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
摘 要:在互聯網技術不斷的發展中,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智能電網在電力方面的需求,導致電力基礎設施、設備,以及供電線路非常多,線路設計比較復雜,如果運行中管理不到位,很容易發生線路故障,導致用戶用電效果下降,供電系統不穩定。因此必須加強變電檢修,下面就對傳統檢修模式與狀態檢修模式進行對比分析。
關鍵詞:變電檢修;傳統檢修模式;狀態檢修模式
對于傳統檢修模式而言,在長期的運行使用中發現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變電檢修存在模式陳舊,更新不及時,變電檢修運作效率低下,急需提升效率,變電檢修模式運作形式多樣,銜接性差等,下面就根據這些情況,分析狀態檢修模式的優勢,希望可以提高我國電力檢修的整體水平。
1 分析傳統檢修模式實踐應用中出現的問題
1.1 傳統變電檢修模式有一定的弊端
對于變電檢修而言,需要對變電站內所有運行設備進行定期的檢修和維護,通常是進行一次檢修,二次檢修。具體而言,一次檢修就是對一次設備進行檢修,例如對隔離開關、斷路器、變壓器等進行維護和檢修。二次檢修就是對線路中的二次回路,還有安全自動裝置、電測儀表、遠動、繼電保護等進行檢修和維護。當前在進行變電檢修有三種,分別是定期計劃檢修、主事故檢修、狀態檢修。在事故檢修過程中,就是指當設備出現故障,整個系統停止運行后對故障進行檢修。對于定期檢修而言,根據設備運行的時間,根據記錄的設備日常工作狀態等,對不同設備提前制定檢修計劃,有效對設備進行全方位的檢修工作,該檢修工作涉及內容較多,規模較大,也比較全面。對于這兩種檢修方式,在實踐應用中針對性很差,會收到性質、操作模式、工作周期的影響和限制,在實際應用中運轉效果很差。
1.2 傳統檢修效率較低
電力系統在運行過程中,相關電氣設備肯定要出現故障,因此必須制定檢修計劃,避免出現大面積停電問題。但是在制定檢修方案時,一般都使用固定的檢修模式,設備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后,設備的性能和壽命都會受到很大程度的折損,除此之外,在制定方案中沒有考慮當前設備的基本情況,每一次檢修工作任務量都很大,需要對所有設備進行檢修,對維修工作所產生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等來說都是巨大的損失,性價比不高。因此并不十分適用,檢修效果差,發現故障概率低,工作效率不高,需要及時進行改進。
1.3 運作形式不統一
狀態檢修和傳統檢修模式對比,狀態檢修屬于一種主動的檢修模式。對于變電檢修而言,狀態檢修方式合理完善,從長期情況分析,其有高的性價比。而傳統檢修模式運行中,運作形式不統一,在銜接方面工作效率低,導致工作失誤概率增加。狀態檢修可以在設備沒有出現故障時,提前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改進了定期計劃檢修模式的不足,節省了維修支出及相應的物力,為電力系統運行狀態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 分析狀態檢修的技術優勢
對于狀態檢修而言,其利用了傳統檢修模式的優點,同時對其缺點進行改進,提高了其綜合操作能力。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設備運行的時間,了解設備的工作狀態,在24小時內對設備進行監測,該檢修模式針對性更強,有很強的目標性。這種模式是在評估設備狀態的基礎上執行相應的檢修工作,其在日常運行中,可以結合設備工作狀態,監視并進行記錄,做好故障的記錄和分析,對異常情況加以記錄,然后綜合上述信息,對某一設備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因此狀態檢修的針對性更強,檢修效果更高,工作效果也更好。
3 傳統檢修模式和狀態檢修模式的對比分析
通過上述的分析得知,在傳統的檢修模式下,其檢修都是按照規定,按照制定的計劃進行的,沒有任何創新,而且檢修方式單一,檢修工作量大,屬于被動的檢修模式。當設備發生故障后,才能開展檢修工作,但是當電力設備發生故障后,就會嚴重影響系統工作的安全和穩定,對電力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除此之外,當設備故障發生時再進行檢修工作,對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也會造成很大的威脅。對于定期計劃檢修模式而言,雖然是一種主動檢修模式,但是其應用的是固定檢修方案,設備在使用過程中,設備的損耗及使用年限都會影響檢修效果,但是檢修方案中沒有針對當前的設備情況,因此對檢修中發現的所有問題、異常情況都要逐一進行分析,耽誤工作進度。很多異常情況都是長期存在的,主要是由設備老化,長期使用造成的,因此這種檢修方式缺乏針對性。且每次檢修耗資巨大,檢修時間和檢修設備項目都是按方案進行,在時間節點間也有可能出現故障,直接影響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
在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不斷的發展中,傳統檢修模式弊端凸顯,其已經不能滿足當前電力事業的需求,因此推出了一種狀態檢修模式。其工作方式較為主動,在應用狀態檢修時,其會結合設備運行的時間,實時監測設備運行的狀態,判斷其整體情況,是否存在異常問題,這種以監測數據為依據的狀態檢修,有很強的針對性,當發現故障后,可以立即使用有效措施進行處理,選擇最佳的檢修時間和檢修項目,提高工作效率。例如當發現出現異常情況后,可以直接確定對設備電纜進行檢修、對變電器進行檢修,對電線進行檢修等,縮小工作范圍。通過實踐應用發現,這種狀態檢修模式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實際的工作效率。由于檢修更加具有針對性,這樣就有效減少了定期試驗、測量等工作,將檢修成本降到最低。在狀態檢修中還應用了年限評估,能夠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4 狀態檢修模式應用實例
4.1 檢修設備基本情況分析
信號設備主要有微機聯鎖設備,控制鐵路道岔、信號機之間的聯鎖關系。共有微機聯鎖道岔256組及四組車轉道岔,18組手動道岔,信號機588架,軌道電路544處。分別由編組站、一鐵站、鋼鐵站、軋鋼站、大H型鋼站五套雙機熱備微機聯鎖系統主機控制,并附帶有微機監測系統和防火及防雷系統;各類自動報警道口和人工控制欄木機道口26處。
4.2 狀態檢修技術分析
在進行狀態檢修中,對各站信號樓檢修時,可以使用微機聯鎖微機監測系統,對整個微機聯鎖系統運行狀態進行24小時監測。使用微機聯鎖信號電纜絕緣測試系統,對信號電纜的性能、狀態進行監測。使用C-MS50無線電綜合測試儀器,積極進行電臺測試,掌握電臺的參數。使用4304A功率計,進行天線系統的測試,掌握其工作參數,使用S505通信場強儀器,對信道場強覆蓋、信道干擾進行監測。除此之外還安裝了計算機遠程監控系統,可以對配電系統進行遙控、遙測、遙信。日常點檢工作時,對設備進行專業的檢測后,還應該對大型設備進行跟蹤分析,或者進行離線輪修。在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的發展中,也推動了變電檢修技術的發展。智能化變電站就是根據互聯網技術發展而來,物聯網技術應用了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儀設備,在使用中設定了針對性很強的規則、協議,設備利用網絡技術就可以實現連接,有效進行信息交換,可以做到智能化識別,有效進行設備的監測,對相關信息進行智能處理。
5 結束語
通過以上對變電檢修中傳統檢修模式與狀態檢修模式的應用價值比較分析,發現狀態檢修是以后的發展方向,傳統檢修模式弊端很多,而且當前不適應電力系統的發展。因此企業在以后發展中,要注重智能化、網絡化技術,這些技術可以感知設備的各項參數,記錄后和標準參數對比就可以分析出當前的工作狀態,如果存在異常情況及時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