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婷
[摘要] 目的 研究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診護理效果與方法。方法 選擇2014年4月—2015年5月于該院就醫的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78例,隨機將其均分為研究組與參考組。每組39例,所有患者均以一般護理干預方法,而研究組則在以上基礎上配合急診護理干預方法,且展開組間對比。 結果 根據該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39例患者,總體護理滿意率為94.87%;而參考組39例患者,總體護理滿意率為74.3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比一般護理干預方法,采用急診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提升對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減少并發癥發病率,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急診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1(a)-0013-02
作為兩類常見的高危疾病,無論是糖尿病還是心肌梗死都會對患者造成嚴重的生命威脅,而兩類病癥都存在較高的致死率,且診治難度較大。特別是兩病同步并發,若未能選擇合適的治療和護理方式,往往會導致心力衰竭或急性呼吸道感染,甚至引發患者死亡,因而要保證患者的治療效果,選擇合適的急診護理干預措施是極其重要的。該次研究中,主要針對2014年4月—2015年5月于該院就醫的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78例采用有效護理干預措施,且取得顯著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于2014年4月—2015年5月于該院就醫的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通過病情確診,符合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確診標準,且隨機均分為研究組與參考組,其中研究組患者39例,男性26例,女性13例,平均年齡(43.9±4.6)歲,平均患病周期為(7.2±2.8)個月;而參考組患者39例,男性25例,女性14例,平均年齡(44.6±4.2)歲,平均患病周期為(6.8±3.1)個月。由以上基礎資料對比可知,兩組患者無論在年齡、患病周期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1.2 排除標準
該次研究將排除以下患者類型,即①嚴重其他心肺功能障礙或者腎臟、血液病變患者;②妊娠期孕婦或產婦;③對護理流程不認同,拒絕依從護理干預流程的患者[1]。
1.3 護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一般護理干預,護理干預包含心理干預、常規護理、溶栓護理以及飲食干預。基于以上一般護理方法,研究組則配合急診護理干預。一般護理干預為:①心理干預:對于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治療而言,護理人員則應當加大對患者心理干預,特別是對負面心理進行疏導,讓患者通過閱讀、聽輕音樂的方法轉移注意力,以緩解心理壓力;②常規護理,護理人員應當注重對患者的各項數據指標的統計,每日要定時檢測患者的血糖數據,實時檢測血糖指標變化,對基本生命體質指標進行監測,出現緊急狀況時,應當給予及時搶救,同時通知主治醫師;③溶栓護理,主要是對心臟血液中的血栓進行溶解,溶解一般選擇溶栓酶進行操作,溶栓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當密切留意患者心電圖形情況,統計心律改變特征;④飲食干預,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飲食進行科學規劃和配比,即讓患者多攝取少脂肪、無糖食品,加大高蛋白食物的攝入,且需要把握患者的營養平衡,進而達到提升患者免疫力的效果。
研究組則在以上基礎上配合急診護理,急診護理流程包含生活干預與運動輔助,首先是生活干預,則讓患者定期臥床休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即不吸煙不喝酒,少食多餐,避免情緒過激或疲勞過度,按時睡眠,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再者是運動輔助,特別是對于心肌梗死治療,一般1~2個月療程就可結束,而這時護理人員可協助患者完成一些簡單的康復運動,強化心肌恢復速度,加快康復速度,而且需要遵循幾個原則:①挑選符合患者身體特點與能力的運動,保證患者能長期堅持運動;②把握運動量均衡,即遵循主治醫生建議,選擇合適的運動量;③康復運動不斷深入,特別是在患者病情逐漸好轉穩定,運動量應當是慢慢增加,從而能進一步提升與激發患者的身體機能,以達到預期效果[2]。
1.4 相關指標計算
總體護理滿意率計算:總體護理滿意率(%)=(十分滿意例數+滿意例數)/各組總例數×100%;并發癥發病率計算:并發癥發病率(%)=所有并發癥例數之和/各組總例數×100%[2]。
1.5 統計方法
該研究運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開展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通過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總體護理滿意情況對比
根據該研究結果顯示,在總體護理滿意率對比方面,研究組39例病患,十分滿意18例,滿意20例,不滿意5例,總體護理滿意率為94.87%;而參考值39例病患,十分滿意11例,滿意14例,不滿意18例,總體護理滿意率為74.36%。
2.2 并發癥發病情況對比
根據該研究結果顯示,在并發癥發病率對比方面,研究組39例病患,心律異常3例,心力衰竭3例,急性感染4例,并發癥發病率為25.64%;而參考值39例病患,心律異常3例,心力衰竭20例,急性感染8例,并發癥發病率為51.28%。
3 討論
目前,無論是糖尿病還是心肌梗死,都是我國常見的高危型疾病,而且發病人數較多,發病因素較為多樣,特別是對于糖尿病而言,發病因素可以涉及到多個方面的內因和外因,而且治療需要較長的周期。而心肌梗死就是糖尿病較為嚴重的并發癥之一,而糖尿病并發心肌梗死也是很多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更多研究資料顯示,通過科學的急診治療能強化病患的預后質量,特別是在護理過程中強化心理、運動以及飲食等多個方面的護理,能大大減少糖尿病并發癥產生概率,從而達到提升患者生存質量的目標[3]。該研究結果顯示,在各組總體護理滿意率對比方面,采用一般護理干預的研究組39例患者總體護理滿意率為94.87%;而采用一般護理干預配合急診護理的參考組39例患者總體護理滿意率為74.36%;而在各組并發癥發病率方面對比,研究組39例患者并發癥發病率為25.64%,而參考組39例患者并發癥發病率為51.28%,以上兩組的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由此可見,對比一般護理干預方法,采用急診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提升對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病患的臨床護理效果,減少并發癥發病率,值得臨床廣泛推廣與運用。
[參考文獻]
[1] 袁利娟.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診護理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8):223.
[2] 吳彥麗.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護理方法與體會[J].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4(3):141-142.
(收稿日期:2016-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