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能熟練地運用外語來進行涉外經濟工作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畢業生的最基本技能,在該專業的本科教育中使用雙語教學是實現更好地培養既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又通曉外語人才的有效措施。本文著重研究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雙語教學的系統性,從雙語課的定位、外語畢業標準、課程設置、外語教學比例、教材選用、師資配備、雙語教學評價七個方面進行分析和探討。
Abstract: It's a basic skill for 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graduates to handle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with fluent English. We take bilingual teaching as the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the talents for acquiring bo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fluent foreign languag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systemic bilingual teaching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major, analyzing the proportion of bilingual course in curriculum, the semesters suitable for start bilingual courses, the different stage teaching methods, the text book, teachers and systemic evaluation on bilingual teaching result.
關鍵詞: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雙語導入;課程定位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major;bilingual teaching;teaching reform
中圖分類號:F740.4;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14-0152-04
0 引言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以下簡稱國貿專業)是一門涉外性極強的經濟類專業。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國貿專業畢業生使用英語在涉外經濟貿易政府部門、外貿企業、外資企業、國際貨運公司、保險公司及相關行業從事進出口管理、貿易等相關工作。對該專業的學生來說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外語運用能力是必備的兩項基本能力。因此,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教育中使用雙語教學是培養社會需要的高質量涉外經貿人才的必要措施。
然而,不少學校在設置雙語課時,沒有組織雙語課教師和專家對雙語課的開設做調查和研究,因此課程設置和具體要求缺乏系統性。很多雙語課教師沒有系統的雙語教學步驟和方法,不了解本門課程在整個專業課程設置中的地位,不清楚如何針對學生的現有外語水平和前后課程的銜接采取相應的系統性雙語教學。因此造成該專業學生的雙語學習達不到預期的培養目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影響了專業培養質量。
系統性的雙語教學是提高國貿專業雙語教學質量與水平的一個重要措施,本文從國貿專業的雙語教學定位、外語畢業標準、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教材選用、師資配備和教學評價體系這七個方面的系統性進行研究與探討。
1 國貿專業的雙語教學定位
國貿專業是在整個經濟類專業中是涉外性較強的一個專業,在實際工作當中必須使用外語來進行專業操作,對該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之一就是掌握熟練的外語和扎實的專業知識。因此對該專業的雙語教學定位就不能等同于經濟類的其他專業,必須具備自身的特點和要求,否則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
首先,必須明確國貿專業的雙語教學是使用外語為基本教學語言來教授學生專業知識。語言是工具,專業知識是目標。語言和專業知識具備同等重要的地位。
第二、必須明確國貿專業學生的外語水平畢業要求應該高于經濟類其他專業的畢業生,僅次于外語專業畢業生的要求。在專業外語的聽、說、讀、寫四項能力上均應該達到熟練的標準。本專業學生的外語要求偏重于國際商務方面的實際運用,不要求達到外語系畢業生的翻譯水平和文學水平。
