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摘 要] 奶牛產科疾病常常發生,一般存在牛群中。當該疾病產生后,將降低奶牛的繁殖性能,影響產犢、產量,給養殖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基于此,新疆第七師一三〇團畜牧獸醫工作站開始對奶牛產科疾病進行控制與防范,促進了經濟效益的提升。
[關鍵詞] 直腸檢查 奶牛 診治
[中圖分類號] S8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3-0235-01
1 奶牛產科疾病與癥狀
奶牛常常存在的產科疾病為流產、胎衣不下、子宮內膜炎、子宮內翻及脫出、乳房炎等。奶牛流產主要是胎兒在母體內遭受破壞,導致脾腎虧損、氣血虛,形成妊娠中斷。該病產生后,奶牛的乳房會突然腫大,在乳頭內部會擠出液體,所以,要對其及時檢查。對于難產來說,主要是受一些原因的影響,奶牛分娩的時間長,胎兒無法正常排出,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其難產主要是在平時飼養中失調,奶牛的氣衰引起的。該病的產生癥狀,奶牛在前期經常會表現為明顯不安,臥地不起以及食欲不振等現象。對于胎衣不下狀況,主要是奶牛分娩出胎兒后,在有限的時間內未排出,導致其產生的原因是對處于妊娠期的奶牛飼養管理不當,受外界因素的刺激,導致奶牛的內分泌被擾亂。該病發生期間,主要表現為奶牛的體溫升高、食欲不振以及精神不佳等現象。子宮內膜炎,為奶牛主要的產科疾病,該疾病的產生主要是配種不衛生,導致一些污物帶入到子宮內,引起疾病。該病產生后,奶牛會表現為體溫升高、產奶量下降等癥狀。
2 直腸檢查在奶牛產科疾病診治上的應用
2.1 直腸檢查方法
在對直腸進行檢查工作中,需要將指甲剪短、磨平,并在手和手臂上涂抹肥皂、潤滑油。期間,要將牛進行保定,檢查工作者在牛的正后方,一只手抵住牛,一只手的四指集成圓錐形,逐漸深入到直腸。期間,如果遇到積糞,需要將其取出。對于膀胱比較充滿的牛來說,需要對膀胱進行壓迫,使其排尿。當手伸到直腸比較狹窄的部分期間,需要對明腸腔的走向進行判斷,并逐漸前進。在具體檢查工作中,還要用手指對腹部進行輕輕按壓,分析臟器的主要形態。在完成檢查工作后,將手慢慢退回,以防止腸黏膜受到損傷[1]。
2.2 子宮內膜炎
對于正常的空懷母牛,子宮頸、子宮體等在盆腔內部。對于子宮角,與綿羊角相似,對其觸摸時,可以發現子宮收縮,通過對子宮角形狀、大小以及堅實等方面的分析,能夠判斷出兩側的子宮角是否相同。對于患有子宮內膜炎的母牛,常常會從陰門中留出粘液。在對直腸進行檢查期間,可以發現側子宮角明顯增厚,其彈性也逐漸減弱,存在的收縮反應也逐漸消失。甚至一些慢性子宮內膜炎將產生子宮積液。對于一些患有膿性子宮內膜炎的母牛,反映為全身癥狀,同時,病牛會呈現體溫高、精神不佳以及食欲不振等不正常的發情現象,在陰門處常常會留出一些灰白色、褐色的膿性分泌物。在對直腸進行檢查期間可以發現,子宮角明顯粗大,較硬,并存在嚴重的子宮積膿現象。在對該疾病治療期間,可以利用直腸把握法將輸精管輸送到子宮上,并利用青霉素等藥物注入,以實現抗菌作用。還可以將手伸到直腸內,并對子宮進行按摩,其中,需要每天堅持按摩一次,每次為10分鐘,能夠促進子宮收縮[2]。
2.3 卵巢囊腫
利用直腸檢查法可以發現,卵巢的大小、質地在各個周期變化下存在不同差異。對于正在發育的卵泡,會在卵巢的表面上凸顯出現,為胞狀凸起,其中的幾個卵泡一起發育。當存在小囊腫期間,卵巢就會呈現結節狀。對于卵巢的表面,存有彈性凸起以及黃體,為蘑菇狀存在著。黃體在卵巢的深部位置,隨著卵巢體積的不斷增大,卵巢的機能也會減退,比較堅實。卵巢囊腫主要是卵巢受一些要素的影響,導致排卵功能、黃體不正常。一般情況下,基于發生的過程主要分為卵泡囊腫以及黃體囊腫。對于卵泡囊腫來說,是在卵巢中沒有形成卵泡,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沒有規律的發情和發情呈現持續性。對于黃體囊腫來說,主要是在排卵后形成卵泡以及在沒有排卵的細胞經過黃體形成,在臨床上表現為,沒有長期的發情現象。根據相關調查可以發現,患有卵巢囊腫的母牛表現為發情異常,沒有一定規律,并且,發情的周期也比較短。有些母牛也會產生不發情狀態,尤其是產后一個月的母牛。經過對直腸的檢查,發現一些卵巢呈現腫大,同時上表面存在數個波動的囊泡。為了對該病進行治療,可以利用促黃體素釋放激素,其中,可以注射1.2毫克的牛靜脈。也能將其注射到腹腔以及卵巢囊腫,并通過陰道將其注入到囊腫腔內。對于一些有經驗的工作人員,還可以對囊腫進行摘除,直接進入到直腸內,用水將其捏破[3]。
2.4 持久黃體
持久黃體病牛一般會在產犢、配種后沒有發現發情現象,在直腸檢查沒有發現胎兒。在整體上看,雖然這些病牛與正常的母牛沒有較大區別,但外陰收縮為三角形,存有明顯的皺紋,陰道也沒有產生分泌物,表面上比較安靜。對于患有持久黃體的卵巢,經過直腸檢查,發現卵巢表面存有大量的黃體,沒有較好的發育情況,在確診期間也不能發現卵泡。持久黃體形態為蘑菇形,其體積在2厘米直徑以上。為了對該疾病進行治療,主要用促卵泡生長素來治療,將實現良好的治療效果。期間,可以對病牛的肌肉進行注射,其中,每隔三天對其注射一次,其注射量維護在100-200單位。如果利用藥物治療無法實現較大效果,可以通過直腸將持久黃體擠破。在執行期間還需要注意到,要將其同時壓迫,防止其出血。如果出血,將導致母牛無法被治療,影響其健康生長。
總結
基于以上的分析,奶牛的產科疾病需要對直腸進行檢查,并促進預防工作與控制工作的執行。期間,需要促進飼養管理工作的合理性,保證奶牛身體的健康性,還要保持奶牛舍的衛生,保證在根源上減少疾病,從而促進經濟效益的穩定提升。
參考文獻
[1] 王雪,趙欣,王華等.直腸檢查在奶牛產科疾病診治上的應用[J].養殖技術顧問,2012(4):136-136.
[2] 劉敏.奶牛胃腸積水的診治[J].中獸醫學雜志,2014(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