球蓋菇生產采用生料栽培,工藝流程如下:
原料準備—→原料預濕—→制畦—→播種—→發菌期管理—→覆土—→出菇管理—→采收
5 栽培技術
5.1 原料處理
5.1.1 原料準備
玉米桿收獲曬干、無霉變。預濕前適度粉碎,要求所有秸桿必須打裂,長度3~20cm。
5.1.2 原料預濕
原料預濕采用浸泡法。播種前先將玉米桿直接放入1%石灰水中浸泡24h后排除石灰水,換清水再浸泡24h。要求原料必須沒入水中,以便將料中抑菌物質、石灰殘余清洗干凈,然后直接撈出堆料制畦播種。
5.2 制畦
預濕后的培養料,在林間按套種模式鋪料制畦播種。
5.3 播種
鋪料播種采用“三層料二層種”的方法。先在地面鋪一層料,播一層種,再鋪一層料,再播一層種,上面再鋪一層料。鋪料的厚度在20-25cm,培養料的含水量控制在70-75%之間,可邊鋪料邊踩,確保鋪料緊實,以利菌絲生長。不能使用老化的菌種,菌齡要選擇適宜,播種時將菌種掰成鴿蛋大小,不要過碎,采用梅花形點播,穴距10~12cm,播種位置以播在兩層料之間稍靠邊緣為宜。最上層料厚10cm以上,以利下層保濕與菌種萌發。林間距大的,可用拖拉機載料在林間邊鋪料制畦,邊播種,提高功效。
5.4 發菌期管理
發菌期管理主要是通過調節水分來控制溫度和濕度,菌絲生長期間最適生長溫度為24~28℃,培養料含水量70~75%。
5.5 水分調節
在播種后20天內,培養料要少噴水,只需保持覆蓋物濕潤即可,避免多余的水流入料內。遇到降雨,應加蓋薄膜,雨后及時揭膜,同時要注意排除料畦四周的積水。當菌絲吃料一半以上時,適當進行噴水,畦面輕噴、畦面四周多噴。
5.6 堆溫調節
播種后,每天上午和下午定時觀測料堆溫度的變化,當料堆溫度達到40℃,及時噴水降溫至適宜溫度。
5.7 覆土
播種后可直接覆土或待菌絲吃料2/3以上時覆土,覆土厚度3~5cm。覆土土質要求肥沃、疏松,土壤濕度65-70%。覆土前,培養料澆透水。覆土后,土面上蓋一層草料(玉米桿、麥稈、稻草),以保濕和防止土壤板結。遇到降雨或氣溫度低于10℃時,畦面加蓋薄膜保溫,當料溫達25℃以上時必須及時揭膜。
6 出菇期管理
播種后40-60d左右即可出菇。此時,要加強水份管理,保持畦面土壤濕潤,覆土層干燥發白,必須適當噴水。
7 間歇期管理
大球蓋菇每潮菇持續5-7d,兩潮菇間歇期10d左右,間歇期停止噴水,料堆休復,一周后再次噴水催菇,出現下一次菇潮,全生育期可出現若干次菇潮,到10月中旬進入休眠,并安全越冬。次年4-5月當溫度適宜時,加強水份管理,又可繼續出菇(同出菇期管理),直至料堆出完。
8 采收
掌握在子實體菌膜破裂前采收。見小子實體到采收約1.5~2d。采收方法,捏住菇柄旋轉采下。采收較大的子實體時,必須按住基部土面,以免損傷旁邊小菇蕾。一潮菇采收完后,畦面用土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