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馬菲 本報記者 趙覺珵 ●盧戈
韓國新總統文在寅匆匆履職,外界紛紛猜測他將打出怎樣的“經濟牌”。10日,韓國股市一度上沖至2320點以上,再創歷史新高,但此后又迅速下跌。外媒分析稱,投資機構及市場對韓國經濟前景“態度微妙”。在“后樸槿惠時代”,新總統首要任務仍是振興經濟。能否為目前面臨“內憂外患”的韓國經濟打開局面,要考驗新總統的手腕。
從“冬季長眠”中醒來
彭博社10日報道稱,文在寅當選韓國總統后的具體政策仍是未知數,但他的當選至少降低了政治動蕩風險,穩定了市場信心。在總統選舉日前,韓國股市已經連續3個交易日刷新歷史新高,最終他當選后,10日韓國KOSPI指數高開,但最終收跌0.99%。
韓聯社報道稱,目前韓國經濟可謂從“冬季長眠”中醒來并進入恢復期,宏觀經濟狀況尚可。韓國銀行李柱烈總裁表示,一季度韓國經濟環比增長0.9%,增速和景氣回升勢頭超過當初預想。但民間消費增速放緩最令人擔憂。目前韓國家庭負債高達1300萬億韓元,受美國加息影響,償還負擔不斷加重,從而拖累消費增長。同時,受造船等產業結構調整影響,韓國就業市場情況惡化,特別是青年失業增多,也將給家庭收入和消費增長帶來負面影響。
改革將“小步慢跑”
彭博社報道稱,基于國內呼聲,韓國新總統上臺后首要課題仍是經濟。此前樸槿惠政府宣稱要推動勞動、金融、教育和公共部門四大改革,但受到各方抵制而成果有限。韓國新總統主張減稅與放松監管,并宣言要對財閥經濟進行改革,但目前看起來,許多問題很難短期內解決。
路透社稱,文在寅已委任保守派經濟學家金光斗作為自己的經濟政策顧問,其他經濟幕僚還包括前總統盧武鉉的經濟顧問、前世行和IMF高官趙潤濟和著名經濟學教授金相九。他們傾向于減稅和擴大財政開支,但外界很擔心其政策將加劇政府赤字。在財閥經濟仍掌握韓國經濟命脈,國際上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情況下,文在寅很難大幅調整保守派政府所遵循的政策,其所聲言的、新增以公共部門職位為主的81萬個就業崗位計劃也有可能撞墻。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笪志剛1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今年一季度數據來看,韓國經濟得到恢復性增長,但這種增長是很脆弱的。笪志剛分析稱,韓國經濟目前存在財閥體制、家庭債務攀升、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韓國企業競爭力下降等多方面問題。對于文在寅而言,想要維持經濟的恢復性增長,需要努力促進就業、縮小貧富差距以及對大企業制度進行改革。“鑒于韓國社會目前處于一個撕裂狀態,文在寅的經濟政策一定是以‘穩健為中心的”,笪志剛認為,文在寅的經濟改革會是循序漸進、“小步慢跑”。
中韓貿易或迎來轉機
在對外貿易方面,韓聯社稱,文在寅曾表示,今后將強化通商、外交領域對外交涉能力,本著維護韓國利益的原則,積極應對美國特朗普政府對韓美FTA再協商、韓國出口產品反傾銷調查等貿易保護主義行為,以及中國政府的“薩德”反制等復雜局面。此外,文在寅還將致力于培育企業競爭力,加大對中美兩國以外的其他市場的開拓力度。但外界認為以上幾條“戰線”,韓國均很難占得便宜。
英國《金融時報》稱,由于政治形勢的惡化,韓國在東北亞的區域經濟政策已經陷入嚴重困境,這對于現任政府的策略能力是一大考驗。
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中韓經貿關系目前處于低谷期。笪志剛認為,韓國新總統的當選為改善中韓經貿關系、深化中韓自貿區框架下的合作、恢復兩國間旅游和民間交往提供了一個好的契機。但笪志剛也表示,中韓間經貿的惡化既有政府層面影響,也有中國經濟減速、世界經濟弱勢復蘇、韓國企業從中國向東南亞進行產業轉移等市場因素,文在寅希望改善中韓經貿關系還是會面臨一定挑戰。此外,文在寅提名的新總理李洛淵是個知日派,這折射出文在寅希望改善韓日關系,深化韓日經貿關系。▲
環球時報2017-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