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會芝
[中圖分類號] S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3-0207-01
前言
通過對2012年以來全縣農機化工作情況進行調研,全面了解我縣農機化生產開展情況,科學研判,統籌安排,并對部署今后一個時期農機化發展任務提供意見和建議。
1 基本情況
隨著國家對農機補貼的進一步加大,我縣農業機械化水平得到快速發展。2016年,全縣農機保有量為37500臺,配套農機具38600臺,其中,大中型農機具23700臺(套),農機總動力達到78.2萬千瓦,組建農機合作社14家,全縣田間耕作作綜合機械化率已達92.5%。
2 主要做法
我縣本著為“三農”服務,認真落實黨和國家惠農政策為原則,隨著種植業結構調整,及時改變工作思路,調整工作方向,轉變工作態度,以組建現代農機合作社為主導,以推廣新技術為重點,以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為主體,全面開展農機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2.1 嚴格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
五年來,為使黨和國家農機購機補貼政策取得更好落實,使更多群眾得到實惠,為農業集約化經營做好準備,立足本縣縣情實際,積極與省市農機部門對接,及時溝通,積極爭取項目和資金。五年來,爭取到購機補貼資金 2576.29萬元,補貼機具1660臺,為使購機補貼公正落實到位,幾年來,我們始終照黑龍江省農機補貼政策要求,制定購機補貼方案,嚴格按照程序,規范操作,在有關部門和群眾監督之下,采取搖號的方式搖出購機者,并將所補資金足額補給購機戶,真正讓農民得實惠。
2.2 全力做好現代農機合作社申報和組建工作
隨著黨的惠農政策的實施和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農機合作社、家庭農場將成為農業經營的主體,成立現代化大型農機合作社是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為此我們在全縣范圍內進行了多次調研和論證,并根據各鄉鎮區域種植特點和農業結構,動員鼓勵村干部牽頭領辦,五年來爭取現代農機合作社建設資金4200萬元,組建了13個現代農機合作社,其中: 旱田合作社6個,水田合作社7個。
2.3 加強農機安全生產管理,嚴格培訓農機操作人員
近年來,我們始終把農機安全生產管理作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第一要務來抓,不斷加大農機監管力度,多次開展以打擊“黑車非駕”、“違章載人”、“酒后駕駛”等違法違規行為的專項行動,以提高掛牌率、持證率、檢驗率為重點,在人員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從總站調整人員深入各鄉鎮進行上門服務,全縣拖拉機“三率”穩步提高。在安全管理過程中,重點加強現代農機合作社安全管理,制定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合作社安全管理臺帳,定期對每個合作社進行安全檢查,對發現的安全隱患及時發放整改通知書,對存在的重點隱患問題,采取約談法人、定期督力,掛牌督辦等方式要求及時整改清除隱患。對每個合作社農機操作手,堅決要求持證上崗,對操作檢修人員是定期進行技術培訓和安全培訓,特別在春耕秋收等作業期,嚴格要求每位操作手都按農機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嚴防重特大農機安全生產事故發生。通過幾年的不懈努力,沒有發生一起農機安全生產重特大事故。
2.4 全力抓好新技術推廣和農機標準化生產
隨著種植業產業結構調整,過去傳統耕作方式已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為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實際,本著為民增產增收為主的方針,因地制宜,重點抓好先進適用技術和機具的示范和推廣工作,使其快速轉化為農業生產力。幾年來,我們多次與省內外科研部聯系,結合我縣種植業調整實際,重點推廣了水稻毯狀式缽體擺栽技術,水稻缽體育苗技術,等離子種子處理技術,玉米免耕播種技術,玉米秸稈翻埋和玉米秸稈松耙碎混耕種技術,經過幾年的推廣和應用,以上新技術不僅有推廣性和適用性,更給農民得到切實的經濟利益。在新技術推廣的同時,我們特別注重農機標準化生產工作,通過對農民進行技術指導,特別在秧插、秧整地及稻田旋耕耙漿期間,機械插秧期間,我們及時派出技術人員深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嚴把技術質量關。
3 存在的問題
3.1 專業技術人員嚴重短缺,專業人才匱乏
農機技術人員嚴重匱乏,原有的技術人員大部分已退休,現有工作人員年齡都已偏高,工作人員平均年齡為47歲,技術力量嚴重不足,出現了青黃不接情況,在農忙關鍵事件很難滿足全縣農機技術指導和服務要求。
3.2 農機安全管理形勢十分嚴峻,安全監理人員嚴重不足
由于農機安全管理戰線長,最遠的鄉鎮距縣城近150公里,而農機監理在編人員只有8人,外業執法人員只有6人。要管理全縣農機37500余臺,農機安全隱患逐年曾加,農機安全問題日趨突出,因此農機監理現有執法人員嚴重不足,急需曾加監理外業執法人員,各鄉鎮急需相配一名專職農機監理人員。
3.3 缺少必要的經費
目前,農機監理站辦證落戶及車輛檢驗均已免費、車牌、證照等相關費均由當地財政負擔。同時農機新技術推廣缺少必要的試驗示范設備及相關推廣經費,因此為保證各項工作正常運轉,需要必要的經費做保障。
4 思考及建議
通過總結五年來農機化工作整體情況, 思考2017年農機化工作的整體規劃,以現代農機合作社建設為核心,積極申請組建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同時重點圍繞市縣產業園區建設,推廣先進適用的先進技術,嚴格落實好購機補貼和深松補貼惠民政策,精心組織各農時季節的農機化作業,不斷推動我縣農機化又好又快健康發展。
4.1 繼續圍繞土地規模經營,積極培育和發展新型經營主體,對符合條件的申報組建現代農機合作社,計劃組建合作社3家,總投資在1000—3000萬元,建議推薦2個市級規范社和2個省級規范社。
4.2 隨著種植業結構調整,重點做好農機新技術及新機具推廣應用,依托他拉哈野云現代農機合作社重點推廣水稻全缽育秧機械插秧技術,在全縣范圍內推廣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和玉米機械化收獲技術,重點推廣水稻全缽插秧機和玉米五行自走式收獲機。
4.3 繼續加大農機安全監理工作力度,繼續抓好田檢路查工作,嚴厲打擊“黑車非駕”等違法違規行為,著力提高我縣農機“三率”。強化農機監理執法隊伍建設,保證農機生產安全。
4.4 加大農機推廣服務體系建設,積極爭取省級農機推廣服務體系項目。
4.5 繼續抓好現代農機合作社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定期檢查合作安全狀況,對重點部位嚴加管護,及早發現問題,及時消除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