第三、在整個課程體系上,國貿專業屬于經濟學科,學生必須具備扎實的經濟學基礎,因此在專業課模塊開設的雙語課不能和外語系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要求等同,而應該具備更強的專業性和操作性,充分體現本專業的特點。
2 國貿專業的外語畢業標準
雖然國家教育部不再規定大學英語四六級與學位證掛鉤,但國貿專業的專業特性要求學生的外語水平不能和經濟類其它專業畢業生等同,外語水平不夠的畢業生將無法勝任本專業的工作。然而,由于目前缺乏對于該專業畢業生外語畢業水平的一個標準和要求,造成不少學生放松對自己的外語要求,本專業的四六級過級率大幅下跌,不少學生在上雙語課時也不按照教師要求認真預習專業詞匯,對雙語課采取排斥態度。學校對雙語課教師的要求與測評一般都較為嚴格,但對學生卻沒有具體的要求,這樣容易造成雙語教學中“教”與“學”的失衡。因此筆者認為根據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特點,設定科學合理的畢業生外語畢業標準有利于提高本專業畢業生培養質量,更有利于提高雙語課的教學質量。
由于在大學英語課程的考試和雙語課程的考試中,試卷的出題和評分均由本校教師來進行,其難易程度各異,無法達到一個全國統一的衡量標準,不利于用人單位的識別。故建議采用一項全國統一的且能得到全社會認可的考試作為本專業畢業生的外語畢業水平標準。四六級仍舊是一個具備可行性的選擇。
3 國貿專業的系統性雙語課程設置
在國貿專業的教學計劃中,課程分為公共基礎課、學科基礎課、專業技能課、選修課和實踐課五大部分。合理的雙語教學課程設置是系統性雙語教學極為重要的一步。在實施本科四年的課程設置時,必須對專業的知識結構做出合理的整體性規劃,并在課程體系中根據專業需求安排雙語課教學。因此,在設置雙語課時應該采用循序漸進、凸顯專業性和可操作性這三大原則。
3.1 公共基礎課部分
進入雙語課學習的學生必須達到一定的外語基礎,否則會嚴重影響雙語課的教學效果。如果學生單詞量和外語基礎太差,雙語課教師勢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翻譯專業課內容,這樣不但會影響教學進程而且還會限制專業課的深度,會給雙語課的教學帶來極大的難度。因此在正式進入雙語課教學之前的課程設置上必須要有一個準備階段。這個準備階段就是公共基礎課部分的大學英語教學階段。
在公共基礎課部分的教學計劃中,大學英語的聽、說、讀、寫這四部分的學時數和學分都將近占到這一部分的50%。作為雙語教學的前期基礎課,大學英語的開設學期為第一學年和第二學年。我們建議這一部分的期末考試以大學四、六級模擬試題為試卷模式。國貿專業的教學必須打好英語基礎,才能做好迎接雙語課教學的充分準備。
3.2 學科基礎課部分
國貿專業隸屬于經濟學,學科基礎課的理論知識性較強,本專業學生要構建自己完整的知識結構必須以經濟學為基礎。本階段的課程設置要求學生掌握牢固的學科基礎知識,沒有扎實的學科基礎知識,學生在進行雙語課學習的時候就會遭遇外語和專業的兩難困境,容易造成學生畏難厭學的情緒。
學科基礎課部分不建議大量開設雙語課,大多數課程還是應該以中文上課為主,以便給學生打下堅實的專業理論基礎,為下一步的專業技能課做好專業知識的鋪墊。但是學科基礎課中的《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本身就源自西方的《經濟學》,教師可選曼昆的英文版《Principles of Economics》部分章節和案例來作為輔助閱讀材料,曼昆的原版教材作為世界最成功的經濟學教材之一,分析了大量經濟社會的現實案例,學生非常愛讀。在以中文為主的教學中輔助加入這樣的英文閱讀資料,能引起學生對閱讀原版經濟學著作的濃厚興趣,也為下一階段的雙語教學做好鋪墊,讓學生有循序漸進進入雙語課堂的準備。
3.3 專業課部分
專業課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中是實踐操作性較強的課程,基本都會需要使用外語作為基本語言工具才能進行運用。因此如果在師資力量充足的情況下,這一部分80%的課程均可開設為雙語課,這是經濟類其它專業的專業課無法比擬的。例如《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市場營銷》、《國際金融》《國際結算》、《國際物流》、《國際商務談判》、《國際商務單證實務》、《國際商法》等課程均可根據課程性質和學生外語的提升情況選擇采用初級階段、中級階段或是高級階段的雙語教學模式。
這一階段的雙語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學習使用英文來掌握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該階段雙語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核心內容是專業內容,外語是作為一個學習工具和學習手段。這一階段的雙語教學對教師的要求比較高,需要教師具備較強的外語語言能力,同時又有較強的專業知識,還要懂得教學技巧和學生心理學,這樣才能帶領學生克服心理上的語言障礙,讓學生帶著興趣并付出雙重的努力來學習使用外語去掌握專業知識。在周圍都是中文的環境中要做到這一點確實不容易,需要教師和學生都付出雙倍的努力。
3.4 選修課部分
體現國貿專業雙語教學最高水平的部分就在選修課部分。由于學生的外語水平和努力程度不一,專業課的雙語教學部分為了保證所有學生都首先能掌握牢固的專業知識,不至于因為語言的問題而連專業也沒有學好,教師是無法100%運用外語課件和外語授課語言來進行教學的,但是這樣就無法滿足部分尖子生的雙語學習要求,也無法培養出更高質量的國貿專業雙語畢業生。因此,為滿足這部分學生的精英化教學需求,對有興趣、并且外語能力達到要求的學生,應該給予在選修課部分開設全英文的雙語專業課教學。由最好的雙語教師開設小班進行全英文的雙語教學。這部分學生的學習成效也將在學生中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應,并帶動專業課雙語教學的整體學生學習熱情。
