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同居 陳濤
[中圖分類號] S858.2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3-0259-01
豬瘟和豬弓形蟲病給養豬業造成很大威脅,一旦發生,如不及時防控,造成的損失難以承受。因兩種病的臨床癥狀十分相似,如果對這兩種病不十分了解,很難鑒別診斷,不對癥的治療既浪費資金又貽誤防治的最佳時機,也會造成豬對藥物的耐藥性,給養殖場(戶)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本文主要介紹豬瘟和豬弓形蟲病在病原、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病理變化等方面的區別,為生產上鑒別診斷提供幫助。
1 病原學
1.1 豬瘟
俗稱“爛腸瘟”,是由黃病毒科豬瘟病毒屬的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接觸性的惡性傳染病。豬瘟病毒是單股正鏈RNA病毒,病毒粒子呈圓形,大小為38~44nm,核衣殼是立體對稱二十面體,有包膜。豬瘟病毒在細胞質內復制繁殖,無凝集紅細胞功能,對乙醚比較敏感,而對溫度、紫外線、化學消毒劑等具有較強的耐受力。
1.2 豬弓形蟲病
又稱弓形體病或弓漿蟲病,由剛第弓形蟲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寄生蟲病。豬弓形蟲屬于球蟲亞綱,真球蟲目,等孢子球蟲科、弓形體屬。弓形蟲的有性生殖階段只能在貓科動物上寄生發育為卵囊隨貓糞排至環境,并在環境內成熟為有感染力的孢子化卵囊,豬誤食豬弓形蟲卵囊而感染,弓形蟲卵囊有很強抵抗外界環境的能力。
2 流行病學
2.1 豬瘟
一年四季都能發生,任何品種、年齡、性別的豬都容易感染,但30日齡內的仔豬因受母源抗體的保護不易發病,大于30日齡易感性增加。本病常常為急性暴發,先發病的豬多無明顯癥狀就突然死亡。該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較高。
2.2 豬弓形蟲病
流行于夏季和秋季較炎熱的季節,不同年齡、性別、品種的豬都能感染該病,但主要感染架子豬,多因誤食卵囊而被感染。豬弓形蟲病以經口感染為主,亦能通過受傷的皮膚以及黏膜感染,若懷孕母畜感染該病,可經胎盤感染胎兒。
3 臨床癥狀
3.1 豬瘟
患病豬表現突然發病,高熱稽留,全身痙攣并伴隨四肢抽搐,且皮膚和粘膜多有發紺現象。眼睛粘膿性分泌物增多。耳朵、四肢內側和腹下的皮膚可見出血斑點。患病豬前期表現為便秘,后期轉為腹瀉,且糞便多有粘液。
3.2 豬弓形蟲病
主要表現為高熱稽留,皮膚常有出血斑點,大便較干燥。患病豬呼吸比較困難,多呈腹式呼吸。一些患病豬伴有咳嗽、嘔吐和流鼻液的癥狀。患病豬腹股溝淋巴結顯著腫大,并且懷孕母豬出現流產。
4 病理變化
4.1 豬瘟
剖檢呈現為腎臟和膀胱有點狀出血,脾臟有出血性梗死,慢性病例回盲瓣處有紐扣狀潰瘍。肝臟部位沒有灰白色壞死灶,肺臟沒有間質增寬,沒有膠凍樣物質。全身淋巴結有充血、出血現象,切面多為大理石狀。喉頭,膀胱粘膜有出血點。盲腸和結腸有鈕扣狀潰瘍。
4.2 豬弓形蟲病
剖檢呈現肝臟腫脹,且有壞死灶。肺臟腫脹變大,呈暗紅色,間質增寬,含大量漿液。脾臟腫脹,有出血點,部分萎縮。大腸、小腸和胃有出血點。肝臟部位有零散的出血點和壞死灶,淋巴結充血腫脹并伴有出血點和壞死點,腦實質充血、水腫、壞死。腎臟腫脹,有出血點。
5 診斷
5.1 豬瘟
5.1.1 豬體回歸感染 采集患病豬病料經剪刀剪碎、碾磨器研磨、加入生理鹽水、經無菌處理后備用,準備兩組易感仔豬,一組注射豬瘟抗血清,另一組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一周后將處理的病料接種于上述兩試驗組,飼養一段時間觀察是否發病,若注射豬瘟抗血清組不發病,另一組發病即可確診。
5.1.2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采集患病豬血液并分離血清,按照豬瘟診斷試劑盒的要求,于包被抗原的反應板中加入待檢血清,并作陰陽性對照,孵育后洗板,加入酶標抗體,孵育后再洗板,加顯色液,作用一段時間后加入終止液,酶標儀450nm讀取數值。根據說明判定結果。
5.1.3 正向間接血凝試驗 采集病豬的血液分離血清,加入96孔V型板遞倍稀釋,并作陰陽性對照,然后每孔加入豬瘟正向血凝診斷液并振蕩均勻,室溫放置1.5--2小時,即可判定結果。
5.2 豬弓形蟲病
5.2.1 顯微鏡檢查 采集患病豬的肺和支氣管淋巴結進行涂片,吉姆薩染色鏡檢,若檢出弓形蟲即可確診。
5.2.2 接種動物 無菌取病死豬的肺淋巴結,經碾磨機碾碎、生理鹽水稀釋并離心處理后,取上清液接種于小鼠腹腔,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如果出現臨床癥狀后取腹水進行涂片,染色鏡檢,若見到弓形蟲即可確診。
6 防治措施
無論防治何種疫病,養殖場都要加強管理,嚴防從外界引進傳染源、切斷疫病的傳播途徑和提高豬群的整體抵抗力。嚴格貫徹自繁自養、全進全出、徹底消毒的方針。
6.1 豬瘟的防疫措施
養殖場要定期免疫豬瘟疫苗,提高豬群整體免疫力。豬場應全面檢疫,防止引入豬瘟病毒感染的豬;應加強養殖場飼養管理和消毒衛生工作,欄舍嚴格執行定期消毒。日常要嚴格對豬群進行抗體水平監測,根據抗體水平的情況,進行補免,預防豬瘟的發生。對疫區內假定健康和受威脅的豬,應馬上給予免疫豬瘟弱毒疫苗,可以保護大部分的豬不被感染。
該病治療效果不好,成本較高,豬群一旦發病,應立即對整個豬場進行封鎖、撲殺,并做深埋或焚燒等無害化處理,豬場的用具,欄舍,場地等都要徹底消毒,疫區受威脅的假定健康豬,應立即注射豬瘟弱毒或滅活疫苗。
6.2 弓形蟲病的防治措施
嚴禁養殖場內出現貓,以防水和飼料被污染,飼養人員不得與貓接觸,平時做好監測工作,陽性病例及時隔離治療。病死豬等做無害化處理,對豬舍、用具、場地等用苛性鈉徹底消毒,糞便等進行生物發酵,養殖場定期滅鼠滅蠅。在弓形蟲病的流行季節,可以在飼料中添加磺胺嘧啶和乙胺嘧啶,連續飼喂7天,可防止該病的發生。
豬群一旦發病,應立即采取措施,隔離已經發病的豬,淘汰病情嚴重的豬,無害化處理病死的豬。對豬舍內外場所進行徹底消毒。整個豬群立即注射復方磺胺嘧啶鈉注射液連用3--5天,一般即可得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