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和幾個好朋友帶著孩子聚了一次餐,是在一家還算體面的餐廳里。
臨近餐桌的一個男人突然單膝跪地,拿出一顆大鉆戒,向女友求了婚,把我們幾個已婚婦女羨慕不已。
于是接下來的話題,自然是圍繞婚姻來了。正好在場的孩子中,只有恬恬一個女孩,我們幾個“老不正經(jīng)”的就調(diào)戲起小女孩來了:“恬恬長大以后想找個什么樣的老公啊?”
恬恬想了好一會兒才說話:“反正我不想嫁給爸爸那樣的。”此話一出,換我們幾個媽媽瞪大了眼睛。
“怎么?恬恬不喜歡爸爸嗎?是爸爸對你不好嗎?”
“不是,爸爸對恬恬很好,但他對我媽媽不好啊!他對媽媽不好,就說明爸爸不是一個好老公,那我將來才不要嫁呢!”恬恬向我們解釋道。
我忍不住繼續(xù)問恬恬:“爸爸怎么對媽媽不好了啊?”
恬恬接下來的一番話,才是讓我有動力寫這篇文章的原因,因為一個孩子都能看得如此透徹,我們這些成年人,尤其是男人,更應(yīng)該好好想一想。
爸爸要么下班以后很晚才回家,要么就是回到家以后就往沙發(fā)上一躺,打打電話,玩玩手機(jī),看看電視,從來不幫媽媽做任何家務(wù)。
而且,爸爸回到家以后第一句話保準(zhǔn)是:“什么時候能吃上飯啊?餓死了!”你們?nèi)绻幌嘈诺脑挘梢匀ノ壹铱纯矗莻€沙發(fā)上有一個坑,就是爸爸長年一個姿勢坐出來的。
有時候,媽媽身體不舒服,但爸爸都沒有一句關(guān)心的話,媽媽仍然要強忍著病痛繼續(xù)做飯。記得有一次,媽媽切菜時不小心割破了手指,鮮血直流,爸爸在沙發(fā)上聽到了,連動都沒有動,反而在客廳扯著嗓子責(zé)怪了媽媽一番:“都多大的人了,切個菜還能切到手?吃你做的飯可真難!”當(dāng)時,我看到媽媽眼里很委屈,但也只是隨便用水沖了沖,包上個創(chuàng)可貼就繼續(xù)做飯了。
每次爺爺奶奶來家里住的時候,媽媽就好像變成了一個小陀螺,一刻不停地忙活,起得比雞都早,就是為了給爺爺奶奶準(zhǔn)備早餐。
可即使是這樣,有一次,我還偷偷聽到奶奶和爸爸說媽媽的壞話:“你說說你賺錢容易嗎?你媳婦這一天天錢花的啊,都不帶眨眼睛的,那青菜還非得買包裝好的,明明論斤稱更便宜啊。我在你家沒干別的了,一天光幫她收快遞了……”
本以為爸爸會幫著媽媽說話的,可是他沒有。
我清楚地聽見爸爸說:“是是是,我得說說她了。您別生氣,您跟她生氣再氣壞了身子多不值當(dāng)啊!”
平時爸爸對我也好,對爺爺奶奶或者外人也好,都是和藹可親的樣子,可唯獨對媽媽,仿佛爸爸把所有的壞脾氣都發(fā)在了媽媽身上。
曾經(jīng)看過一個很有意義的小短片:一位父親去女兒家做客,他看到女兒忙得焦頭爛額,而女婿卻氣定神閑地看電視、喝咖啡、玩電腦,這位父親回到家后,意識到自己這么多年來對妻子的忽略和理所當(dāng)然,也為自己做了一個壞榜樣而感到內(nèi)疚。
我希望男人能夠像這個短片里的父親一樣,早點認(rèn)識到父親在家庭里,已經(jīng)不再是那個只需要賺錢養(yǎng)家就可以在沙發(fā)上躺出坑來的角色了。如果你當(dāng)不好父親,那你的女兒將來可能就會成為你妻子現(xiàn)在的樣子;而你的樣子,就是你女兒將來老公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