3.5 實踐課部分
在實踐課部分,要求學生在校內的仿真化模擬操作課上根據模擬工作環境使用英文,在校外全真化的工作實踐中檢驗自己的專業技能和英文運用能力。實踐課部分的英文運用,將讓學生在畢業前有機會檢驗自己運用外語進行專業工作的水平,并根據檢驗情況調整并彌補自己的學習,以便在正式邁出校門時能達到一個合格的國貿專業畢業生的水準。
4 國貿專業的系統性四階段雙語教學法
雙語教學不同于常規教學,它是用英語來講解學科內容。教師能否采用恰當的、系統性的教學方法對教學效果將產生重要的影響。同時,教師要明確以專業為核心,以英語為工具的教學目標,切忌不能把雙語課上成是英語翻譯課。根據多年的雙語教學經驗,和對500多名學生及多位高校雙語課教師的訪談和調研,我們提出國貿專業的四階段雙語教學法。
準備階段:在大學一年級和二年級強化大學英語教學,以通過大學四、六級考試為檢測標準。通過對學生聽說讀寫的訓練,做好下一階段雙語教學的準備。
初級階段:在大學二年級和三年級的部分學科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中采用以中文教材和中文教學為主,核心概念和簡單表述采用英文,部分閱讀材料采用英文原版資料。這部分的英文教學在30%左右,讓學生在牢固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開始對雙語學習產生興趣,并開始進入雙語學習的狀態。
中級階段: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英語基礎和學科專業知識基礎之上,大量專業課的雙語教學進入中級階段。教師采用中英對照的雙語教材或是簡單一些的全英文教材,上課時采用50%左右的英文講課,作業和練習也盡量使用50%以上的英文,讓學生適應雙語學習狀態。
高級階段:在部分學生的英語基礎和專業知識都比較扎實的基礎上,可以由資深的外籍教師和海歸教師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全英文教學,讓優秀的學生不出國門一樣可以憑借一口流利的外語、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進入高收入的外經貿單位工作。
在每一個階段的課堂上,教師都需要根據課程的性質和不同的教學內容,并結合學生的興趣,運用教師的教學機智,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完成專業學習和外語學習的雙重任務。
5 國貿專業系統的雙語教材建設
教材是教學的載體,雙語教材的選擇對國貿專業的雙語專業課教學非常重要。
在本專業的雙語教學初級階段即公共基礎課部分,教材應采用中文教材,但教輔資料和給學生的擴展閱讀資料可以是英文資料。例如《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的教輔資料完全可以是曼昆的原版教材中的節選和美國商業周刊的英文原文。
在本專業雙語教學的中級階段,即專業課階段可采用中英對照的雙語教材或經過改編的全英文教材。例如《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結算》《國際商務談判》《國際市場營銷》等課程的教材均不應采用原版教材,而應該采用中英對照或經過改編的全英文教材,這樣可以讓絕大部分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學會專業外語,做到讓專業外語成為一種學習的工具,在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提高專業外語的水平,絕不能讓艱深晦澀的原版外語成為學習專業知識的一種障礙。
在本專業雙語教學的高級階段可采用全英文原版教材,配合教師的全英文講解,讓一部分專業成績較好同時外語水平較高的同學能夠全面拔高。由于能進入這一階段學習的學生較少,因此較為昂貴的原版教材可以由學校進行一部分補貼。這一部分就如同金字塔的塔尖,讓原版教材來配合高級階段的雙語教學是培養本專業精英人才的必要措施。
6 國貿專業的系統性雙語教師配備
教師是整個教學工作的直接實施者,是教學的靈魂。雙語教師對于雙語教學的推動和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雙語教學過程中只配備外籍教師和海歸教師,不但成本高難度大而且并非就一定能達到良好的效果。不少學生反映老師在課堂上的全英文講解一句也聽不懂,坐在課堂上不但外語沒學到,連專業知識也沒學到,這樣就完全扭曲了雙語教學的目的。因此,針對專業性質和雙語教學循序漸進的遞進層次階段,在雙語教師的配備上注重分層次、梯隊式的系統性配置對提高雙語教學效果將是非常重要的。
針對國際經濟與貿易的專業特性。在初級階段的雙語教學中可以配備教學經驗豐富,理論基礎扎實的老教師,這些教師一般都具備較高的科研水平,英文閱讀能力較強但口語能力欠缺,在雙語教學的初級階段能教會學生核心概念的英文詞匯并指導學生閱讀英文的教輔材料,關鍵是能給學生打下堅實的專業知識基礎。這些教師在普通高校中都是資深的老教授,他們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扎實的專業知識能給學生的雙語學習開一個好頭。
