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萍
[摘 要] 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是一個少數民族自治縣,也是國列、省列是貧困縣。‘十二五期間,隨著國家對少數民族地方尤其是貧困地區的大力投入,農村面貌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農村自來水入戶率達到了95%以上,廣大群眾受益匪淺。但是隨著項目的建設,給管理工作帶來了壓力。人才方面,管理經驗,管理經費等方面的工作,考驗著政府管理部門,作為在基層工作的水利工作者,值得我們去研究和深思。
[關鍵詞] 農村 飲水 安全
[中圖分類號] S277.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3-0286-01
前言
“十二五”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國對農村基礎設施的不斷投入,廣大農村地區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鄉村道路硬化暢通,自來水戶戶通,村村通動力電,敬老院,幼兒園等硬件設施的不斷完善,徹底改變了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隨著硬件設施的不斷完善,但是我自己在基層工作多年感受到,軟件建設與硬件建設相距較大。尤其是近幾年實施的精準扶貧政策,國家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的廣大農村地區,相當一部分群眾產生了國家應該給予、我不脫貧是國家的事。滋生了懶漢思想,對發展沒有動力,沒有積極性,小安即富。抓軟件就是積極主動的教育廣大群眾熱愛共產黨,堅決跟黨走,知恩、感恩,珍惜眼前來之不易的成果。愛惜本地的基礎設施。提升他們的發展動力和創造力。這是目前廣大基層工作人員迫切的任務之一。作為水利工作者應該在農村自來水給廣大群眾帶來便利的同時探討和研究如何管理好這些硬件設施,使其發揮最大的效益,讓廣大群眾長期受益,助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1 目前農村自來水的管理現狀
目前我國農村自來水管理不是太均衡,根據不同的地區條件,有不同的管理辦法。北部干旱地區主要以政府監管,企業運行為主。個別貧困地區直接由政府部門運行管理。比如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他們的農村自來水管理是由政府的水務水電局來具體管理,在水務局下設了幾個管理分站,各分站分片管理本區域的供水、收費、維護等業務,各自為政,有獨立的財務,是純粹的政府部門,不能形成統一的管理。由于體制、編制等問題不能引進人員,已經嚴重地影響了項目工程的運行壽命,提高了運行成本。廣大人民群眾不能長久、持續地享受自來水帶來的便利,也給國家投資帶來了嚴重的損失。
2 農村自來水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 沒有統一的管理,不能形成合力。各分站之間管理不均衡。
2.2 各管理分站是政府的職能部門,沒有合理的獎罰機制,發展沒有動力。
2.3 各分站的水費不能足額征收,政府不能補貼,維護運行資金沒有著落,致使項目帶病運行。
2.4 工作人員業務水平低,人員少,積極性不高,制約發展。
2.5 廣大群眾素質較低,水利設施破壞嚴重,繳費意識不強。
3 解決的辦法
3.1 由政府部門設計制定獨立的管理部門,統一管理,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各分站統一管理。政府部門應該放權,給予管理單位自主的人事權利,招聘引進相應的專業人才,實行企業化的管理,完善獎罰機制,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政府部門不能參與具體的管理事務,給管理單位自主的發展空間。由于水利事業本來就是民生事業,不是以盈利為目的的,所以要政府部門、管理單位、受益群眾共同參與來管理,才能發揮出更大的效益。政府部門應該拿出一部分運行維護資金,來保證項目的正常運行。政府部門在監管的情況下放開水價,由管理單位按照成本加微利的原則制定水價,達到良性循環,以水養水的目的。
3.2 強化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源的保護和管理。明確水源保護的范圍。在開展農村飲水工程水源地保護中,地方水務部門應該聯合國土部門、環保部門、防疫部門對所有農村自來水水廠的水源地進行全面的檢查,不留任何死角。并且全部打樁定界,設立警示牌,并且明確告知嚴禁在保護區內采沙、建筑、放牧等人為活動。定期或不定期對保護區巡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不留隱患,不留死角。建立縣級水質檢測機構,定期化驗檢測水質,把各項指標嚴格控制在飲用標準范圍內,讓廣大人民群眾吃上干凈、衛生是自來水。加強部門聯動機制管理,水務部門、公安部門、環保部門、衛生部門以及水政聯合執法,加大對水源地保護范圍內的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確保水源地的水質安全。建立健全應急處置能力,進一步完善水源地保護區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成立應急救援隊伍,配備應急物資,落實各項應急處理制度,不斷提升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加強水政執法力度,對故意對供水設施破壞的事件要從快、從嚴、從重處理,加大違法成本,使故意破壞者知道違法的代價。
3.3 明確責任,合理分工。政府部門應該發揮其職能作用,強化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成后的運行管理和監管,逐層落實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運行管理責任,而且要建立長效穩定的農村供水運行管理經費投入機制。管理部門應該對水源、水廠、凈水設備,調蓄水設備、輸水主管道進行管理維護,確保安全、穩定運行,合理調節和配給水資源,使廣大群眾均衡受益。村級管網應該由受益區群眾自行管理(或由鄉、村、群眾聯合),原因是管理單位不可能面面俱到,再就是降低運行成本,還有就是提高群眾愛護水利設施的意識,知道壞了就吃不上水。并且能夠增強廣大群眾節水意識。
3.4 加強管理單位內部管理。加強工作人員培訓力度,尤其是業務知識的培訓,使其盡快適應工作環境,牢固樹立不怕臟不怕苦的精神。加強統一的財務管理制度,執行收支兩條線,使財務公開透明。健全高效的應急搶險隊伍,對應急事件有妥善的預案。建立長期有效的報修投訴熱線,相互約束,提高服務能力。保證應急設備、材料的儲備,達到應急事件隨時處理,保證正常的供水效率。加強管理單位內部督查力度,管理單位內部成立專門的督查部門,對工作人員的違紀問題、不作為亂作為,私拉、亂接、破壞計量設備等行為進行督查,并且督促各部門之間相互協作,達到管理部門良性運行的目的。
3.5 大力加強執法和宣傳力度。加強執法力度,對那些私拉亂接,故意破壞供水設施,破壞計量設備,破壞水資源等違法行為的單位和個人,應該加大處罰力度,提高違法成本,公安部門、水政部門應該聯合執法,經常巡視,威懾違法犯罪分子。加強宣傳力度,管理單位應該經常在人員密集場所大力宣傳水利法規、政策以及地方性條例,教育群眾那些事可做那些事不可以做,提高群眾水是商品的意識,養成良好的用水節水習慣,達到人水和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