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公交集團湖里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劉躍國
公交企業管理創新的方法和途徑
廈門公交集團湖里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劉躍國
所謂管理創新,就是要改革、創造出一種更為有效的管理模式、管理技術和資源配置方式,以提高企業的市場占有率、經濟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對于公交企業的管理創新,筆者現以廈門公交集團為例,淺述公交企業管理理念、體系、模式如何創新。
任何企業的管理創新都是以管理理念和管理戰略的創新為前提的,現代企業的管理思路必須進行轉變,要將傳統的縱向“人治”理念,轉變為現代的橫向“共治”理念。廈門公交集團積極轉變管理理念,提出了“以科學規劃為統領,以管理創新為抓手,以優化資源配置為主線,以深化改革和技術創新為動力”的發展思路,力圖通過推進企業的創新發展,努力做優做強,不斷提升服務品質和效能管理,著力打造更具市場競爭力、更富品牌價值的公交企業,努力創建廈門公交持續發展的新局面。
所謂經營戰略,通常指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所采取的經營模式和戰略戰術。一個企業經營戰略的好壞,關系著企業的生死存亡。作為公交企業來說,經營戰略和經營模式的創新主要體現在車輛和設備的更新管理、發展目標與社會責任等方面。廈門公交集團對經營戰略和經營模式創新做了不少探索和嘗試,在經營戰略方面,廈門公交集團積極拓展思路,勇于創新,圍繞“做優城市公交,做精道路運輸,做活交通置業,做強汽車后服務產業”的發展思路,委托專業咨詢機構進行企業架構梳理。集團根據目前的經營狀況和未來的發展需要,整合了城市公交(常規公交、快速公交及公交場站)、道路運輸(長途客貨運、車站經營、出租客運及旅游客運)、交通置業(不動產出租、商業體經營、廣告經營及物業管理)、汽車后服務(車輛維修檢測、能源和配件供應、駕訓及汽車銷售)四大條塊,實現了規模化經營;在經營模式創新方面,開展了“商業體經營機制”探索,即嘗試以公交集團為出資人,面向社會招商,與合作方成立商業合資公司和運營中心。商業合資公司和運營中心成立后將充分研究和綜合評估各商業項目,引入管理團隊獨立經營,并可引進有經驗的第三方參與,以帶動相關商業體的全面、快速發展。
組織結構是指企業內部各組成部分相互之間關系,管理體系是維持企業運作和取得效益的一系列組織架構、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機構等的總稱。廈門公交集團從理順各部門職責和規章制度入手,優化部門設置,提高管理效能,銳意改革、勇于創新,通過優化部門設置、進行組織結構改革;新建、修訂管理規章制度,明確工作流程和崗位職責;發布企業標準體系表,設立工作標準、管理標準和技術標準等一系列措施,構建了安全管理、績效考核、星級服務管理和評價、成本管理和控制、專業化維修與保障等標準化、一體化的管理體系。
公交企業的管理過程中要善于引入最新的科學技術成果,通過信息技術、車輛設備、保障設施等的更新與升級來實現管理技術的創新與發展。廈門公交集團非常注重科技進步在管理創新中的作用,大量最新、先進的高科技設備和技術在企業管理中得到廣泛運用。GPS定位、導航系統,行車記錄儀,車輛自動破窗系統,機動車、駕駛員安全管理信息平臺、駕駛員違章記錄等先進技術和平臺的廣泛應用大大拓展了企業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極大提高了企業的管理能力和效率;廈門公交集團還積極采取措施加強節能減排管理。為此增大了車輛更新技改投入和推行優先購置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戰略,努力打造綠色低碳公交。2015年以來,廈門公交集團新增更新公交車701輛,新能源公交車517輛。清潔能源和新能源車輛占比新增車輛數的73.75%;2016年計劃新增更新公交車300輛,其中新能源公交車280輛。今后將按計劃逐步以清潔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車全部替代傳統的柴油公交車。同時,為更好的保障新能源車輛推廣應用,集團加快推進充電樁建設及規劃,2016年規劃建設200個充電樁。
優質的服務是公交企業的生命線,廈門公交集團十分注重對服務產品進行創新,從多個方面對服務產品進行了優化、升級。包括:第一,不斷優化公交線路,搭建快速公交網絡,提高公交運營效率。集團公司成立“公交線網優化調整小組”,在不斷新增公交線路、擴大公交服務覆蓋面的同時,積極推進公交線網的優化調整,依托“成熟一條、實施一條”的原則,抓住合理契機,逐步整合重復率較高的線路,通過延伸、截短、截彎取直等措施優化調整線路,進一步提高公交線網布局的合理性及整體運營效率。2015年以來共新增48條線路,優化調整132條線路,為火車站、廈門北站、機場等全市重點部位的公交服務提供有力保障,得到市民的一致好評;第二,開創嶄新的“社區公交”運營模式。自2013年第一條社區公交431路正式運營以來,陸續開通了13條社區公交(湖里區7條,思明區2條,集美區4條),方便了多個社區居民的出行,有效解決了“最后1公里乘車難”問題,填補了大型公交車因道路受限無法進社區的線網空白。特別是在2015年底開通首條純電動社區公交線路439路(環五緣灣專線),也是廈門市首條純電動公交線路,進一步深入推進“綠色出行”的理念。同時,開發建設定制公交平臺,推行定制公交服務,現已開通D1路、D2路兩條定制公交,進一步緩解早晚上下班高峰期的出行。第三,結合BRT的優勢,在軌道交通1號線建成運營前,不斷調整提升BRT運能,充分發揮BRT大容量、快捷的特點。在優化調整現有BRT快線快1路、快2路、快3路等3條線路運力及班次間隔的基礎上,開通快5路、快6路、快7路(快3路的高峰區間線)等3條BRT快線,更新投放BRT大容量車輛。同時,年內完成BRT智能化系統的升級改造,提升BRT的運營安全、科學調度和輔助決策能力,以提高BRT車輛周轉效率,方便早晚高峰出行。
總而言之,創新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對公交企業來說,要時刻樹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不斷提升企業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的能力,建立標準化、制度化、流程化、可視化和圖表化的現代化管理體系,將企業的管理創新不斷推向深入,才能為公交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管理保障。
