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書文
[摘 要] 考慮到近些年我國牛肉市場變動、價格變動、出口貿易等幾個方面的情況,確定肉牛產業發展及產業經濟發展趨勢尚好,但是要想進一步促進肉牛產業發展,創造較高的經濟效益,還需要進一步的努力。基于此,本文將著重分析和探討肉牛產業發展、肉牛產業經濟發展趨勢這兩方面,希望對于持續推動我國肉牛產業健康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 肉牛產業 經濟發展 形勢
[中圖分類號] S8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3-0240-02
近10年來, 我國肉牛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已成為國民經濟又一新的朝陽產業。2014年, 我國牛肉產量和消費量均是僅次于美國和巴西的第三大國。當然,這也不能全然說明我國肉牛產業發展前景一片光明,能夠持續健康的發展,并且創造較高的經濟效益。之所以這么說,是從當前肉牛產業發展實際情況來看,確定肉牛產業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或多或少都會限制、影響肉牛產業持續健康的發展。所以,認真剖析肉牛產業發展及產業經濟發展趨勢很是必要。
1 肉牛產業發展形勢分析
通過對我國肉牛產業發展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確定肉牛產業發展趨勢具體表現為:
1.1 國內牛源不足,導致產業萎縮
據統計,2008年至2012年,我國母牛存欄量從3300萬頭減至2300萬頭,四年間大幅減少1000萬頭。能繁母牛存欄量的大幅下滑帶來了2008年至今國內肉牛存欄量從8900萬頭減少至6000萬頭的后果。這充分說明了肉牛產業出現大幅萎縮的現象。而對近些年我國肉牛產業發展情況來看。肉牛價格始終保持高位,讓很多肉牛養殖散戶對肉牛養殖還是抱有希望的。當然,也正是因為肉牛價值居高不下,才使得很多養殖戶需要承擔較大的養殖風險,這使得很多養殖戶對肉牛養殖是否進行,是否擴大養殖規模存在質疑。此種情況的存在,在一定成程度上限制了我國肉牛產業的發展[1]。
1.2 進口牛肉沖擊國內市場
其實,造成我國肉牛產業未能持續健康發展的另一大影響因素就是進口牛肉對國內市場的沖擊。從2010年開始,由于國內需求急劇增加、肉牛存欄量下降,我國每年牛肉供應和消費之間約有240萬噸的缺口,導致國產牛肉價格的不斷上漲。此種情況下,外國看到了國內的商機,積極向國內進口肉牛,隨著進口肉牛的不斷沖向市場,逐漸的占領了我國的肉牛市場,這使得我國肉牛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比較困難。
1.3 肉牛養殖業面臨結構轉型
回顧分析近些年我國肉牛養殖實際情況,不難發現肉牛養殖風險較高,因為在肉牛養殖的過程中肉牛容易患有疾病,致使肉牛生長不佳或者死亡,如此將給養殖戶帶來巨大的財產損失,相應的很多肉牛養殖戶放棄了肉牛養殖。但肉牛價格一直居高不下,這也讓肉牛養殖的經濟效益不斷提升。為了良好的進行肉牛養殖,許多育肥專業場戶提高能繁母牛存欄量,逐步轉為自繁自育的養殖模式,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肉牛養殖業面臨結構轉型。通過對肉牛產業養殖結構轉型情況來看,這對于促進未來肉牛產業進一步發展還是非常有利的[2]。
2 肉牛產業經濟發展形勢分析
促進我國肉牛產業經濟持續健康的發展,不僅能夠提高國民經濟,還能改善我國國民的生活水平,促進我國良好發展。當然,要想實現這一目的,需要對肉牛產業經濟發展趨勢加以分析,以便提出最佳的肉牛產業經濟發展方針,以便肉牛產業發展的過程中能夠創造較高的經濟效益。筆者參考相關資料及自身工作經驗的總結,對肉牛產業經濟發展趨勢的說明,有如下敘述:
2.1 肉牛產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基于對我國肉牛產業經濟發展現狀進行深入的分析,確定諸多問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肉牛產業經濟發展的步伐。目前我國肉牛產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有:
2.2 牛肉質量安全事件
總體上來說,近些年我國肉牛產業經濟方面還是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隨著肉牛產業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牛乳質量安全事件的發生,讓廣大消費者不安,對牛肉食用產生擔憂。其實,造成牛肉質量安全事件頻繁發生,與肉牛品質不佳有關之外,諸多不法分子看到了牛肉生產與銷售中的巨大利潤,進而急功近利,采用不法手段來謀求利潤,同時也降低牛肉質量,一次又一次的引發牛肉質量安全事件,如注水牛肉、有毒牛肉、僵尸牛肉等,嚴重的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買信心,相應的肉牛產業經濟發展也備受擊[3]。
2.3 基礎母牛存欄量大幅下滑
正如上文肉牛產業發展趨勢分析的一樣,基礎母牛存欄量大幅下滑,也給肉牛產業經濟發展帶來了較大的負面影響。經過深入的分析,確定基礎母牛存欄量大幅下滑,主要是因為肉牛生產周期長,養殖人員需要付出較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加之養殖風險的不斷擴大,使得養殖戶對肉牛養殖存在諸多擔憂,進而減少母牛存欄量。
2.4 肉牛產業經濟健康發展的建議
經過以上內容的分析,確定我國肉牛產業經濟發展有下滑的趨勢,如若不能加以控制和處理,勢必會給整個肉牛產業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不利于良好的支持國民經濟。針對此種情況,筆者的建議是:加大肉牛良種補貼力度。因為養殖戶對肉牛養殖表現出諸多擔憂無疑是怕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針對此種情況,我國應當加大肉牛良種補貼力度,支持廣大養殖戶進行肉牛養殖,如此可以擴大國內肉牛的養殖量,在努力推向市場,可以促進我國肉牛產業經濟發展。完善產業鏈利益分配體制。制定健全的、完善的產業鏈利益分配體制,可以對肉牛養殖、生產、銷售這一產業鏈利益分配的情況加以約束,同樣可促進我國肉牛產業經濟發展[4]。
結束語
基于本文一系列的分析,確定肉牛產業發展趨勢表現為國內牛源不足,導致產業萎縮、進口牛肉沖擊國內市場、肉牛養殖業面臨結構轉型,這充分說明了肉牛產業發展的促進因素和阻礙因素均有,如若要想進一步發展肉牛產業,需要我國優化調整肉牛養殖現狀。而通過對肉牛產業經濟發展趨勢進行分析,確定加大肉牛良種補貼力度、完善產業鏈利益分配體制等措施的實施,可以促進肉牛產業經濟持續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昝林森,梅楚剛,王洪程等.我國肉牛產業經濟發展形勢及對策建議[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6):48-52.
[2] 喻聞,李鵬.肉牛供應鏈與肉牛產業發展相關問題研究[J].中國畜牧雜志,2008,44(10):23-26.
[3] 徐敏云,曹玉鳳,蘆春蓮等.河北省肉牛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中國草食動物,2010,30(5):51-54.
[4] 李積友,魏云霞.甘肅省肉牛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中國草食動物科學,2013,33(6):70-71,88.
[5] 李芳,萬忠,駱浩文等.2009年廣東肉牛產業發展現狀分析[J].廣東農業科學,2010,37(7):247-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