進入中級階段的雙語教學基本都是專業課,國貿專業課的特點就是大多需要使用外語來進行商務的溝通和技能的操作。因此,這一階段的雙語教師需要具備較強的外語能力和專業技能。有外經貿單位工作經驗的“雙師型”教師比較符合這一條件,這些教師具備豐富的外貿實戰經驗,在長期與外商打交道的過程中又練就了較強的外語口語,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往往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外語水平和接受能力將專業知識和技能用由簡到難的外語傳授給學生。同時因為這些教師的實際案例比較豐富且真實,用簡單外語講解給學生的時候能激發學生用外語學習專業的興趣。然而,這樣的“雙師型”教師目前在高校執教的數量還較少。原因是目前大多數普通高校引進的教師都需要具備博士學位,而“雙師型”+“雙語型”教師的學歷能達到博士的就非常稀有了。大多數海歸教師在完成博士學位后回國,他們的外語和科研比較強,但工作經驗都比較淺,難以游刃有余地幫助學生既掌握操作性較強的專業知識又練就過硬的外語。因此,如能適當放寬引進“雙師型”+“雙語型”教師的學歷要求,則國貿專業雙語教學中級階段的雙語教師就能得到保障,否則僅以海歸教師來擔任這一階段的雙語教學任務,則外語提高有保障但專業技能的學習水平難以保證。
國貿專業高級階段的雙語課開設在選修課階段,是在學生的專業技能學習已經得到保障的基礎之上進入的全英文學習。此階段配備外籍教師或語言能力非常強的海歸教師比較合適。能進入該階段的學生都是本專業的尖子生,進入全英文的學習狀態對這部分學生雙語能力的提高作用會非常大,同時進行全英文教學的外籍教師和海歸教師也能最大程度地發揮他們的語言特長,并體會到教學的愉悅與成就感。
7 系統性的雙語教學效果測評
在系統的雙語教學過程中,構建有效的雙語教學效果測評,并不斷將信息反饋給教師和學生是不斷提高教師雙語教學水平和實現學生雙語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和措施。本專業分別針對教師和學生提出系統性的效果測評方式。
7.1 對學生的評價
①通過每學期期中、期末的考試來考察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試卷中考試題目的專業難度不應降低,但英語題目的比例也應該配合教學的不同階段,初級階段的英語試題應該占到30%,中級階段占到50%,高級階段應到80%。
②探索以“自學、自測、自評”為主要特征的“三自法”,引導學生以自己的學習活動系統為中心,以教師指導活動系統為輔助,圍繞學科進行自學、自測、自評活動。這一部分的學習效果評價不容易量化,但是我們可以結合學生專業證書的獲取給予加學分,以鼓勵學生自學。
③建立與用人單位的聯系,通過用人單位的反饋意見掌握學生就業后的表現,從中了解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外語運用能力。聽取畢業生用人單位對我們的意見,使教學內容更加符合社會的需求。
7.2 對教師的評價
①雙語課教師每學期期中、期末都對應自己的雙語教學進行自我總結和評價。②學生每學期期末對雙語教師的教學進行網上評教,評教結果每學期統計后反饋給教師,以便教師根據學生的意見修正自己的雙語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雙語教學水平。③定期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對雙語教師教學方面的意見將通過整理后反饋到教師手中。④教務每學期定期檢查每位雙語教師的教學進程表、教案、課件和教學大綱。⑤教學督導不定期抽聽雙語老師的講課,并對雙語教師的講課進行現場點評,肯定優點指出不足,并提出改進的建議。⑥教研室活動組織雙語教師之間互相聽課、互相學習、互相交流教學技巧,并組織優秀教師參加雙語教學比賽。同時定期請省內名師來校講課,讓所有教師都能學習提高。
8 總結
國貿專業系統性的雙語教學首先必須明確本專業的雙語教學定位,在這個總的目標定位下,從設定學生的雙語達標標準開始,然后在教學計劃中系統性地設置雙語教學課程,從而在8個學期中循序漸進地分四個階段推進雙語教學,在具體的雙語教學中采用系統的雙語教學方法,最后從每學期不間斷的雙語教學測評中將雙語學習與教學的成效和問題回饋給學生和教師,以促進學生不斷地改進學習方法、教師不斷地提高雙語教學水平,最終達到國貿專業對學生雙語能力的培養目標,培養市場需要的高質量的國貿專業人才,全面提高國貿畢業生的就業率和職業收入。
參考文獻:
[1]葉海燕.國際貿易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現代企業教育,2007(2).
[2]寧苗苗.高職國際貿易專業開展雙語教學的困難及對策[J].當代教育論壇,2008(10).
[3]吳曉創,李曉紅.國際貿易專業雙語教學改革的思考[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9).
[4]翁瑋.獨立院校雙語教學適應性教學方法初探[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11(2).
[5]羅琪.國際貿易專業系統性雙語教學模式的探究[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7).
[6]Weng wei: Research on Bilingual Teaching Methods Suitable for Independent College Students[J]. ICEEM, 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