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華
信息技術是一門著重于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新課程。通過學習這門課程,要求學生能夠熟練掌握一些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和技巧,使學生具備敏銳的獲取信息的能力和科學的分析信息的能力。信息技術的學習還有益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對信息社會的適應能力。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探索適合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教與學的新策略和新模式來挖掘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素質,尤其是其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要性,幫助學生科學合理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為以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教師要更新觀念,正確認識信息技術課程
信息時代需要的人才不僅要具有讀、寫、算的基本技能,而且要具有高級信息讀寫能力,中小學的信息技術課程正是在這種大形勢下應運而生的。如何培養學生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具有高級信息讀寫能力,提高信息技術課的教學質量,是一個值得中學信息技術課教師研究與探索的課題。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往往受學校硬件設施、師資力量以及考試指揮棒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到目前為止,信息技術這門課一直是學生和教師眼中的一門“副科”,并沒有受到太多的關注。作為教師,我們要用長遠的眼光看問題,從未來發展的角度來看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對于學生將來的影響作用。信息時代到來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知識的急劇膨脹和傳播。學校的信息技術課程不僅要加強基礎技能訓練,傳授給學生最基本的計算機知識,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更需要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從事信息技術教學的教師要有對學生負責、對教育負責的神圣使命感和責任感,從心底里根除信息技術是一門“副科”,不必投資太多的時間和精力的觀念,重視我們所教的課程,用自己的激情和熱情感染學生,幫助學生改變對這門課程的看法,讓他們認識到信息技術對自身發展的重要性,從而重視這門課程的學習。
二、激發興趣,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興趣是學習一切知識與技能的基礎。學生的學習興趣越濃,求知的欲望越強,那么學習時就會更加努力,學習的效果也就越好。計算機與生俱來就對學生有著難以抗拒的誘惑和吸引力,學生渴望能夠更深層次地了解它,熟練掌握計算機的使用方法,希望自己有一天能隨心所欲地使用計算機做自己想做的事。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勵學生大膽地動手實踐。如鍵盤指法與打字的學習,教師可以將知識性與趣味性結合起來,科學合理地安排學習進度與練習層次,適當地應用打字游戲和打字比賽,改變機械性練習的單調性和乏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在教師的引領下積極地學習、主動地探究,成為課堂活動的主體。在課堂上,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展情況,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成果,激勵學生繼續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教師還可以通過網絡教室的教學演示功能,展示學生的優秀作業,并及時點評和指導,表揚優秀,啟發進步。
三、超越教材,聯系生活拓展延伸
信息技術教材中的知識一般比較少,都是中小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聯系學生的社會生活,對教材進行適當的拓展與延伸。比如在學習windows操作系統的時候,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windows的發展歷史,同時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下當前比較流行的操作系統,并將它們作以比較。當然,也可以講一講微軟的比爾蓋茨、搜狐的張朝陽、新浪的王志東、阿里巴巴的馬云的創業事跡,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潛意識里的創業夢想。
信息時代,每天都可能產生新的詞匯,教師有必要及時向學生介紹一些新鮮的詞匯,比如什么是E-mail,什么是一線通和寬帶網,風險投資和電子商務又是怎么回事等等。除了向學生傳授相關的知識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搜集相關的信息常識,比如利用手機上網學習,訂閱有關計算機的報紙雜志等等,都可以讓學生學到很多信息知識。
四、加強德育,提高信息技術素養
計算機的廣泛應用,確實為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和機遇,但是也會造成一些負面的影響,情節嚴重甚至可能導致信息倫理道德失控。中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尚未完全形成,自律性差,抵制誘惑的能力較弱,對于網絡中浩如煙海且又良莠不齊的信息往往難以辨別真偽,正確取舍。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加強道德的培養,是信息技術課程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對青少年學生來講,常見的危險主要包括一些計算機病毒、網絡欺詐、網絡黑客、網絡色情,以及某些會讓學生感到不舒適的情景和行為、泄露個人隱私或擔受金融風險、遭受騷擾、傷害別人而卷入麻煩等等,這些都會給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對此,要教育學生牢記在現實的公共場合不該說的話和不該做的事,在虛擬的網際空間同樣不說不做,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不隨便與網上的朋友見面,不要回復敵對、挑釁的電子郵件、聊天評論、新聞等信息,定期和教師或父母談談自己的期望以及網上的活動。在推進德育的過程中,要克服單純依靠技術的觀點,加強學生對倫理道德和法制社會的理解,逐步培養學生具備鑒別信息真偽的能力,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與其他學科相比,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可供我們借鑒的比較成熟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經驗相對較少。所以,從事信息技術教學的教師必須在教學方法上不斷探索,認真實踐,及時總結經驗,敢于創新進取,充分運用課堂優化教學效果,從而培養學生熟練掌握使用計算機的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