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傳俊
一、當前農村學校面臨的困境
伴隨著城鎮化發展的風起云涌、深入推進,廣大農村學校逐年凸顯出規模持續萎縮、年輕教師留不住、質量難把持、管理提升茫然等窘境。
一是學生逐年減少。學生是辦學的主體要素,沒有了學生,學校焉存?據初步統計,2015年秋季開始,我縣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總數為90906人。其中,小學生55140)k~,分布在153所(含村小)農村小學的有28953人,分布在縣城地區19所學校(含民辦)的有26547人;初中生35766人,分布在農村40所學校的有5979人,分布在縣城地區12所學校(含民辦)的有29787人,且留守學生居多。從這一組數字不難看出農村生源流向及生源吃緊現狀。
二是提質量缺少年輕教師。要體現教育公平,縮小城鄉教育差距,最基本的就是要讓留下來在農村就讀的孩子享受全面受教育的機會,開齊課程、開齊課時則是最起碼的要求。這條辦學準則,講了無數遍,而真正落實在農村學校,則非易事,主要致因就是缺少專業化教師,缺少音體美、英語信息等年輕教師。盡管近幾年來通過支教、招錄入編等手段來改善這種結構性缺編問題,但是,按照農村學校所需,依然是杯水車薪,其效果依然是蜻蜓點水,支教面窄、量小。招錄入編的新教師三五年左右又通過進城、選調等渠道另謀高就,招進來、留不住,合理的補充機制又尚未跟進。年輕專業化教師隊伍不穩定,制約了農村學校質量的全面提升。
三是抓管理缺少支撐。歷經多年疊加式投入,現在農村學校硬件等方面的條件基本達到標準化水平,而它的短板恰恰在于生源、師資、制度創新及執行力、教師職業情懷等要素。比如涉及教師績效工資考核分配問題,校長們往往會遷就于一些人和事,過多地顧及人際關系與教師個人感受,撒胡椒面,拉不開分配層級。現在的經費報賬制,從某種程度上也束縛了校長手中的自主支配權,想通過一些經濟杠桿來激發教師積極性,卻心有余而報賬不給力。民辦學校與縣城學校對農村生源的沖擊,農村校長顯得孤立無援、勢單力薄。等等類似問題,校長們找不到一個支點來撬動,而日復一日地徘徊在困境之中。
二、新常態下農村學校校長應當做到“三個堅守”
以上現狀特征,是經濟改革、社會轉型給教育帶來的陣痛,是一種新常態。作為農村校長,站在這個當口,肩上所負有的就是一種歷史責任與擔當。為此,應該做到“三個堅守”。
一要堅守“靜”。時下,城區學校生源飽滿或爆滿,認為是學校乃至校長的一種榮耀,農村校長相形見絀;民辦學校異軍突起,擴張手段隱形多變,農村學校危機四伏;教育改革及一系列制度日新月異,中心任務與瑣碎事務接連不斷,農村學校跟著后面跑,也難以跟進,甚至連爬帶拖都跟不上節拍,只能被動適應,疲于應對。面對如此窘境,我們首先要堅持“心靜”,不去追逐“講面子”的工作狀態,少去盲目攀比校際間的生存方式,靜心立校,沉下心去,以靜制躁,依靜生慧,定位立標,躬身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去尋找適應外部工作的結合點,挖掘適合自身工作的突破點,形成有利于學校持續健康成長的制度措施。其次,還要做到“身靜”,不要時不時泡在會議里,跑在項目上,穿梭在城區與學校之間,甚至連一張紙都要親自辦理。坐不下來,難以沉靜,怎能入境?即使因事務難以脫身,也要忙里偷閑,騰出安靜的時間與空間,謀一些大事難題,以靜致遠,爭取管理主動權。
二要堅守“思”。常言道,一個好校長即是一所好學校。其要義就是校長要有自己的辦學思想,學校才能辦出特色。常“思”是一名管理者智慧的象征、能力的體現。學生流出是否正常?是家長跟風進城、遷居進城,還是隨父母外出務工就讀?如果某一時段成批量轉出,是管理有漏洞、民辦學校爭生源,還是自己學校的質量得不到家長學生的好口碑?這些都要求校長們去深入思考,冷靜分析,而不能漠然視之,更不能茫然無措。要堅持問題清單,反思日常管理環節、課堂教學效率、學校育人環境、師生活動開展等等是否有序、出彩?要理清管理思路,明確重點工作,安排常規工作,破解難點工作,杜絕稀里糊涂、聽之任之,為管理提質增效出招發力而傾情傾力。
三要堅守“動”。無論學校大小,無論如何改革,農村學校依然具有它的生命力,無非在資源布局上進行適時適量整合而已。眼前農村學校校長因為學生少規模小而管理無志向,因為教師留不住年齡老化而有治校乏力的情緒,顧慮多,抱怨多,無時不說在口上、寫在臉上,囿于現狀,近似于維持的態勢要不得,管理中一團和氣只能把學校逐步帶入萎靡邊沿,“懶動”要不得。其次,還要把現有的學生“動”起來,每學期要因校制宜,開展適合校情生情的各種活動,激起校園活力,營造學習氛圍,為學生健康成長搭建平臺。絕不能接借口學生少、活動難開展而只固守上課、作業等,把校園及學生變成僵化了的固體。再者,要把教師“動”起來,要想方設法把教師群體“激活”,發揮各自潛質,揚其之長,用其所能,把教師個性化專長普遍用在學生身上,用在學校管理各層面,改變教師只管埋頭教書傾向,群策群力,共同撐起學校“面”上工作。校長要善于培育自己的攻心術,心暖年輕教師,真情支持指導年輕教師參加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不能擔心其成名或取得好成績而遠走高飛。即使有朝一日改投它門,對現時教師、對今后新進教師無疑是一種內聚力和吸引力,于學校發展、于校長魅力也是雙贏共榮的。
新常態下,農村校長要眼睛要亮起來,要認識新常態,立足校情,適應形勢發展,堅守崗位,堅守職責,為農村學校鞏固、存續、發展撐起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