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利
[摘 要] 在控制傳染病發生和流行中,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消滅停留在不同的傳播媒介物上的病原體,藉以切斷傳播途徑,阻止和控制傳染的發生的手段,稱為消毒。本文就噴霧消毒、飲水消毒、熏蒸消毒方法進行簡單介紹,并列舉一種消毒產品的應用。
[關鍵詞] 消毒 噴霧 飲水 熏蒸
[中圖分類號] S851.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3-0245-01
利用物理、化學及生物方法抑制病原體繁殖的手段,稱為消毒。在針對傳染病消毒時,由于生物消毒方法作用緩慢,而且滅菌不徹底,因此多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消滅停留在不同的傳播媒介物上的病原體,藉以切斷傳播途徑,阻止和控制傳染的發生。養殖過程中消毒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雖然消毒不能完全殺滅環境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但能將傳染病很大程度上控制在疾病發生的下限閾值,再通過機體的反應將病原微生物滅活或吞噬而達到控制疾病。關于對消毒效果的評價,由于養殖戶檢測能力有限而導致只能憑感覺,憑與周邊養殖場戶的發病情況對比來評價。由于飼養管理情況不同,動物防疫保健等情況不同,僅憑發病情況去判斷消毒效果的好壞容易失真。筆者在此將養殖過程中常用的消毒方法進行簡要的介紹,其中包括:噴霧消毒、飲水消毒、熏蒸消毒,并列舉一種消毒產品的應用。
1 噴霧消毒的使用頻率是最高的
使用的消毒劑品種也較廣泛,主要有碘制劑、季銨鹽類、氯制劑等。噴霧消毒操作簡便,不需要特殊工具,且對環境條件要求不很嚴格,因此使用較廣泛,然而由于設備等原因在使用中存在很大的弊端,主要表現在:
1.1 對氣源性病菌消毒效果不理想
由于生產中養殖場戶使用的噴霧設備較為落后,不能保證霧滴達到正確的霧狀態,因此,霧滴在空氣中存留的時間較短,達不到消毒要求。
1.2 需要頻繁消毒,但頻繁消毒會物理性加重圈舍濕度,在春秋季節尚不表現較大危害,在冬春季節則不可,冬季會形成低溫高濕,增加料肉比,同時畜禽易患感冒等。
1.3 夏季會形成高溫高濕,造成畜禽猶如“洗桑拿”,加重呼吸道疾病。
2 飲水消毒在生產中使用較少
飲水消毒對飲水中的有害病原微生物確實能有較好的消毒效果,特別是針對肉雞養殖中的大腸桿菌、沙門氏菌。主要使用品種包括碘制劑、季銨鹽類、氯制劑等。使用中存在以下現狀:
2.1 質量原因
生產中由于某些生產廠商制作的消毒藥品不合格,含量達不到或有效成分在保存過程中流失嚴重,且部分經銷商為了增加個人銷量盲目讓養殖場、戶增加使用量,造成環境負擔加重。
2.2 盲目加量
部分養殖從業人員在專業知識匱乏的情況下和經銷人員或部分廠家的引導下也盲目加量使用,在習以為常的使用過程中即使采購到正規合格產品后還盲目加量使用,造成胃腸道有益菌失調,甚至功能紊亂。
3 熏蒸消毒由于目前使用的試劑刺激性較大
在生產中主要針對空舍消毒和種蛋消毒。使用品種主要有高錳酸鉀、醛制劑、氯制劑等。
3.1 高錳酸鉀和甲醛熏蒸消毒方案
按照甲醛30毫升/立方米、高錳酸鉀15克/立方米和水15毫升/立方米計算用量,先將水倒入陶瓷容器內,后加入高錳酸鉀,攪拌均勻,再加入甲醛。加入甲醛后人即離開,密閉禽舍。使用該方法時舍溫不應低于18℃,相對濕度以60%-80%為好,不能低于60%。當舍溫在26℃,相對濕度在80%以上時,熏蒸消毒效果最好。高錳酸鉀和甲醛熏蒸消毒雖然效果較好,但只能用于空舍消毒。
3.2 筆者在實踐中常推薦養殖場、戶采用河南洛陽某生物企業生產的一種戊二醛苯扎溴銨復合型消毒劑,進行帶雞或帶豬熏蒸消毒。由于本品耐95℃高溫,因此用法將本品按照1:20的濃度用水進行稀釋,等量分成每份3.5公斤,放置于取暖燈下進行蒸發,液面距燈面5-6厘米,基本上8-10小時就能蒸發完。熏蒸效果主要表現在:
3.2.1 由于本品氣味清香,含有的醛離子能與空氣中的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結合,能明顯降低圈舍內刺鼻氣味,因此熏蒸完后圈舍內氣味較熏蒸前清新。
3.2.2 在密閉環境中可以使消毒劑有效成分與空氣中懸浮的病原微生物進行最長時間和最大面積的接觸與反應,更能起到殺滅空氣中的病原微生物。
4 鑒于以上消毒效果,筆者建議采用三種方式相結合的方式,但應做好以下注意事項:
4.1 選購國內優秀生產廠家生產的消毒產品。
4.2 選購的產品應按標注的用法、用量使用,避免盲目加大或減少用量。
4.3 兩種及兩種以上消毒產品同時使用時,注意化學反應,避免互相沖突。
4.4 兩種及兩種以上不同成分的消毒產品若需交替使用時,應間隔3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